台灣可能改掉女方嫁入男方家的習俗嗎?

Irene1058 wrote:
人性都是自私的,如果...(恕刪)


這可不行...從小在家窩到大是要窩多久? 除非雙方願意住同個屋簷下, 不然要是他沒有成家的能力會建議他先不要結婚. 成家的意思應該不是結婚然後窩在老爸老媽家吧? 台灣房租那麼便宜, 買不起也總租得起房子吧.

Aznsilvrboy wrote:
為聘金與嫁妝吵架或兩...(恕刪)


多少年的文化習俗
怎可能說改就改

Aznsilvrboy wrote:
大家都已經討論7頁了你是不是太晚了? (恕刪)



這不就是你的目的嗎?
想要引戰而已

婚姻是各位所說的那樣嗎?
每對都一樣?
大家講好了就算?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aaomc wrote:
這不就是你的目的嗎?...(恕刪)


好笑...討論了7頁都好好的你突然跑出來說引戰. 想引戰的是你吧? 不想討論就算了, 還來這發些莫名其妙自以為是的文.
OK的
台灣也有男方嫁入女方家的習俗
入贅
Molonlabe wrote:
就我的白人同事而言,他們的生活跟你形容的不一樣,想法更是不一樣。

首先,美國人結婚之後,女方姓氏可以選擇改成男方姓氏。

每個人的姓氏,其背後也有一段故事,也有一段歷史,並不是你說的,只是個稱呼而已。
對很多人而言,姓氏是一種榮譽,不是一個稱呼。
比方說,很多美國人,三代同名,只有在名字後面加上Jr,以示後代之意。
因為那是對自己家族姓氏的一種認同。

而且在美國,姓氏與名字也不是你說改就能改。
在美國要改姓氏與名字,規定比台灣還要嚴謹。





再者,美國或許沒有台灣的過年,清明節...等節日。
但是美國仍然有類似的節日,而且也是夫妻兩人輪流到雙方家住,探望父母。
大部份的時候,感恩節在夫家慶祝,聖誕節在岳父母家慶祝。

感恩節吃飯的氣氛,跟台灣除夕圍爐根本一模一樣。

至於母親節與父親節,
一般家庭都會回去探望父母。
如果不方便,也至少會打電話回去問安。

甚至,很多美國家庭的雙方父母,也會常常不定期的互動,相約出去遊山玩水。
不像大多數的台灣家庭,夫家與岳家幾乎是不互動的,這才是奇怪的觀念。



原來如此,感謝您的指點


但我覺得怪的是,西方人卻對姓氏沒那麼執著

反觀台灣卻如此執著於姓氏 (通常是男方、男方的長輩執著的居多)

我身旁的女生結了婚通常小孩跟男方姓且沒異議,

但只要10位女性中有一位說小孩要跟母姓,馬上被男方家所有罵的要死,01的討論也不例外



這背後的原因,我在猜想,是否是因為雖然每個人背後都有自己家族姓氏的故事及認同感

但遠不及中國幾千年來不停灌輸姓氏對血緣,傳宗接待、捧斗、祭祠的觀念植入台灣人民的心呢?

不然也不會有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了


不曉得在西方國家,是否有也類似這種觀念從小就在課本、長輩的言語中灌輸人民呢?

如果沒有,我大概能曉得為何西方人會比較不在意姓氏了






betty429 wrote:
歐美是「名 + 姓」啦! 所以你所謂的姓 + 名彰顯了主體人才完整,是指亞洲吧!

而且為何姓 + 名才是彰顯了主體人的完整??


我只是強調,在歐美國家的確不像中國、台灣對於祖先、傳承、祭祠有傳統的束縛

文化不同,所以在意的事也不同

你前面不是才在說,亞洲重視的是群體而不是主體嗎?

現在又換了個說法? XDDD


還有,西方人才沒有比較不在意姓氏

從改名的嚴謹程度來看,西方人重視姓氏更甚於東方人

因為姓+名才能表彰一個完整的人

betty429 wrote:
另外我比較疑惑的是,既然01的許多男人認為老婆是「嫁」,他們是「娶」

為何又不願給聘金,又覺得男女平等所以婚前約會費用、婚後家用要一起出?


嫁娶不就是個名稱而已? 就結婚的意思啊

在正常人的觀念裡,嫁=娶=結婚

這幾個字早就變成同義詞囉,沒甚麼人去重視名稱為啥,現在重視的都是實質啦

所以既然是結婚,那麼婚前約會費用、婚後家用要一起出,有甚麼不對嗎?
betty429 wrote:
原來如此,感謝您的指...(恕刪)


在北美老一輩的人也會講自己與家族的故事, 不外乎姓氏的由來還有祖先是怎麼飄洋過海來到這塊土地生活. 但故事只是故事, 聽聽知道就好. 改名改姓的也不奇怪. 很多根本是祖先從歐洲來的時候就改過了, 因為很多歐洲的姓氏用英語很難唸, 乾脆改成英文比較好念的. 而且本來同姓的兄弟姐妹或是其它親戚也有各改各的就份出很多種姓氏. 我從小國外長大的...你說的那些課本上統統沒有. 我們是移民國家, 各式各樣的人種都有, 刻意強調血緣沒意思而且會被誤以為種族歧視.

Irene1058 wrote:
人性都是自私的,
如果你有個兒子 ,娶了個老婆與你一起同住,
請問一下, 在兩人都上班的情況下, 他們下班之後的家事(做飯,洗碗),
你會希望誰來做? 當然媳婦吧, 是不是.
你孫子的餵奶,安撫等工作, 你又會希望誰來做? 當然也是媳婦吧,
你會不會隨時保護自己的兒子, 以免他在這場婚姻中吃大虧,
(如 多做家事或賺的錢都被老婆掌控),
並且, 幫他排除掉一些會吃虧的機會, 會吧, 這就是人性,
所以 ,三代同堂永遠有婆媳不和的戲碼,
千古難解,
原因就是 人性都是自私的.


我想並不是所有三代同堂都會有婆媳問題產生,
當然因為自私自利不懂得互相尊重體諒的話,衝突一定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你嫁的老公不是個自私的人,就算是自組小家庭,
以上的這些家事應該還是會努力幫你分擔。

如果是個自私的人,基本上就是跟長輩或是跟老公吵架的差別。
所以跟選擇三代同堂或是小家庭是無關的。

如果人性都是自私的,那為何有人會去照顧其他人?

孟子曰『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曰『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betty429 wrote:
原來如此,感謝您的指...(恕刪)

不,他們也是在意....尤其越傳統的家庭越在意,只是表現的手法不同罷了....他們也是很注重祖譜的,姓代表的是過往的家族歷史和榮耀,只是年輕一代的比較不談這個,你跟他們長輩聊的話,誇張點還能追到千年前.....傳宗接代國外也是有這種壓力,過往歷史上生不出小孩就休妻找小三也沒少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國外也適用...不要把國外想的太美好.....國外常見不是夫姓就是妻姓,很少兩個人不同姓,因為結婚代表的是其中一人進入一個家族,這點跟東方一樣。國外傳統的大家庭也是很有壓力的,只是呈現方式不同。

在講早一點,去看國外的歷史和小說。不是常見xxx之子,xxx之女。西方第一次或正式場合用姓不用名的典故你了解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