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在今年一月底左右,打籃球時被人從左膝的左側踢到,
當時的感覺是膝蓋的上下骨頭有橫移了一下。

原本先在亞東醫院看診,抽出30CC的瘀血並打上石膏經過一個月後才拆開石膏照核磁共振,
結果是前十字韌帶ACL斷裂,亞東的醫生是說不用開刀只要做復健把大腿肌肉練壯,就可以支撐。
不過還是不放心,之後把核磁共振的影像給韓偉和馬筱笠看過,都確定是前十字韌帶斷裂。

考量開刀費用,最後選擇馬筱笠。總共費用26000多,住五天四夜的單人房。
開刀費用超過一萬元以上需先預繳,所以有先預繳16000多的費用。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很幸運的有住到單人房(A184 16床),護理師們都很nice喔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開刀前一晚我問馬醫師,明天大約幾點開刀,他是說中午12點或之後,結果我當天等到下午四點才被叫進開刀房,
進開刀房打完麻醉約四點半,五點左右就開刀完成,整個手術過程約30分鐘。
其間有聽到住院醫師說因為今天早上有二台器官移植的手術,所以全部的手術都有被delay到,
還好,我昨天快10點時還跑去摩斯漢堡吃一頓,晚上12點過後可是禁食禁水。
還有,開刀房是不能戴眼鏡和隱形眼鏡。

開刀照片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在恢復室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回病房了。
因為我是半身麻醉,所以打完麻醉頭不能抬高,要平躺8小時,所以我從昨晚10點多進食,直到隔天凌晨一點才躺起來吃東西,
還好也不算太餓,其實平躺時頭還是可以左右移動,可能只能用吸管吃些流質的東西。


術後當天晚上麻醉退了之後,感覺傷口有些隱隱抽痛,但還不至於到很痛,
自以為晚上應該可以好好睡一覺,結果還是因為傷口的抽動而只小睡了二個多小時,
等馬醫師早上約七點多巡房時,
有跟馬醫師提了一下,馬醫師說可以開止痛藥讓我吃,
結果用完早餐吃完藥之後我的傷口就沒有疼痛感了,
白天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術後的隔天,有請教護理師有關於洗澡的問題,她說用這個防水套就可以洗澡了。
因為之前在亞東有打石膏有買石膏防水套,(價格1800元)
前十字韌帶ACL開刀記錄(榮總 馬筱笠) 6/25~6/29住院



http://www.wachi.com.tw/geekos/show-92.aspx (網路上類似的圖片)
這個石膏防水套是醫院開的收據,可以申請保險才買的。想不到在這次的開刀用也不錯,
腳套上防水套之後平抬,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洗個舒服的澡,不用像其他網友用保鮮膜包起來了。

之後,護理師會帶你下床練習用拐杖走一小段路,隔天會再練習用拐杖上下樓梯。



膝關節支架
是在開刀前幾天去杏一買的,會員打折下來3800元,是台製的。
目前使用的感覺不錯,看很多人買很貴的膝關節支架,如果保險不給付就是一筆滿大的費用。
我有請醫師在診斷證明書上註明需使用膝關節支架,因為看網路上寫的這樣申請保險比較容易通過,但機率還是不高。
我是保南山人壽。


術後復健
看到網友都有找復健醫師做術後的復健,但在住院期間我有問過馬醫師,他說不用另外去復健科復健,只要照他的指示做復健即可。

祝早日康復呀
我眼睛也是在馬偕開, 對馬偕印象還不錯~順便推薦一下, 眼科的 莊怡群 醫師
我之前也斷過,不過我是開刀用自己的韌帶來修補,改天我也Po一下我的經驗,蓋個樓中樓哈。

以下是我之前打過的文章

整理過也PO上來

還蠻長的

希望以後也能幫到別人

(一)


那麼,

首先是,



『受傷』



基本上少了一條韌帶還不會完全不能走路

因為膝蓋除了韌帶以外還有肌腱

分佈在那附近就是了啦真麻煩


我韌帶斷裂的當下

很痛當然不用說

接下來的走路

膝蓋的關節會非常的鬆動幾乎不能支撐

基本上完全沒辦法維持中心軸走路

大腿骨跟小腿骨可以說是無法配合

很像是練到沒力膝蓋軟掉的感覺

會突然蹲下

然後...站不起來

重心全部都要移到完整的那支腳

受傷的腳只能勉強維持中心軸來走路

這時候能站著,可以說是靠肌肉在維持的



『症狀』

久了以後其實膝蓋會習慣沒有那條韌帶

於是就會用很微妙的方式繼續生活

右腳不方便的程度其實不足以影響生活

只是我個人不希望往後我的腳只剩下走路的功能


當然,之後不管韌帶斷裂繼續生活的人大有人在

如同上文,韌帶不只一條,等到後來身體會自己調整

不過後面的症狀可能就是等到好幾年的累積以後了

也是有在受傷後鍛鍊肌肉可以維持正常走路的例子


即使如此

只要有微小的出力不平衡,加上本身的過重,生活習慣等等,

比如說:右腳受傷,不知不覺把大部分的重心放到左腳

出力的方式可能就會變成:

