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治當初可是投手呢.....我看日本棒球漫畫有一半是在畫他
我想我本篇想講的還是...~
投手還是會打擊的~
各聯盟各有各的規則~
也為自己該做的責任感到驕傲就好了~
不要因為媒體連"搜尋功能"都沒有做到的情況下~
就隨意報導此系列~
如此誤導很多人反而更加影響台灣人對棒球的了解~
今天我拿三巨頭出來只是證明投手能投也能打~
否則我拿一個打擊率3成結果勝場只在一兩場的那也不適當~
像目前在老虎隊的Dontrelle Willis(又是去查了一下)~
他才是變態八~
只是今天拿出來一定被批~因為他現在有點低潮中...
----------------------------------------------------------------
今天王哥哥就算生涯兩百勝但是打到最後連一支安打也沒有~
這樣也不能抹滅他的驕傲~
因為他就是在美聯生存阿~
廢除+1 採DH制更能提升一場球賽的"完整性!?""可看性"

看了幾場國聯的球賽發現很多球隊習慣性的放棄後半段攻擊.故意保送8棒去面對9棒的投手

往往這樣那半局的進攻就會減落很多~當然也有打得很好的投手..不過畢竟那也是少數

如果有接觸過棒球運動的大大.因該能體會一場球賽.投手所消耗的體力能量是全隊最高的

尤其面對大聯盟那種可怕的打者...幾乎每球都要很謹慎的面對每個打者.只要一失投就要付出代價

所以~要投~要打~要跑(加上那天基特的安打又是1壘打.一般跑者要連繞兩的壘包都有點吃力了.

更何況對一個美聯的投手來說...會軟腿的


小弟個人認為會改~畢竟MLB有商業活動~球場都能蓋的左右不一樣長了...制度規則是"(球迷)人定的"
老實說不會想看兩成保衛戰的打者站在打擊區

想看投手出糗的倒是有~~~
AT-Lin wrote:
賽揚名投又怎樣還不是...(恕刪)


很酸~還是被我看穿了~
勇士隊那個年代實在值得回憶,
Glavine拿好幾次的銀棒獎, 還有一年季後賽一場延長賽, 對方是右投, 最後左打就剩Glavine,
也真的就換他上去代打, 拿了BB, 1998 NLCS Game1
Maddux還有一年誇口說要讓他的打擊率"念起來"比他的自責分率還高
而且他做到了, 1998年, ERA 2.22, 打擊率2成4

沒有DH是國聯的傳統, 也是好看的地方, 更考驗教練的調度功力, 所以我還比較喜歡看國聯的比賽
個人覺得,每個聯盟有每個聯盟的規定
無DH制的聯盟,投手打擊也是比賽的一部份
適時的啟用代打,更換投手
會讓比賽的變化更多,可看性更高

跟大家分享一位投手界打擊的強者 - Mike Hampton

Mike Hampton是目前大聯盟史上銀棒獎次數最多的投手,共五次
生涯在大聯盟13年,勝場數138場,ERA+110,在平均之上
甚至有一年拿到22勝,為該年的賽揚獎票選第二名
所以他絕對不是真打者冒充的偽投手

我們來看看他的打擊有多好
Mike Hampton 生涯共664個打數,扣掉頭尾兩年打擊機會較少
平均一年有將近60個打數
生涯打擊率.242 長打率.354 15隻全壘打
這樣的打擊數據,如果以一個大聯盟的一般打者來說,是不怎麼樣沒錯
不過,拿許多來台、韓、日打球的洋將的大聯盟打擊成績比較一下
你會發現,Hampton的打擊成績並不輸這些洋將的水準
(只是做個類比,大家勿戰)

再來看看Hampton打擊的幾年高峰
99年 74個打數 23安 10RBI 打擊率.311 長打率.432 OPS+104
01年 79個打數 23安 16RBI 打擊率.291 長打率.582 OPS+105 全壘打7發
02年 64個打數 22安 5RBI 打擊率.344 長打率.516 OPS+112 全壘打3發

夠恐怖了吧?
這幾年的OPS+全部在聯盟平均之上
也就是說,當一個打者的打擊水平不到聯盟平均
乾脆換Hampton上去代打還比較強!

當然實際上的調度不太會這樣做
畢竟還是要保護投手,放他上去代打只能偶一為之
不過投手並不是不能打擊
只是打得好的不多
因此也更加考驗教練團的調度功力

希望這篇介紹能讓大家對投手打擊有更多一點的認識:)
台灣媒體就是這樣,小王六勝零敗的時候,就在虎濫說他是塞楊大熱門了,然後一直引述"洋基專欄作家-亞伯拉罕"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結果...小王停滯了好幾場現在又受傷了,賽揚獎會到哪去?拜託!勝投一場一場默默幫他祝福吧!不要膨風了!小小郭能有得到小王一半的關懷就好了...
至於洋基小老闆批評國聯賽制,這簡直就是別人吃麵他喊燙!他管別人家規怎麼訂?
投手當然不是被三振,尤其是國聯的投手,因為上場就是要打擊
所以國聯的投手在打擊訓練上一定比美聯積極,也會有更多的安全保護或是肌肉訓練

所以跨聯盟比賽對美聯投手是有危險的,這個我想不能否認,尤其是相較國聯投手來說
那是不是也要求美聯投手練打擊練跑壘呢?

重點是,一年才幾次跨聯盟賽,一個投手會投幾次跨聯盟賽(個位數),球隊有必要為這幾場讓投手練打擊跑壘嗎?
為什麼穆帥會說我們只練直線跑步,所以代表球隊並沒有安排投手為了跨聯盟賽來作特打練習
萬一練習還受傷了呢?

當然受傷的風險就相對提高,這個時候,如果我是總教練,我也叫投手站著被三振
(松阪第一次打擊,教練就是要他拎著棒子上去,拎著下來,不受傷最重要)

所以如果王建民去國聯,你說他會容易跑壘受傷嗎?我認為不會
國聯一定會對投手做打擊跑壘練習,所以差別在於練習與否,拿國聯跟美聯投手比較打擊,並不太妥當

當兩聯盟交鋒時,美聯的投手就多半比較吃虧(打擊能力,跑壘等).......

結論:
投手並不是要站著被三振,但是如果是美聯的投手打擊,教練普遍讓他被三振
避免受傷為原則,因為美聯投手不常做類似練習,也要避免受傷

國聯先發投手,每四場就要打擊一次,練習也好或是打擊的掌握也好,絕對優於美聯
所以教練可以對投手作戰術應用,雖然普遍投手打擊多半是全隊最遜的

P.S.郭源治好像也打過再見全壘打呢 ^^
攝影~咖啡和音樂

ache wrote:
P.S.郭源治好像也打過再見全壘打呢 ^^



好像是自己救援搞砸,
七局上場被追平
九局下半用兩分再見全壘打結束比賽。

巨人隊苦主槙原寬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