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運動員真的很無奈

J屠蛇 wrote:
光只是尋求政府協助幫...(恕刪)


政府出面叫廠商出錢
這跟共產國家沒兩樣...
~^_^~

gater1815 wrote:
F1跟政府有沒有關係.


這比較像是政策方面的問題
花錢舉辦比賽
促進觀光及周邊的產業
政府沒有實質的收入
但是對經濟成長是有幫助
正常來說的話是這樣

基本上F1是非常非常商業行為的
台灣是非常不適合舉辦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地方
沖繩黑八寶 wrote:
我們國家本來就不重視...(恕刪)


身為台灣運動員本來就比較沒有保障與前途

無奈呀!!!

政府官員只想怎麼a錢a很大而已


一開口就想要2億!!
高爾夫球人口在台灣有很多嗎?
體委會一年預算50億左右,新建跟維護各種場地就用掉一大部分了!!
還有其他多少運動要補助,高爾夫球是適合全民跟適合在台灣發展的運動?
有錢還不如補助一些更有效益的運動!!
肥皂樂園 wrote:
基本上F1是非常非常商業行為的
台灣是非常不適合舉辦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地方...(恕刪)

台灣本來就只適合發展WRC
話說我也是陣中好手喔
torks wrote:
一開口就想要2億!!...(恕刪)

同意,高球不是有錢人家在玩的運動嗎?還不如去推網球,棒球、撞球等…
還有人記得楊傳廣嗎
看了下面幾則報導
你還願意讓你的小孩在台灣當運動員嗎?


2007/01/28 12:14 Video
東森新聞/獨家報導

一個不幸的消息,曾經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中奪下10項田徑銀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由於罹患肝癌且中風,在美西時間27日中午過世,享年74歲。


楊傳廣曾經代表我國在羅馬奧運會上勇奪男子10項全能的亞軍,也是兩岸華人第一次在奧運奪牌,也因此贏得「亞洲鐵人」的封號。

民國52年,又打破10項全能的世界紀錄,楊傳廣在離開體育界之後,10多年前曾一度加入民進黨參選立委失利,後來還曾在台東老家建廟前幾年傳出罹患肝癌的消息,包括紀政等體壇人士都前往探望,當時的總統府副祕書長陳哲男還代表陳總統前往探視。

由於楊傳廣的妻兒長年旅居美國,他在台灣治療之後再度回到美國與妻兒團聚,但不幸的是,美西時間27日中午由於肝癌沒有根治,再加上三天前中風送醫之後不幸過世。

楊傳廣生於民國22年,有「亞洲鐵人」之稱,他是台東阿美族原住民,1954年獲得馬尼拉亞運會十項全能運動金牌,1960年羅馬奧運會贏得十項全能運動銀牌,他是第一位在奧運會中獲得奬牌的台灣運動員。他更在1963年以9121分刷新十項全能運動世界紀錄。2005年9月13日他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



聯合報
楊傳廣後事 治喪會建議在美安葬
記者(王樹衡/台北報導)


  「亞洲鐵人」楊傳廣在美過世,身後事出現不同調,體育界有人期待能將他的遺體運回台灣,隆重厚葬;但體委會卻建議家屬在美火化遺體,骨灰不需運回台灣。

體委會昨天邀集中華奧會、體總同組楊傳廣治喪委員會,由即將上任體委會主委的楊忠和擔任治喪會主委,紀政為副主委,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為榮譽主委。

楊傳廣是否回台安葬?楊太太周黛西想法已有轉折。周黛西原本想就近在美國安葬,但隨著各界建議,她向體委會表達,如果能安葬在紀念國家英雄的地方或是左訓中心,供年輕人追悼,就依楊傳廣遺願歸葬台灣。

不過,昨天治喪委員會開會,由於無法找到合適安葬楊傳廣的場所,反而希望楊太太直接在美國火化,至於骨灰是否運回台灣,則尊重楊家的決定,治喪會建議直接在美國安葬。

治喪會總幹事、奧會副主席蔡賜爵表示,由於楊太太年事已高,與二子長居美國,如果葬在台灣,未來祭拜並不方便。

楊傳廣揚名國際 遺憾晚年才獲總統頒勳章
2007-01-29 19:08/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十九日電




