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用外甥女的名義買了國泰新添采200萬


Ryan12345 wrote:
如果妳的出發點是覺得這件商品不好,而不是受益人的名字不對。
那妳可以把妳認為好的方案跟她們講,讓她們比較。
妳的提案跟她的產品,優缺點是什麼講清楚。
一次兩次後,令堂應該就會開始找妳討論溝通。(恕刪)


我媽媽很信任保險業務員
她並不想花腦筋去理解
那位保險業務員推銷的東西
她就接受了,到現在她還是相信那是六年繳費期滿即可領回的儲蓄險

怪我自己嘴不甜,沒想到要巴結討好拍自己母親的馬屁
所以我媽媽也會怕我反對業務員推銷的產品

我想很多老人家應該都寧願聽業務員的
也不想聽自己小孩的分析吧
>母親非常生氣,覺得240萬是她自己的錢
>與我無關,我憑什麼管


法律上就是這樣
你無權過問

後續怎麼處理
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要撕破臉
還是不管這錢
還是怎麼樣你自己才知道

藏王的雪 wrote:
這種隱瞞的態度讓我非常有被排除感


為何要隱瞞妳;妳看完自己的文章應該就懂了吧?

不是自己的東西也能要的這麼理直氣壯...
老人家掛念的總是能力最差 或年紀最小的~~
樓主工作穩定 收入又不錯 當然老人家最放心
自然注意力就轉移到家裡其他角色。

建議妳放下,不然就搬出去來個視而不見吧
現在妳們關係不好,越談只會越糟
你可以抒發你的情緒 但 要改變現狀 機率是0
先改善家庭關係!以後再說吧~~~
******************************************************************************

我跟樓主依樣,父親早逝,媽媽用撫恤金買了房子,又到鄉下買幾塊小土地

我的弟弟有深度近視,又是獨子, 所以母親一直擺明她的資產就是會給弟弟

但,貸款 、零用金、生活費 我是絕對少不了要負擔大部分

不為什麼 ~只因我的年收入比姐弟們高些

樓主還有50萬儲蓄保險,我什麼都要靠自己

除此之外 幫媽媽買保險, 她老人家心情不好時 ,還曾說我就是在等她死後的那筆保險金

會生氣也會傷心;有時也會心灰意冷

但因為她是生我育我的母親 是這輩子我最親近的家人

所以,我選擇放下

共勉~~~~



****************************************************************************
p.s 既然這是 投資與理財 那言歸正傳
樓主有沒有考慮 把你那份50萬也轉去買美金保險 最近美金好像頗強呢

藏王的雪 wrote:
大家好我的出身自勞工...(恕刪)


妳媽的錢愛怎麼用~甘你屁事

結案

妳二姊的收入怎樣? 他跟他老公賺的多嗎? 其實我覺得是你媽媽考量到你跟你大姐沒生小孩,且手頭比較寬裕,所以才會對二姐比較好,我覺得這一切真的還好,別太鑽牛角尖了

小書書 wrote:
後續怎麼處理
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要撕破臉
還是不管這錢
還是怎麼樣你自己才知道(恕刪)


我現在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要如何讓媽媽知道我的不滿??
還是要在媽媽和二姐如此對待我之後
依然隔週回去家裡當沒事嘻嘻哈哈

在職場對付看不順眼的人很簡單
換人自己的親人...唉
Jackson661128 wrote:
妳二姊的收入怎樣? 他跟他老公賺的多嗎? 其實我覺得是你媽媽考量到你跟你大姐沒生小孩,且手頭比較寬裕,所以才會對二姐比較好,我覺得這一切真的還好,別太鑽牛角尖了(恕刪)


二姐一年50萬
大姐一年30萬
她們兩個老了之後都打算投靠我
我打算一個月各收2000補貼水電費

姊夫是國小老師,有前妻的兩個孩子以及和我姐的女兒要養
一個月給我二姐6000,因為我姐的公司離娘家很近
結了婚後和小孩住在我家裡,周末才去老公家住

不知道為什麼,我二姐常常罵他
或許是他讓我二姊很煩躁吧
還有我二姐老公前妻的小孩,是我二姊的天敵


都是世上最親的家人親人
到底有什麼好計較的

看不過就不要看不要管
自己顧好自己就好

如果要做到公平讓妳滿意
那戶長讓妳來當就好了啊!


還是去找一個可以共渡一生的伴比較不會胡思亂想
至少有自己的家庭要顧會讓自己忙一點

真搞不懂像妳們這種高收入的單身女人
心態上想的是什麼?怎麼書念越多?反而思想越其怪
是不想走入家庭呢?還是抗拒婚姻?還是遇不到對的人

難到就這麼孤獨終生到老嗎?
女人啊?真是一種其怪的動物




藏王的雪 wrote:
我媽媽是家庭主婦那6...(恕刪)

藏王的雪 wrote:
我就是那個在我家中被猜忌的人...(恕刪)


哎唷....
人往往會不自覺得鑽進死巷子,要想開需要時間,
說在多不見得能讓大大想通,或許有一天有個契機妳突然就想通了,
這就是頓悟吧....

問心自問,以平常之間的相處,妳的家人平常都在猜忌妳嗎?
或許是因為怕妳知道會猜忌而隱瞞,或許是跟本不在意而沒說,
或許因為她們不知道妳會如此的在意這件事..
只是一二件事就覺得如何如何很容易偏頗。

假設最壞的情況妳就真的事事都被猜忌,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或許是要先想想為什麼大大會家人被猜忌,
應該是先檢討自已,還是不清楚又很想知道的話,就開門見山的問家人吧 @@
這時後感性的問會比理性要來的好。

不是很了解妳和妳家人的網友,不會知道為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