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念大學時於畢業前三個月認識了一個韓國女生K,兩人隨即開始交往,但現實是畢業後雙方須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在我回台灣後雙方仍靠著電話及email聯繫,一天K從韓國打電話跟我說她很想見我,我心頭一揪,當天訂了隔天的機票就飛到漢城去找她,在漢城的5天,我們的感情迅速增溫,我離開的前一晚K邀請我與她的家人一起吃晚餐,席間,K的姐姐問我,我跟她妹妹是什麼關係,我頓了一下回答她..we are very close friends! 也就是這個回答 (當然這是我事後的推測,我始終沒跟K求證,但我覺得這是唯一可能的原因),在我回台灣後,雙方的關係很快開始降溫,聯絡頻率從每週兩三次過了一個月變成每月一兩次終至於變成在重要節日才彼此say hello的朋友, 事後我一直在想我當時為何這樣回答, 只能說...也許當時我對這段Korean v.s. Taiwanese + long distance 的戀情不敢給承諾吧....
大學畢業三年後,我到歐陸N國家攻讀碩士,在那與一個波蘭女生M交往半年後,M要回國繼續讀PhD,與K類似的故事情節,但這次我只在火車站對她說,我畢業後有機會會去華沙探望她....彼此對未來沒任何承諾,雙方在火車站始終十指緊扣但都沉默不語,直到她要上車前,對我說了一句...."如果我有遇到喜歡的女孩,就去追求,她不會介意..." 當下我只輕輕的親了一下M的唇對她說了一句"Silly girl!"...後續發展無須多說...但這段Polish v.s. Taiwanese + long distance的戀情終究有情人沒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