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斷裂後,開刀與否及後續運動狀況普查

吉米橘 wrote:
十字韌帶斷裂好像是眾...(恕刪)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24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左膝前十字韌帶撕裂50%,半月軟骨裂
4.是否手術開刀:受傷=>關節鏡檢查=>物理復健=>當完兵=>MRI檢查=>重建韌帶
5.手術開刀時年齡(未開刀者請打X):受傷到重建歷時3年左右
6.現在年齡:30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手術前70%重建後9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不做劇烈扭動的運動,籃球輕鬆打,腳踏車沒影響

我就直接跟你說~
絕對要重建韌帶~

我當初斷50%(關節鏡檢查結果),醫生堅持還剩50%所以不需要重建
手術前我還跟他強調,我都有在運動,韌帶完整性很重要,我要求重建韌帶
但最後台大醫生堅持不需要!!!
由於關節穩定度下降,雖然沒有疼痛但運動時有摩擦感,及溫熱感
角度有些許限制,某些姿勢久了容易痠,

一年多之後再做MRI檢察發現韌帶消失了,
動手術確認剩下50%疲乏鬆軟黏在周圍組織上,完全失去功能
這就是之前台大醫師堅持不需要重建的剩餘韌帶
你要看照片嗎?我還留著

當然,這次醫師二話不說直接進行重建
9個月復健後大大恢復運動能力與穩定度,但基於安全考量不從事劇烈扭轉的運動!!!

很多人一定再猶豫沒有全斷,到底要不要重建韌帶
應該很少有人像我一樣的經驗,經歷這麼長時間

不用猶豫去白挨刀做關節鏡檢查,直接重建吧!!!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40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後十字韌帶,右腳
4.是否手術開刀:是,關節鏡韌帶重建手術
5.手術開刀時年齡:40
6現在年齡:40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75%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目前一般生活沒有異常,可深蹲,小跑步,
現在還在持續復健中,我的感覺是開刀前後真的差很多,復健治療的時
後遇到很多做十字韌帶斷裂手術的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開刀
取出部位的不同,後期的復健治療也不同,可以多跟醫生詢問。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41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前十字韌帶、左腳
4.是否手術開刀:前基隆長庚外科部長 陳志華開的刀
5.手術開刀時年齡(未開刀者請打X):41
6.現在年齡:47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80%以上,主要是老了體力衰退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我每星期固定打一次室內全場,2,3號位子.兩次室外半場3對3.全場有戴護具

基本上除了術後前2年打球會有陰影外,後期我沒有感到與受傷前有何差別.我們隊裡有2位與我情形相似.
重要的是手術後的復健與大腿肌群鍛鍊很重要.欲從事激烈運動時護具要買好一點的.
PS 腿上會有一些疤痕來提醒您好好照顧您的膝蓋

吉米橘 wrote:
十字韌帶斷裂好像是眾...(恕刪)

不會長好
我同學就是如此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22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右腳前十字韌帶?%
4.是否手術開刀:否
5.手術開刀時年齡:X
6.現在年齡:37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6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不定時跑步 一個月一次 一週三次都有

沒想到那麼多人斷掉.....@@

當兵時跑步 硬操斷的 跑步時膝蓋處可以感覺是整個鬆開的 換了比較不操單位 腳也比較恢復了 都一般人一樣
當初去醫院檢查本來是建議我開刀 但我不想開 醫生就說那要保持腳的肌肉強度 老了比較沒問題

一般活動是都沒有影響 除了激烈大量運動要注意
年紀大一點 比較沒有運動 膝蓋就比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了 風濕感
目有偶爾跑步 沒有好好熱身 跑太快 或跑太久 就會開始痛了 不過休息個兩天也就正常了 所以變的要更注意保養腿部肌力

有好好循序訓練時 可以跑20KM沒問題 一但操過頭 膝蓋就會很爽了 跛腳走回家 哈哈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17 & 24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前十字韌帶、右腳;前十字韌帶合併半月板撕裂傷、右腳
4.是否手術開刀:是
5.手術開刀時年齡:17 & 24
6.現在年齡:29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6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17歲,體重102kg時打籃球,跳躍落地時沒踩好就直接斷了。
等待兩天瘀血退不下去(還用大頭針直接抽血),就直接開刀用人工韌帶(一條線,免拆線)修補。
19-23打壘球生龍活虎,還敢拼衝刺、折返跑與滑壘。
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4歲,體重114kg,跑壘夾殺時同一處再度斷裂,這次還合併半月板破損。
下面是第二次急診時的X光片(鋼釘是16歲骨折時打進去,至今未拆)


