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葉子的風 wrote:1.3 好高騖遠,如:擊球點都抓不到還想打長打?揮棒速度不夠快,還不把球跟裡面一些。老是想打全壘打,被三振活該 這點不成立不少砲手就是由偏低的打擊率和高三振率慢慢培養出來軟銀沒來的主砲今年洋聯的全壘打王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些人從高中或過去的二軍過程至於鍾重彩那種程度的球評唬爛唬爛台灣的職棒比賽還可以把他的邏輯用在他完全不熟的三星和軟銀球員身上很自然就知道台灣的棒球為何打不贏人連基本觀念都和現代棒球背道而馳的教練在這些人手上還想培養出甚麼想超越日韓的球風
Siva Chang wrote:大大應該是資深的球迷...(恕刪) 小弟是六年級前段班的,雞婆替樓主回答一下,如有錯誤請歡迎指正。33號應該是棒球先生李居明,18就是郭泰源了,個人認為,以職棒舞台來說,李居明並不算是那種閃閃發亮的球星,但是他的行事作風跟表現,就是中規中矩,盡職扮演好他的本分,倒是郭泰源,小弟個人則是非常欽佩他在球員時期的表現,記得別棟樓有提到當年趙士強跟郭泰源當年在亞洲盃的事蹟,也勾起了我當年很多的回憶.......當時我也正值小學五六年級,對運動賽事正開始產生興趣,印象中記得郭泰源當年連投18局的當天好像不是假日,下課後用跑的回家看比賽,結束第一場之後,中華隊掌握一線生機,準備進行下一場,小時候爸媽一向不准我們邊吃飯邊看電視,但當天連老爸都不想錯過比賽的任何片段,所以我們全家就坐在電視前邊吃晚餐邊看比賽....當時看來看去就是一些三級棒球跟成棒的國際比賽,沒有接觸過職棒,只想到說郭泰源連投18局都不會累嗎?後來接觸到職棒的比賽,看到正確的投手分工,才知道郭泰源能連投18局,雖然不是正確的投手調配,但我想也是強烈的贏球慾望跟國家意識,搭配驚人的意志力,才有辦法做到吧!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在這次統一輸球之後心...(再說一次:『棒球根本不是國球,只是台灣少數人的愛好!』這樣子打輸了,就不那麼痛了。職棒解散了,也不會難過了。時間久了,就沒感覺了。恕刪) 樓主算有心了,我連打棒球文都懶的打…中職還是倒一倒好了…
我還是老話一句:打假球一日不根除(指永不發生),台灣職棒沒有前途成功的市場是有好的商品跟客源,職棒在台灣有人才有球迷,沒道理搞不起來,畢竟有幾年也是很熱的...只是一再的打假球事件重擊球團的形象與球迷的信心才會到今天的地步現在台灣職棒是陷入小市場的低潮期,打假球事件讓球迷人數大幅減少,票房收益降低,企業主也不願投入,球員薪資普遍偏低,這樣能有多少士氣投入?剛剛查了一下2011年各隊球員薪資,本土球員大多在8萬以下,或許有人認為8萬不低,但對職業選手而言實在不高, 一方面是付出很多,包含體能訓練,離家到處比賽,另一方面是球員生涯有限又有受傷風險.在這樣的薪資結構下球員願意付出多少心力把球打好?要走入良性循環台灣職棒才有前途,球員用心打球,球迷進場支持,票房收入增加,企業主投入增隊,球迷人數擴增,票房收入再增加,球員收入增加更用心打球(怕被淘汰)...這樣整體水準才能提高
樓主講的打的真好...全部被你講光光打光光惹...我補一點點就好...就是自已國內打爽的聯盟...到了國際賽被電爽的,永遠不會進步,從第一次輸中國就一直說要改進要改進...有改嗎?真的是永遠的歡樂聯盟...永遠不會進步辣...看來我要二次退出棒球了...之前黑鷹事件跟味全龍事件讓我退出過一次,我想第二次就是現在這時機了!爛爆了...棒球真的不是國球,是少數喜愛棒球人的運動,我會繼續打我最愛的棒球但是不會再研究台灣的棒球!
NHC wrote:個人認為,以職棒舞台來說,李居明並不算是那種閃閃發亮的球星,但是他的行事作風跟表現,就是中規中矩,盡職扮演好他的本分, 個人看法…除了郭泰源和郭源治之外,目前我心目中還沒有第三個有資格擁有退休背號的!不是瞧不起或否定其他人的成就,只是覺得還沒到那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