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州 wrote:任何的有氧運動對減脂...(恕刪) 鬼州大 感謝您的回覆因為我會有這樣疑問 是板上很多有在討論 你在做有氧一定要在有氧區間心跳要多少要是超過就是在做無氧 這樣講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搞得我都快要去要去買心跳錶說真的我在做有氧 跟本不會去注意自己心跳多少 反正就是做就對 做到噴汗做到喘時間到就停止撇開那些理論 我看國外老外在做有氧影片 都麻越做越high 不然就是乎快乎慢之類也沒看他們在注意自己的心跳 是否在有氧區間感恩
五樓推 wrote:鬼州大 感謝您的回覆...(恕刪) 沒這麼誇張啦不用搞得這麼緊張心跳錶我覺得只是商人搞出來要賺你錢的玩意運動何須這麼複雜以下是網路上找到的資訊有氧運動是指在運動時,呼吸是呈規律性的呼氣、吸氣,肌肉是呈規律性的緊張、放鬆相互交替,長期從事有氧運動可使肌肉線條修長、勻稱,如慢跑、散步、騎腳踏車等運動皆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除可加強心肺功能外,並可促進新陳代謝。而無氧運動是指一些如丟鉛球、舉重的爆發性運動,在運動的一剎那是閉氣,而當做無氧運動的人肌肉線條呈塊狀。進行體育運動時,當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70%-75%,就可認定是在進行有氧運動,或者可以用自我感覺對自己運動時的狀態測定,在自我感覺「很輕鬆」、「比較輕鬆」、「有點累」、「比較累」、「很累」五個等級中,如果認為是「有點累」,到「比較累」之間,也可認定是有氧運動。要達到增強耐力的鍛煉效果,有氧運動的最低要求是,每天累計鍛煉時間30分鐘,每周運動三次。試想跳繩怎麼可能閉住呼吸跳變成無氧運動呢還是那句老話運動沒有成效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因為沒有持續下去愛上它,享受流汗和運動的好處自然可以長久持續下去而不是把它當作痛苦的一件事這樣不會長久的當然也許剛開始會覺得痛苦想偷懶但是只要能忍住不間斷地持續(此處不間斷不是代表一年365天都不休息,該休息或小受傷時就該好好休息)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愛上它一旦愛上它,無法自拔了長久下來健康自然來,而身材也不可能太差
鬼州 wrote:沒這麼誇張啦不用搞得...(恕刪) 鬼州大 很感謝你回答 這篇很實用我每次在健身房舞蹈教室跳繩 跳完出來衣服都全濕 我很享受有氧 操到快升天那種感覺我大概花六到八個月 已經瘦了15公斤 連公司同事都認不出我來還說你是那個誰嗎? 我說對阿我就是.....哈哈
鬼州 wrote:沒這麼誇張啦不用搞得...(恕刪)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心跳控制還蠻有用的。五月中買了一台 BH 的飛輪車放在家裡騎,到六月中整整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當中,除了剛開始的幾天還在調整及適應,只騎了三十分鐘上下,剩下的二十天左右,幾乎都是每天騎一小時。這台飛輪車的碼表原本就可以顯示心跳資訊,但需要搭配自家的心跳帶使用;適應期大概都控制在 120 左右,心跳 120 不難達到,輕鬆騎個三、五分鐘就差不多上來了…最近已經可以進步到維持心跳 130 以上…要持續四、五十分鐘的運動,有心跳資訊的輔助,會比較方便拿捏與及時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碼表只有顯示心跳資訊,沒有提示或警告的功能,但其實這樣就已經有不小的幫助了。當我拉高迴轉速時,心跳上到 140 以上,一陣子之後就會有些喘不過氣的感覺,自然就會放慢一點…當心跳低於 120 時,自己就知道現在騎得太輕鬆了,身體還可以再多負荷一些強度。買飛輪車的同時,我另外還預訂了 Polar 的環法紀念款心跳錶,打算搭配飛輪車使用。後來因為 BH 在巨城新開幕時有一些優惠,所以飛輪車有附送心跳帶,就不用另行購置了… Polar 的心跳錶也就沒有入手,也無從體驗其號稱的強大功能…以後應該還會找機會和理由買一只吧 :P 現有的就先湊和者用囉。所以,心跳表不是必要的,憑自身的感覺去控制運動強度是 OK 的,有心跳表的輔助是讓運動更有效率一些,建議等確定有養成運動習慣後再購買也不遲,畢竟一套下來也是不少錢,而且,心跳錶好像多多少少都有些良率的問題,不像 casio 電子錶那麼穩定耐操。至於訓練成果嘛…我 36 歲,身高 172cm,體重從原先的 72.x 公斤,到最近的 68.x 公斤…沒有體脂計,所以用目測和公式去算,先前腰圍約 33 吋(大概吧,沒量),現在 31 吋,大概從 16% 左右降到 12%,肚子都消得差不多了,線條也慢慢有些顯現,繼續努力中。這段期間除了三餐正常吃,儘量不吃甜食、飲料、垃圾食物,沒有刻意節食,但是提醒自己不多吃一個便當以外的份量。每天除了一小時的飛輪,還會視情況搭配槓鈴深蹲、啞鈴飛鳥、伏地挺身、開合跳、burpee、mountain climbing …等重訓動作或無氧運動…看看今年夏天是否有機會達成六塊肌的自我挑戰。
speedsword wrote:只要是有氧 都有助於...(恕刪) 我現在很愛跳繩 感覺跳繩身材會變得比較勻稱 肺活量真的變好很多只是我們健身房很多都不做有氧 只想練大隻 搞不懂他們在想啥?以專業角度來看 我怎麼看他們就是脂肪高 爾且都是上半身大下半身超小 比例很怪向健美比賽的 體脂一個比一個低如果有哪位大大能解釋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