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愛上的,不是她現在愛的那種人

今天讓人感到悲傷的傾聽
我最後承受的,不只是分手,而是她選擇傷害我的方式
我一直以為,分手最痛的,是「失去」。但我現在才明白,其實真正讓人撕裂心痛的,是「被傷害的方式」。我們分開後已經快三週,彼此不再聯絡,我也以為這沉默是雙方一種默契,是為彼此保留體面與空間的方式。那段時間,我很努力讓自己淡出她的生活,也一點一滴從失落中復原。雖然痛,但我接受了。
然而,就在我快要慢慢放下時,她卻在一個夜晚突然傳訊、打電話給我。她說她壓力很大,家人要她在今年結婚,甚至去問了老師。她語氣平靜、像在敘述天氣一樣跟我提到:最近有一個家人介紹的新對象,對她很好,她也覺得相處起來滿舒服的。她說這個週末她會去對方家住一晚,隔天早上還要一起出遊。
我一句話也說不出。腦袋裡只有一個聲音在反覆吶喊:「她怎麼可以這樣?」這個人,不就是曾經在我面前斬釘截鐵地說過,自己是**「不婚不生小孩主義者」**的人嗎?我們交往的兩年裡,她一直都是這樣定義自己。她說她不想被婚姻束縛,不想犧牲自由去養育孩子,她要活出自己的樣子,我完全尊重她,甚至因為她的勇敢與清晰而更加珍惜她。
但今年開始,她的態度突然轉變。
她開始說自己想要小孩,說想要一個家,說時間不多了,希望能在今年內完成婚姻與生子的目標。她說她不想老了沒人陪、沒人照顧她。我聽得出來,她是怕了,是動搖了,可是她沒有真的與我好好討論,而是直接轉變了角色,把我排除在她的新人生選擇之外。
她甚至跟我說:「你不想要小孩,所以我只能放棄你。」這句話,比分手還傷人。她不是因為我不好而離開,而是把自己價值觀的劇烈轉變,歸咎於我「不配合她的新人生」。但明明是她變了,是她選擇放棄自己曾經的理念。現在,卻反過來讓我承擔她人生劇本的反轉。
我想起我們交往時,她對生育的堅決立場,那不是一兩次談話的隨口說說,而是她人生信念的一部分。而我,因為相信她,才調整了自己的未來圖像。如今她說變就變,然後不帶歉意地告訴我,她要去住一個還沒分手前就認識,而且不到一個月的還沒確定關係對象家,甚至計劃與那個人未來結婚生子。
她不是來道歉,不是來告別,而是來告訴我她的計劃已經展開,她的人生已經往前走,並且希望我「能祝福她」。
我做不到。
那晚她說完話後,丟下:「這是最後一次聯絡了,以後我不會再找你。」語氣平靜,像是放下了什麼包袱。可她不知道,我的世界,是從那通電話後整個崩塌的。
這份崩塌,不是因為她往前走,而是她用這樣的方式,踩著我們過去的信任與承諾,一邊背離她曾堅持的價值,一邊把責任推給我,還要求我成全。
這不是體面分手,也不是成熟的轉身。這是自私,是殘忍,是一種只顧自己往前衝,卻不管身後有沒有人倒下的離開。
我現在的痛,是因為我曾那麼用力相信她,用力愛她,用力守護她的信念。如今,她不只是離開我,更離開了曾經那個讓我深深敬佩的她自己。她想要小孩、想要婚姻,我不會說那是錯的。但我不能接受的是,她用改變來否定我,用選擇來傷害我。
在還沒確定分開就已經為下段感情做好了準備,這是多麼的讓人心痛。
這些日子,我失眠、崩潰、反覆自責。但我知道,這會過去。我會記得這一切,也會帶著這份記憶離開。以後我愛的人,我會更謹慎地確認:我們是不是真的走在一樣的路上,我不會再讓自己為了成全別人的轉彎,而再次迷失自己。

我一直靜靜聽他說,沒有打斷,也沒有評論。他最後對我說:「我沒有想要別人替我罵他,我只是想找個地方好好說話,好好地,把自己拼回來。」
有些故事,不需要被評斷,只需要被聽見。如果你心裡也有什麼卡著、堵著、還沒能好好說出口的話,你可以找我。我不會急著給你答案,但我會好好地聽你說完。
傷痛會隨時間過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