揚名國際的「亞洲鐵人」楊傳廣,曾經三度進入美國境內「名人堂」;但是在台灣,他的內心始終感覺國家對他有些虧欠,直到兩年前獲陳水扁總頒贈二等勳章,才感到些許釋懷。
在國際上,就東方人而言,楊傳廣在體壇的成就非凡,一九五八年楊傳廣獲選列名「海姆斯體育基金會」年度世界業餘運動名單。

三度進入美國境內的「名人堂」,一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二為一九六三年締造美國男子十項全能世界紀錄9.121 的場地,三為頒給他「終身成就獎」的海姆斯(Helms)名人堂。

在國內,雖然政府在一九六零年幫他蓋了一間鐵人之家,台東縣政府也將台東市內的一條主要道路命名為傳廣路。不過,因楊傳廣一九八九年加入民進黨並且代表民進黨參選縣長後,地方曾經出現「要拆除鐵人之家」和「廢除傳廣路」的聲音,在部落內甚至有人不諒解他加入民進黨。

楊傳廣多次向親友和記者表示,他最大的遺憾是無法進入體委會為國家竭盡所能,且地方要廢掉傳廣路讓他感到失望,直到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三日,獲陳水扁總統頒贈勳章,肯定他對台灣體壇的傑出貢獻,他才感到釋懷。


楊傳廣安葬南加州 國歌、國旗伴鐵人 原住民嘆社會不重視鐵人



亞洲鐵人楊傳廣於美西時間2月3日長眠於美國南加州,雖然來自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都感到深深的不捨,但是他們都表示,楊傳廣一生愛國以及永遠貢獻自己的精神,他們將永遠的留藏在他們的心中。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由中華民國國歌開啟的楊傳廣的告別式與覆蓋著國旗的棺木,都代表亞洲鐵人一生心繫台灣的寫照,在莊嚴隆重的禮堂中,聚集楊傳廣來自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一起與家屬陪C.K.Yang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前體委會主委陳全壽,也代表台灣政府向家屬至上最深切的哀悼。

陳全壽表示,「希望說台灣所有的年輕運動員,要更加努力啊!來繼承這個偉人的志業。」50年來,與楊傳廣關係最密切的美國老友們,也一路開車陪伴著楊傳廣從殯儀館到風景高雅宜人的墓園,安葬於Ivy Lawn墓園,羅馬奧運十項運動金牌得主強生(Rafer Johnson)與UCLA傳奇金牌教練Dixon都能陪著楊傳廣走完他的人生,他們也沒什麼遺憾了。

Rafer Johnson表示,「他是一個冠軍選手,而且一生對所有的事情都全力以赴,他永遠為人民服務,提攜年輕人,雖然我們的友誼長達50年,我真的覺得不夠長,希望還能繼續多幾年。」Craig Dixon說,「對我的好友而言,如此安祥的結束他的人生旅程,是再好也不過的,我們三個人,一直就像三劍客一樣,從來沒有失去聯絡,有一個人先離開了,還剩下兩個人,我們不應該感到悲傷,所以我才說要開心、要開心,因為我們有太多快樂的時光,50多年的友誼啊!」

亞洲鐵人楊傳廣於美西時間2月3日中午,下葬Ivey Lawn Memorial Park,雖然他沒有辦法真正安葬於他最喜愛的地方台灣,但是相信在這麼多親朋好友的陪伴下,他的在天之靈,也能感到相當的安慰。



楊傳廣公祭冷清 原住民嘆社會不重視鐵人

創下十項運動超越九千分大關、為中華民國摘下奧運首面銀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今天家鄉舉行為他公祭,場面冷清,原住民感嘆社會對鐵人不重視;原住民立委林正二更指媒體對待「鐵人比不上藝人 (許瑋倫)」,楊傳廣的得意門生林慶龍也感嘆「藝人贏過鐵人」。「亞洲鐵人」楊傳廣在美國時間二月三日舉行告別式,台東親友也在同時間舉行家祭和公祭,追思這位永遠的「鐵人」。今天上午的公祭,場面冷清,更顯現「鐵人」晚年的孤寂。