兩次都是以關節鏡手術處理,門診是同一位主治醫生,但第一次動刀是年輕的新人醫生,我躺了五天才出院;第二次由主治開,躺兩天就出院。差異在於術後淤血、組織液止住的時間。

目前體重減到100kg,運動的靈活動已經不如以往,尤其是衝刺跑跟折返跑。

個人認為開刀是有必要的,至少生活上或簡單運動還能跟正常人一樣,復健時也會經歷走一走突然膝蓋無法出力差點摔倒,或是久彎以後會卡住,要慢慢伸直才能恢復。當時醫生也說越晚開刀恢復的效果越差,當然每個人體質也許不同,還有是否遵照醫囑進行復健。


PS:我是在馬偕開的,醫生要找骨外科,最好附加運動傷害專長的。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32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前十字韌帶/右腳
4.是否手術開刀:(是/否)否
5.手術開刀時年齡:X
6.現在年齡:33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除了像正常人一樣走路跟跨大步健走之外
我已經習慣不跑不跳,會下意識在下樓時右腳先跨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22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前十字韌帶,左腳
4.是否手術開刀:是
5.手術開刀時年齡(未開刀者請打X):23、24
6.現在年齡:39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4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受傷後置換人工韌帶,但慣用腳左膝仍會習慣性脫臼,故不再打籃球。亦未維持運動習慣長達10年,故體重增加30公斤。人工韌帶之耐用年限約為5年,去年到榮總檢查,已完全脆化,需以腿後肌腱重建,但完全沒有勇氣面對術後的疼痛及漫長的復健。目前減重主要運動為慢跑、次要為自行車。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22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左膝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
4.是否手術開刀:否
5.手術開刀時年齡:否
6.現在年齡:24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8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當時是在打籃球時,防守人橫向移動中折到,
隔天住家附近骨科診所看診,一星期後回診抽出大量血水和組織液,
接著一個月後在榮總照MRI,看起來剩下一點還黏著,
一年後有在雙和醫院再照MRI,這次就看的更明顯,因為去年照的時候血水沒有完全消退,
MRI影像明顯看到斷了幾束,半月軟骨沒有明顯退化情況
名單有板橋立成骨科診所陳山志、陳正傑醫師(兩位曾是台大醫師)、台北榮總馬筱笠醫師、板橋中興醫院姚文傑醫師、雙和醫院李協興醫師,
其中只有台北榮總馬筱笠醫師和雙和醫院李協興醫師建議開刀
其餘的醫師都說做復健強化股四頭肌肌力即可
其中陳正傑醫師說的最能說服我
前十字韌帶開刀與否,取決於功能還剩多少,
像我這種功能還很強,還是有再打籃球沒有軟腳情況,
大多數的醫生都說沒有全斷就是做復健即可,
像我昨天去兵役體檢,醫生說我大腿沒有萎縮情況,
沒意外應該是常備役。

目前籃球還是有打,但有用護膝保護,
至少要買兩側有鐵條或是塑膠條的才有用,
目前我載在用的是保爾範基本款,
另外還有配合陳正傑醫師所教的方法強化股四頭肌。

以下是我所照的MRI影像

2013年4月


2014年8月
1.性別:男
2.十字韌帶斷裂時年齡:18
3.十字韌帶斷裂位置:右腳前十字韌帶斷裂
4.是否手術開刀:是
5.手術開刀時年齡(未開刀者請打X):25
6.現在年齡:42
7.自認現在可達到受傷前的運動程度百分比: 80%
8.請簡述現在的運動狀況:

可半馬但沒試過全馬,膝蓋會卡卡
為了保護膝蓋很久沒碰籃球了, 改跑步, 游泳......

人生漫長, 還需膝蓋來papago


吉米橘 wrote:
十字韌帶斷裂好像是眾...(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