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5890 wrote:我沒有造成他們倆的...(恕刪)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用妳的人生經歷套用在她身上,並不公平我的重點是妳與先生應該多探究她的心理需求與問題而不是單單指責她心理問題衍生的偏差行為這才是治本之道希望我的意思,妳能明白
首先不是批評樓主意思只是以我自己有兩個小孩 雖然年紀都還小但去哪裡玩或吃飯我只會記得過程與開心的事父母出錢不是應該的嗎 有什麼好特別拿出來說的孩子是不是親生的 真的有差別 這點沒必要去否認然後 如果在台北一個月加房租跟其他開銷一萬五差不多就勉強活著談不上是多輕鬆以”親生父母“立場來說 如果子女出外工作不順利就算沒辦法太給多享受 如果一天三餐還養得起我想會計較的人應該不多最後教育的問題請別想太多你是改變不了什麼的他花了二十多年塑造的個性三五年根本改不過來學校跟家庭都沒教好就讓社會法律來教只要沒有違反法律他要做什麼都是個人自由沒什麼好看不過去的
千萬不要寵孩子, 會害了他/她.我跟我妹, 從畢業(我22歲/我妹19歲)後, 就沒有讓爸媽付過錢買東西 或 吃過飯.自己的東西自己買.跟父母出去吃飯, 我跟我妹輪流出錢.家裡的家具/家電壞掉, 我跟我妹平均出錢買.家裡的洗衣精/洗髮精/沐浴乳/肥皂, 我跟我妹平均出錢買.父母疼小孩是一定的, 但是請用正確的方式去疼, 溺愛/寵愛 只會讓社會多出一個有問題的人(公主/王子/媽寶/爸寶).後母願意教非親生的小孩獨立, 非常有良心了.如果是我跟我妹(生小孩了), 又不是自己的孩子, 哪願意教他/她求生的方式.自己出社會後, 自己去吃苦頭, 爸媽是不可能保護小孩一輩子的.不會照顧自己的人, 看看他/她老年後會過得多慘. (有人希望自己的小孩老年後過得很慘嗎?)
樓上有人說,這是另類婆媳問題/姑嫂問題仔細一想,挺有道理她都23歲了,妳也不過大她11歲,說要教我認為是想太多了,更何況,對她而言妳不過是個,來分享父親的愛的女人真要幫她,妳得打從心裏接受她,不是母女角色而是朋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