楊傳廣的胞妹楊三妹說,台東各界和政府原本積極協助親友幫忙運回楊傳廣的遺體,不過還是尊重楊傳廣的遺孀和兒女要讓楊傳廣安葬美國的意願,台東親友則和美國同時舉行告別式。楊三妹說,楊傳廣托夢指示家祭的時間要和美國同步進行,所以原本今天上午的家祭提前在昨天晚上十時舉行,經過靈媒擲筊杯,顯示昨天晚上楊傳廣有回到老家和他們告別,今天上午九時舉行公祭,二月九日政府舉辦的追思會,親友會參加。

協助家屬處理公祭事宜的立法委員廖國棟表示,除了二月九日由政府在台北舉辦的追思會外,原民會和體委會也會在台東再次舉辦追悼會,感念這不朽的鐵人。廖國棟希望國家、社會、媒體重視鐵人,媒體完全聚焦在藝人許瑋倫的過世,讓人很傷感。立委林正二也表示,媒體處裡許瑋倫和楊傳廣過世的新聞讓原住民內心無法接受,林正二說,一月二十八日這天,楊傳廣和許瑋倫同時過世,但是媒體處裡新聞的比重,許瑋倫竟然比楊傳廣還多,許多原住民告訴他「鐵人比不上藝人」。

楊傳廣的得意門生、撐竿跳國手,同時也是阿美族的林慶龍,更是為恩師抱屈,他說,媒體給一位對國家沒有很大貢獻的人給予這麼多關切,但是反觀楊傳廣在國際、台灣的成就是無法取代,竟然無法引起媒體的共鳴,「藝人贏過鐵人」,希望媒體、社會能多給予楊傳廣關懷。

靈柩蓋國旗 楊傳廣葬禮莊嚴舉行

亞洲鐵人楊傳廣的葬禮,在美國洛杉磯時間3日,選在洛杉磯市郊的泰德馬爾墓園舉行,楊傳廣生前2名奧運金牌好友李山米以及強森,全程送完昔日好友最後一程,而楊傳廣的靈柩也依照楊傳廣生前遺願,覆蓋國旗,葬禮隆重莊嚴。覆蓋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一代鐵人「楊傳廣」的葬禮,在洛杉磯泰德馬爾墓園,莊嚴舉行,神情嚴肅的遺孀周黛西,以及楊傳廣2名兒子,坐在靈柩前方,在接下國旗以及奧委會旗後,陪鐵人,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下葬時,滿天白鳥飛舞,讓現場充滿無限哀戚。2位奧運金牌得主,李山米以及強森,英雄送英雄,對這位昔日好友有著說不盡的不捨,以及難忘的回憶。前奧運金牌選手強森:「我們有段美好的日子,我們在美國受訓時認識,他是台灣最偉大運動員之一。」代表政府出席,前體委會主委,也專程來送鐵人一程。前體委會主委李全壽:「我們希望在台北,舉行盛大追悼會。」儘管楊傳廣的辭世令人扼腕,不過一代鐵人的精神,以及對台灣體壇的貢獻,將永世長存。

鐵人比不上藝人 楊傳廣親友抱不平

鐵人比不上藝人?同一天過世的亞洲鐵人楊傳廣和藝人許瑋倫,媒體和各界的冷熱反應,讓楊傳廣的親友大抱不平,呼籲政府要給予楊傳廣應有的尊重。立法委員林正二重炮批評各界對於楊傳廣的忽視。一生奉獻給國內體育,並摘下台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他在運動場上輝煌的成績,一九八八年讓他成為第一位入選國際田總名人堂的華人,從高掛釘鞋退休後,擔任立法委員,競選台東縣長失利,以及到了老年又化身為寺廟乩童。楊傳廣晚年的落寞突顯出政府對於他的忽視。如今鐵人走了,林正二直言,就連楊傳廣的後事都草率,家屬情何以堪,希望政府能給楊傳廣應有的尊重。


saint999999 wrote:
還有人記得楊傳廣嗎
...(恕刪)


x的
真的是太令人傷心了

這是什麼世界?
奧運田徑「銀牌」.....給台灣再過五十年都拿不到
何況是「十項鐵人」

靠...路邊走
之前知道他過世之後
覺得很惋惜
本以為他可以進入「忠烈祠」
結果......
再靠....路邊走一次

一個民主國家本來就有黨派之分

不能因為他的政治色彩
就抹煞他的功勞

台灣根本就不是民主的國家做法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unfeng2002 wrote:
體育界要錢美術界要錢...(恕刪)


政府是潘阿嗎??
馬囧是潘阿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