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035036 wrote:田壘、吳岱豪、曾文鼎、陳信安、李學林、林志傑 五年後如果退休了 能補上他們位子的有誰?...(恕刪) 老實說我不知道五年後能補上這幾個位置的有誰我只知道,鄭志龍、周海容、朱志清、周俊三、洪濬正、曾增球、許東慶、張嗣漢這些人退休之後,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補上他們在中華男籃的位子...
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籃球員,尤其是在台灣,了不起打到35歲,就真的是板凳上的功能性老將了!更何況受傷而提早退休的,當我們運氣好可以安穩的工作到60歲退休,他們卻30出頭就要再謀生路了。台灣的籃球教練缺有多少,體育老師缺有多少,每個球員退休後能找到正職的又有多少?今天你出國去,說好聽是為了國家榮譽拼命,真的把命給拼了,受了傷了,沒辦法再打了,或許原本月薪有10來萬,但是一旦沒了,就是 0 。半職業,沒辦法對球員有保障,真的遇到這種情形,只能看球團良心,看有沒有辦法在母企業安排工作了。
不要想太多,籃協永遠不可能歸化球員因為他們不肯花錢亞洲籃協問過台灣籃協很多次,要不要辦亞洲盃台灣籃協一律以沒錢拒絕所以台灣球員在國外遭受不平等待遇,也不能全怪別人因為我們自己自動放棄辦比賽的權利前幾年台灣女籃成績打得不錯,參加一些國際比賽籃協竟然有人抱怨說:女籃又沒人看,幹嘛花錢讓妳們出國比賽
你應該問問自己用了歸化球員又怎樣?別國用這種方法贏了球賽你心理認同他們嗎?你心理應該是os:*-/...還不是用老黑 老白 老外...換做是我們臺灣用同樣方法你自己也認同嗎?為達贏球目的確實可以不擇手段但短視近利尋求歸化球員真的是最不明智之舉
歸化,求的就是戰績,而戰績"可能"會影響到國內的籃球風氣和支持度。目前,你只要在01或PTT 打上"中華隊今年很有看頭"類似的標題,10樓之內必出現:對啊!頭髮抓得好,當然看頭!類似的回文。因為場外花絮大於成績...我還記得某年SBL裕隆奪冠,嚴凱泰在現場一臉:你看我沒請洋將還不是拿冠軍的表情。我想這就是籃協或者部分球迷希望看到的景象,但是以我們國家的國民平均體質,近期可能出現嗎?治標,固然聽起來是權宜之策,但是戰績會說話,如果今天"中午"中華贏了,會不會"下午"就會出現很多小朋友在球場上:"我要用陳X安那招!" "你根本不像,我用!"而不是現在的...每個都說我是KOBE!!!!!!!!試問,女生有多少人在看NBA?我想確實不在少數,但是SBL可是有廣大的少女球迷啊~還是會有大大說:就算中華拿了冠軍,我還是K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