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會有要人民納稅去養運動員的怪異想法?

FreeHand ZERO wrote:
別要人google啦,況且拿這些千萬分之一人選是想轉移焦點膩?

你先找出一個有身價的女子舉重選手,我們再來討論你提出的問題。
FreeHand ZERO wrote:
不意外,這幾天看下來你也只能答你僅有的知識,
被問到不知道的你也只能逃避、忽略或答非所問。

你質疑田徑沒商機,我已經提出證據.
Usain bolt 和 郭婞淳都是奧運紀錄保持人,前者身價非常高,後者要靠國家養,好好想想兩者的差距吧。

你提不出證據反駁我的論點,只會對我潑髒水,貼了一篇與主題無關的連結。

為了維持本主題的可看性,避免你再胡言亂語,只好把你黑了,抱歉。
ProphetOne wrote:
現在只剩羽球和桌球勉強可以看. 4年看一次我OK


記得要支持福原愛喔~
她說她是中國人支持才能到現在的~

記得~要支持她~
有看到郭公開亮相及比賽幾乎都是穿UA嗎?簽約金多少外人不得而知,但相信單靠這個可以過不錯的生活,頂尖運動員不用怕沒廠商支持。
波特的奧運金牌是非同小可的,可能是最難拿到的金牌沒有之一(舉重還分很多量級,金牌好幾塊),全世界最快男人,就算他是出生在台灣(當然只是比喻),不用幹嘛,只要能跑出9秒58,也保證身價不凡。
antispy wrote:
有看到郭公開亮相及比賽幾乎都是穿UA嗎?簽約金多少外人不得而知

應該不多, 如果舉重是一項可以帶來高收入的運動項目, 我相信台灣人不太有機會拿到獎牌.
BJ4
你有在繳稅?
你騙誰!

有再交稅應該更擔心稅金被蔡女皇之流拿去越吃越肥,
而不是養幾個運動員而已.
覺得樓主講的有一半對一半不對:

有些人很喜歡看這些賽事,或許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達成,所以想藉由繳稅去資助這些他們喜歡的運動或選手。

另一些人可能跟樓主一樣覺得應該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讓運動員自己發展出錢源,而不是靠所有人民共同繳錢養他們,所以才拿國外的例子做比喻,畢竟,現在算是一視同仁,不喜歡或喜歡運動賽事的人都得繳這筆錢。

其中又包括得牌的人收穫最多,也因為這樣,很多教練或老師會叫小孩選擇比較容易得牌的項目,你可以發現,部分奧運項目的比賽,臺上站的全是亞洲人,白人或黑人幾乎很少,至少我在國外很少看到這些運動,甚至連學校社團都很少,反之亦然。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比賽策略,先把能拿到的拿好,之後再去爭其他的。

再來還是要講,這次為甚麼台灣會拿歷年最多獎牌,因為疫情;去年國外疫情比台灣嚴重很多,很多運動員因為封城的緣故被迫禁止訓練,或綁手綁腳,在這種情況下對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種壓力,這些都是在去年台灣沒有的經歷,雖然我不想潑台灣運動迷的冷水,但事實就是這樣。

很明顯的,台灣還是太封閉了,贏了獎牌,舉國歡慶,新聞一報再報,一報好幾天,而且多半都是些沒營養的話題,某某人很帥,身材很好,連選手的教練都可以出征,真的是很無聊,也很不必要。過度崇拜或是膨風一個人,當事人心態沒拿捏好就會驕傲自大,看看之前那幾個還有現在的羽球戴,所以那段時間我把所有新聞通知都封鎖了,或是改看國外新聞。

不過,樓主其實在現在熱潮可能還沒結束的情形下打這些,其實很容易會被攻擊,因為你等於是逆風前進,上次我在Facebook留言說羽球戴好像有點反應過激,因為一些網友的指責就壓力很大,顯得沒有球后的氣度,結果就被罵翻了。

總之,得牌固然會開心,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好好想想就會知道其中的原因。不過其實樓主不太需要替那些新聞狂報的那幾個人擔心,因為新聞的大肆報導,他們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代言。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其他沒有得牌或是不上相的選手,熱度一過,誰也不認得誰了,所以我認為把一些錢給他們是OK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