左半部的髖關節、膝蓋、腳踝加上右半部的腳踝、腳趾頭

因為,出力的力量傳達到膝蓋就停止了,

變成是右腳要運用踩地板的反作用力來推進,

至於腳指頭,我自己是會習慣也抓著地板

雖然隔著鞋子但是有出力會比較安心,

剛受傷的時候很容易突然就倒下,

那時候從哨台下哨的時候,突然就往下倒差點65K2就要砸到班長

不過很可惜沒有

這例子就是我自己本身的經驗。


這樣的生活大概一個月,

明顯的左半邊髖關節與腳踝會容易酸痛,右半邊肌肉大概已經委縮,

右半邊大腿肌肉,如果不是醫生提起,我也沒發現他真的比左邊小了快一半,

我不是說整個大腿變細,而是說那些肌肉,

本來觸感應該起碼要有蒟蒻的程度,結果整個退化成布丁

幹,那不就是長在大腿的蝴蝶秀


除了力量的不正常消長以外,

還有就是膝蓋彎曲跟伸直的角度也大受限制

那時候我大概有一個月,只能伸直站立,但是也不是全直

至於彎腳完全不可能,因為膝蓋會痛也撐不住

簡單來說就是不能用蹲式馬桶,只能用噁心的坐式

阿~~~想起來就很噁心...不墊衛生紙根本我不敢坐


差不多一個月,角度也是會恢復的,

膝蓋的出力也需要練習,如果裡面一直有發炎積水

那也會影響到彎曲出力,有些人是放著就好了

不過我是去骨科用針筒抽出來

大概一個禮拜就去抽一次

沒辦法,因為我的半月軟骨有破裂,當然這是我之後去照MRI才知道的

那時候也差不多受傷三個月了

抽完以後,膝蓋會突然能站得比較直,彎曲出力也沒啥障礙,

但是過幾天又會積水,久了我也懶得管了



但不管怎麼樣,有受傷就是有受傷,

膝蓋會容易累,也很容易受傷,

一天能動個一小時就該偷笑了

愛動的結果就是膝蓋痛一天,這樣的生活我當然過不下去




如果要韌帶要補只能開刀那就開刀吧!



(二)

『就醫』


直到我終於下定決心要動手術,其實也還只是說說而已

因為還是要去照個MRI來看看到底韌帶還在不在

我在馬偕跟台北署立醫院各照過一次,那邊的醫生都說韌帶可以說是斷了

因為在照片上完全看不到前十字韌帶的影子,如果有的話會有一條黑黑的影子在畫面上

就算要說只有破損...那也破太大了...。


那中醫的方面,大概就是整骨師那些的

其實並不是說我質疑他們的專業,我記得我那時候剛受傷第二天就去中醫看

然後他摸一摸就說我膝蓋歪得很嚴重,就開始大喬特喬,

一下子把我的腳推到底又拉直,轉來轉去的,如同之前說得,

無法伸直跟彎曲,膝蓋會很痛,但是這個中醫完完全全的對我做到這些最痛的要求

我超想揍他的那時候,不過這也讓我領悟到領域的不同

畢竟中醫沒有啥儀器,他們也沒有X MEN的特殊技能,不會知道皮膚底下發生什麼事情


之後還有去另外一家全身整脊的中醫看,他們也是摸一摸就說我韌帶沒有斷,

我問他們那以後我可以練體操嗎,他們說當然可以可以你去死啦我最清楚了

當下我就決定下次不用去了,身體的情況自己當然最清楚,




原本自己是在馬偕就已經照好MRI,我問醫生是不是一定要做韌帶重建我才能回去練體操

那他說肯定的,於是我就約了手術時間

不過回家跟我媽說得時候,他倒是非常生氣

覺得我好像以為作手術很帥,自己不多看幾家就決定

的確,雖然那時候已經將近傷後三個月,好像也不差多看幾家了

後來,我自己朋友也說馬偕似乎疑似可能大概有點兩光(我沒有確定喔,也不是我說的喔)

他自己的朋友的朋友,也是做韌帶手術不過後來好像蠻多問題的


話題外扯一下,說真的

每次說到某朋友、某朋友的朋友,我都很想看到本人耶

還是說話的那個就是本人啊?


