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球輸了中國,高球要LPGA,撞球要好的待遇,網球也來湊一腳 等等.....拜經典賽之賜,真是多事之秋要花2億辦LPGA,體委會國際競賽全年經費才一億多,有點少~只是辦了真的要如何幫助高球的產業制度及環境?台灣的運動人口及市場,結構就是現在這樣,在乎的是如何促進國人的運動投入, 產業有了這個市場及環境,才會多幾個 曾雅妮,盧彥勳 等等,也有力量及經費辦國際賽事,選手也真能靠實力認真發展...這真不容易辦到,加油!
看了前面一二頁我真的覺得發文的版主有一件事情該好好思考第一個 你這種講法 似乎寫著政府讓你很沒面子 也很不講理第二個 我問個問題 是你私下去問LPGA協會,問說能不能舉辦嗎??請問這個協會 是很爽快的答應 還是 很猶豫了好一下子才給你回應如果是很爽快的馬上給你回覆 那可能大有問題...如果要舉辦高爾夫球賽 你先想想地理要素..以及能達到的經濟效益?? 然後為什麼它那麼爽快答應給台灣辦??就是因為很多國家可能已經不希望成為下一個冤大頭(第一個 花錢花的大 ,第二個 得到的經濟效果沒有很好,第三個 耗費的人力資源也不少 , 第四個 宣傳自己國家的效果也變差了...(有錢人的運動..麻))
SHOEI2428 wrote:如果一個業餘高球員為國爭光,卻沒得到補助,那我支持政府該幫助他但是搞清楚,他是 職業 選手好嗎? 我也同意您的論點,既然是職業當然就不能要求政府補助,也不能要國營事業來負擔,不然從事其他各行各業的人怎麼辦?運動項目能不能存活應該要靠運動員自己的表現才對,打的好自然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同,也才能吸引票房,那企業也才有可能投入資金,不然虧本的生意誰要做?總不能搞賠錢了,就由全體納稅人來負擔.所以活不下去的運動項目就讓它死吧!不要再談就不救的問題,該走的人就讓他走吧!這才是留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所要的.
Samlin49 wrote:要花2億辦LPGA,體委會國際競賽全年經費才一億多...(恕刪) 如果體委會預算如此拮据,其他體育活動全停擺,所有預算放在給曾小姐有更多機會領高額獎金的高而富,這這這,合理嗎?剩下的羽毛球、籃球瓊斯盃,還有錢辦嗎?只因各項選手中沒有人有「世界第二」的頭銜?對了,那LPGA「世界第一」是誰?
cake0603 wrote:運動項目能不能存活應該要靠運動員自己的表現才對,打的好自然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同,也才能吸引票房,那企業也才有可能投入資金,不然虧本的生意誰要做?總不能搞賠錢了,就由全體納稅人來負擔....(恕刪) 職業運動雖然是經濟收益,不過不是單單只是一種商業行為吧運動職業化,他的目的之一的確是給選手賺錢用,另一目的是維持這運動的發展吧不是因為他叫"職業xx",就把他歸到一般產業項目去了。他所附加的不只是錢而已,運動項目的存活怎麼只靠運動員?過去桌球有過世界第一,網球也有前十名過,就連現在的羽球都是世界第一,更不用提golf,這樣的表現還不夠好嗎?可是怎麼活成這樣?上面比賽有票房嗎?我們的職業運動怎麼變成這樣子了?觀念怎麼會這樣?這路還真不是普通的長......................
jonny2008 wrote:剩下的羽毛球、籃球瓊斯盃,還有錢辦嗎?只因各項選手中沒有人有「世界第二」的頭銜?...(恕刪) 這問題只是顯示出,國家對於體育的漠視,是經費沒有編出來如果只有一億的話,所有運動都發展不起來的。不是獨厚誰誰誰,而是有機會辦頂級賽,就來,而且基層也要幫助,而且不只是golf,而是有好的發展,或好的機會就去做,不能現在golf一出聲,其它運動說不公平,結果全部沒做。這樣我覺得不對呀。
我們的職業運動怎麼變成這樣子了?觀念怎麼會這樣?~~~~~~~~~~~~~~~~~~~~~~~~~~~數十萬,數百萬,數千萬業餘愛好者和會員為基礎,才能支撐的起上面的職業運動,有這麽多的人群愛好某項運動,企業贊助才會有經濟效益。對於純商業運動,有那麽多的和尚,才能蓋那麽大的廟,也就是美國職業聯賽世界上出類拔萃的原因。沒有基礎的空中花園好看嗎?爲了幾万人的小衆群體搞大型賽事,會有贊助商願意出錢嗎?職業運動不是國家光支持,光掏錢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