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那些打了好幾年還升不到2A、3A的,幾年之後他們就會回到國內來了!
所以只要去看看哪些人進度有落後,就表示...............
另外這還是有些運氣或實力成份,像陳金鋒多少因為守備關係,他一直沒有那種讓教練非選他不可的原因,胡金龍也必須在這幾年趕快找到自己定位並且有一定的打擊功力,同時也要道奇農場沒有功能重疊的選手可取代,這才能夠站穩腳步。
王建民四年前有機會升上大連盟當然有些運氣成份,不過他也真有兩把刷子壓倒一堆前輩才能夠站穩先發。
我倒寧願台灣的棒球環境像日本一樣,重視基礎棒球發展,撒下越多的種子,就算部份選手到海外發展也沒有關係,還是有許多人可以留在國內,那些到海外打拼的人,一段時間之後,也會回國打球。
那種機會跟運氣的,只能說是真的少之又少啦!就算是美國人也一樣﹍
小時候不是王牌投手,沒被操爆(但也差一點就﹍)。
剛進中華隊的時候也不是王牌投手,也來不及操爆。
對日本投出一場代表作後就被簽到美國去,在小聯盟一開始稍有表現,
但又受傷,之後投不太好。還是沒爆﹍
洋基在大交易換來RJ的時候,因為王還不會投沉球所以沒被選走。當時
在他之前被挑走的那個,最多就是個小市場的SP(後來還掉回3A)﹍
而王在奧運年學會沉球大殺四方後,在次年春訓時被認為準備好時又受傷
,剛好錯過被抓去當天天P那種遲早會爆的RP的差使﹍
接下來的好事就不用提了:Pavano、Wright、Brown相繼受傷,
頓時空出好幾個SP的大好機會給傷剛痊癒的王。尤其是Pavano,一傷
還傷兩三年,根本就是把位子送給王的(王受傷再回來都還有位子)。
看看現在的黑輪豆腐(Ohlendorf)就知道,就算有好的Stuff,命不好的
話還是只能幫SP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