我媽雖然很氣,但是還是推薦了一個在台北署立醫院的一個醫生,

然後我就去看了,但是那個醫生....是脊椎專科

我就先給其他運動傷害的醫生看過,MRI照過

他們也說韌帶應該是斷了,正如我前所述的

韌帶也許沒有完全斷掉,但是MRI上幾乎看不到

簡單來說就是斷的非常嚴重根本就是斷掉,

對於醫生而言,要完全確認可能還要用關節鏡去確定

對於我而言,只要我不能爽快的流汗運動就是斷了

本來我是想說要在這家醫院開刀


因為我媽推薦的醫生我還沒給他看過,可是感覺很怪因為他是看脊椎的

那我不管我就硬是掛他的號,當天去看,他就搖搖我的右腳

就說前十字韌帶斷了,姿勢大概是這樣

坐椅子小腿垂直於地面,抓住小腿肚接近關節的位置(有時候會故意在別人後面,用腳頂他們膝蓋關節的地方,讓人好像要跌倒的惡作劇,大概就是那個部位)

往前拉但是腳掌不離地,受傷的腳很明顯的就是可以比正常的腳往前鬆動,判斷韌帶是否正常

那他是脊椎專科,他也沒有多看我就拿一張紙寫了一個名字推薦我去台大看

掛號費啥都沒收,就這樣


那天我就去掛號預約台大,順便看一下那個醫生的資料

幾乎可以確定是膝蓋高手,資歷都是膝蓋有關,也有獲得國際獎項肯定之類的

不過很難掛他的號,兩個禮拜前,能預約的當天早上就要打電話了,下午就會滿了

這樣折騰之後,我就拿了之前照的MRI去給他看,一樣的結論,幾乎斷了

但是斷的多慘要用關節鏡來確定,有多慘我很清楚不需要了

我那時候只問他手術是必要的嗎?他說是


就去預約手術了。



『關於手術』


接下來就到另外一間診療室,由他的助手來解答我的問題

韌帶重建手術

大致上要住院三天,手術前一天去住院

第一天,中午十二點,手續辦一辦然後住院

下午三點的時候,醫生或助手會來確認手術內容並在患部作記號

要開刀的部位,會發給消毒的沐浴乳,除了消毒以外那附近的腿毛也要刮掉

下午六點左右,麻醉師會來評估,這時可以跟他說想睡著

基本上下半身手術半身麻醉就好,不過也是可以睡著

晚上會有護士來打軟針,打在非慣用手上,針會一直扎在手上直到要出院那天

這是用來便於打點滴或營養針,不用再另外打一次針,直接導管接到軟針就好了

直到隔天早上都不能吃或喝東西


早上,六點到七點,主治醫生會來確認,開刀的部位

我是那天的第四刀,大概快中午吧,早上就由軟針開始輸入食鹽水

將近我的時候就去上廁所,順便換上紙內褲跟一個袍子,這時候真的很像病人

然後,會有輪椅接送,送到開刀的地方,再抬到床上

進手術室之後,會先側躺然後在脊椎的部位打麻醉針

這時後下肢會慢慢的麻痺,其實還是有知覺但是只會覺得麻麻的

可以跟隨便一個人說你想睡著,他打一針之後就會慢慢睡著了




於是手術的過程大致上都在睡夢中度過


那麼現在稍微講解一下過程,


會先在膝蓋的左右上方開個小洞

讓關節鏡可以進去看內部的情況,看看韌帶斷的怎樣,半月骨有沒有發炎什麼的

決定接下來是否真的要開刀重建或是治療半月骨就好

那麼我是要重建的情況


於是在膝蓋的中間劃一條開口

取膝蓋前的這條肌腱的部份來補足我斷掉的部份,當然不是整條拿走

會從肌腱中間劃開弄一條出來,不過以後這個部位像是跪在地板上就會很不舒服

也有聽說有人工韌帶這種很貴的東西,不過畢竟不是自己身體的東西

所以聽說好像之後要常回去醫院看,也容易發炎,也可能排斥


接下來,要在大腿骨跟小腿骨頭各開一個洞

然後把肌腱兩頭各接到那個洞,再用可吸收骨釘固定

一個骨釘要一萬多吧,所以要兩萬多

術後除了韌帶被取的部份會痛以外,骨頭打洞的這部份也會很痛

但是晚上比起膝蓋痛,我比較在意隔壁老頭的打呼聲

好不容易他在半夜醒來看報紙我想趕快睡著,但是這時候痛覺又回來了

他又很不幸的睡著,我又沈浸在打呼聲的憤怒之中一直想送他回娘家


手術還沒結束,我就睡醒了

真的,不要醒比較好,全身都感覺很癢很想抓癢

但是抓了也沒屁用因為是麻醉狀態

背躺了很久很不舒服很想動但是不能動,因為脊椎液會流

這是啥意思我也不知道是護士說的

大概歷時一個半小時,推回房間之後

還是不能起來要平躺兩小時,因為脊椎液會流

幹,躺了快12個小時真的很不舒服


大概快兩小時我就起來了,麻藥這時候還沒消,腳一落地就軟掉

嚇到又爬回床上,等到快好了以後,終於可以吃術後第一餐了...


(三)

『復健』


手術後開始,就一定要冰敷

不冰敷的話會很痛苦

整條小腿都是黑的是真的黑的,因為手術會破壞血管

所以會造成超級大量的瘀血,一直到腳踝都是黑的

我那時候因為都被繃帶包著所以不知道

就都沒有冰敷,也一直到處亂跑,跑到地下一樓的商店街去逛

想要趕快開始習慣我的新膝蓋


因為一開始主要痛的是骨頭鑽洞跟皮膚切割的部份

所以瘀血其實那時候還不會有什麼感覺

手術後的瘀血不管過多久都是用『冰敷』

這點要記得要注意要做筆記,如果用熱敷加上按摩的話

會延後他好,因為我幹過,一般的24時內冰敷24時外熱敷這裡不適用


大致上幾乎每天都是24小時在冰敷

持續大概一個月才會比較好,至於前面提到的手術部位跟骨頭鑽洞的部份

也是冰敷大概兩個禮拜就會比較沒感覺了,所以重點其實是在瘀血的處理

手術完大概一個月內都別想睡好,因為瘀血被壓迫會痛,所以不能蓋到棉被

也不太能碰到床上,我會在腳底墊一個冰枕,趁著有冰的時候趕快睡著

那等到不冰的時候...,就會痛到醒來

所以整晚都是這樣一直循環,把自己弄得很累以後才有辦法睡得比較好

這期間的補習什麼的我全部都放棄了,什麼意志力根本就不存在

幸虧這時候還是涼涼的天氣,要是一醒來受不了可以直接沖冷水直到發抖為止

總之,整個晚上都在跟想睡覺的時機搏鬥,白天當然精神也不好

最多只想躺著然後涼涼的冰敷,我有兩個冰敷袋交替使用

這是沒辦法只能慢慢等待他好,故我不建議有工作或是有要忙的人去做手術

因為這需要一點假期...大概一個月吧


手術後,我的醫生是說我可以彎60度開始練習

這時後會戴一個護具,整條腿都會綁著,膝蓋的部份可以控制彎曲角度

以防止剛才接上的韌帶,因為過彎的角度又脫離

新接上的韌帶等於是一條新的很緊的橡皮筋,需要慢慢的鍛鍊


自己有在網路上看過別人的經驗大概是一個月60度

三個月90度、6個月120度等等,各種時間都有

我自己是...三個禮拜後就變成90度,但是其實我可以90度的之後沒多久

已經幾乎要可以彎120度了,大概一個月吧

我自己也不知道這是正常還不正常,因為我看網路上都恢復很慢

可是我現在已經可以半蹲出力,肌肉也慢慢的成型,由布丁變蒟蒻


今天是術後的一個月又幾天,我的腳彎曲幅度是15到120度

15度的部份是因為腳沒辦法伸直,伸直也是需要鍛鍊的

不然以後站著都只能用三七步,受傷的腳要是站直,力量會無法傳達到膝蓋

所以不管是彎曲還是站直都是需要去練習,不然做手術就沒有意義了

不練習的話膝蓋會慢慢的失去運動的能力,會比手術前還差


醫生給我的建議是一年都不可以跑跳,可以騎腳踏車、可以游泳

那我自己每天醒來先做一輪抬腿,然後半蹲等等的,這種復健的動作

我是照著一本專論核心肌群訓練的書鍛鍊的,個人並沒有特別只對腳做運動

照著書上全身還是一起鍛鍊,因為如果只復健手術後的那隻腳的話

其實久了還是會造成出力不平衡,變成是要更多時間來調整恢復

復健的前一個月,自己的腳會非常陌生(像是忘記了怎麼出力的感覺)


我最多就是在右腳上綁沙袋,但是還是做全身性的運動

仰臥起坐蹲舉什麼的都做全套,目前醫生是說我恢復良好

我自己是清楚要能回去運動還差得很遠,但是等我回去我的身體會更強大

大致上手術不會有多恐怖,比較麻煩的事情只有決定要不要,跟復健之路而已

我是去年10月初開刀,在臺中中國醫給許晉榮醫師開刀

完全同意樓上所說,只是決定要不要開+復健之路漫漫長而已

從術後那幾天痛到該該叫到術後2個月內的陣痛期

現在已經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但目的就是讓萎縮的右腳能夠跟左腳一樣健壯,然後回到球場上奔跑

所以想請問~最後膝關節支架有理賠嗎?
收據拿去南人請保險,我有特別給理賠窗口說明一張膝關節支架的發票,
而且診斷書上也有寫需使用膝關節支架。

他說這個原則上不能理賠,不過這次可以通融,但只能一次。

但是最後我的理賠上限已經滿額了,所以最終還是沒有賠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