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代的基本動作

和這一代的相比

請問沒差別嗎

外線穩定度

沒差別嗎

中鋒沒動作不打緊 該卡該搶該拼 該練大塊有練嗎

還有一點...罰球呢?????

抱歉.....設問法使用太多



angela000217 wrote:
棒球籃球的球迷若都自我良好那中華隊只有滅亡,請繼續沉迷我們是最強的...(恕刪)



放大絕囉,原來中華隊會打不好是因為沒有每一個台灣民眾都一天到晚用老梗酸中華隊啊??


台灣的籃運當然還有進步的空間,

但那絕對不是單純的叫球員不上夜店,不抹髮膠就能解決的,

整個制度都有問題,但有些人只會單純的跟著別人酸然後看不起自己國內的棒運或籃運的球員,

而沒有想想,整個台灣社會對運動這件事本來就沒有認真看待,

都只會在球員有好成績時大家想來沾光,

成績不理想時就趕快跳出來也罵兩口,

我只是點出這種現象卻被叫做"球迷若都自我良好",

難到要像你一樣不理性的漫罵才叫沒有自我感覺良好?



obasoun wrote:
前一代的基本動作

和這一代的相比

請問沒差別嗎

外線穩定度

沒差別嗎

中鋒沒動作不打緊 該卡該搶該拼 該練大塊有練嗎

還有一點...罰球呢?????

抱歉.....設問法使用太多 ...(恕刪)


基本動作:有差別嗎??以前的中華隊基本動作有比較好??我不覺得,並不是現在的中華隊基本動作好,我覺得都一樣爛,以前的沒好的那去,現在的也差不多...

外線:今年SBL三分線距離拉長50cm,但各隊的主要射手3分命中率仍然有4成上下,吳永仁(4成8),裕隆的呂政儒甚至也有到4成55,當年中華職籃三分線距離還比現在短,三分命中率也是4成左右,啊是有差到那裡去??

罰球:CBA時期,罰球好的如阿龍,阿三哥,差不多8成多,差得如朱哥,春雄約6成多,對比現在的田壘(7成),楊敬敏(6成),張智峰(8成7),陳世念(9成),不是一樣有好有壞??差在那裡?
litlin wrote:
,我覺得都一樣爛


基本動作一樣爛?? 嗯嗯嗯...


litlin wrote:
今年SBL三分線距離拉長50cm


三分在我認知裡 距離會有影響

但在一定距離外 剩下的就是熟悉和練習的差別

如果你要這樣比 那李忠熙呢 請問你要不要翻數據出來(對不起好像有點侮辱到亞洲神射了)

至於罰球

有空移駕去看一下團隊的命中率 你心中應該只有那幾個射手啦

最後提出一個觀點

以往的職籃一隊上場可以兩個洋將(如果我沒記錯)

高抗衡下的數據和現在的比賽強度相比

不知道是否公平

反正你認知是那樣就好


obasoun wrote:
基本動作一樣爛?? ...(恕刪)


多列了幾個人,還覺得不夠的話自己去找吧,
籃球不就是這樣,命中有率有高有低,
現在是這樣,難道以前CBA是連中鋒罰球都有9成?三分個個都超過5成??


G 失誤 3分命中率 2分命中率 罰球命中率
吳永仁 12.7分 3.5籃板 3.8助攻 2.2 48.21% 38.36% 83.67%
陳世念 9.1分 2.6籃板 3.3助攻 1.88 32.08% 56.86% 92.68%
陳志忠10.08分 4.3籃板 3 助攻 2 24.39% 41.67% 72.41%
許皓程 7.2分 3.4籃板 3 助攻 1 25.81% 51.72% 67.57%
洪至善 8.6分 2.2籃板 2.2助攻 1.27 37.21% 50.82% 73.08%
F
楊敬敏 16.1分 4籃板 2.8助攻 44.05% 51.75% 59.18%
田壘 17 分 7.5籃板 1.2助攻 27.72% 54.31% 72.5%
簡嘉宏 13.3分 6.5籃板 1.4助攻 25% 54.63% 69.81%
陳順祥 16.8分 4.4籃板 2.5助攻 38.95% 54.79% 83.02%
呂政儒 13 分 4.1籃板 1.1助攻 46.58% 40.43% 73.81%
陳靖寰 17.3分 5.5籃板 3 助攻 26.92% 54.87% 70.77%
張容軒 16 分 3.4籃板 1.3助攻 30% 45.66% 59.26%
C
吳岱豪 8.29分 5.2籃板 1.3助攻 33.33% 51.65% 61.54%
曾文鼎 14.8分 9.8籃板 3.3助攻 35% 43.86% 79.41%
哇 我竟然認真看了

呂政儒(你之前拿出來比的)是唯一一位

三分線比兩分準的

所以三分線拉遠五十公分 難度就比CBA時代高囉

要比數據也要考量實戰狀況啦

litlin wrote:
難到要像你一樣不理性的漫罵才叫沒有自我感覺良好?



我不理性的罵慢,之前我的言論都沒有謾罵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留言,既然您要這樣我也沒意見,此篇不會在上來留言。
其實十幾年前CBA在打的時候
當時的球員也被砲得很兇

當年看個球賽
還被幾個同學酸說有啥好看得
跟NBA差那麼多

其實這個現象一直存在
不需要刻意神化當初的球員
不過現在的球員的確需要點刺激
當初CBA那票球員被洋將磨練一下
真的看得出來有進步
當年要贏南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中華隊真的低迷了十年有了
2009的亞洲杯第六已經算是近期的最佳成績了
可是當年呢
沒進前四就算是失敗了
不過CBA解散之後 加上西亞崛起
時空背景不一樣
真的不能類比

當初我可以一個月看好幾場球賽
現在呢
都有小孩了
整天看棒球籃球 像話嗎
何況宏國解散之後
其實我現在看籃球也只是關心幾個宏國球員的近況
很久沒有好好看完一場球賽了

litlin wrote:
台灣籃球實力如果以亞洲地區差不多身高的幾個國家來看,

實力並沒有不如人家,

你說的是10年前吧...
不要因為我的外表,就認為我是一個花瓶.....

litlin wrote:
基本動作:有差別嗎??以前的中華隊基本動作有比較好??我不覺得,並不是現在的中華隊基本動作好,我覺得都一樣爛,以前的沒好的那去,現在的也差不多...

你這樣好比在說羅志祥跟羅百吉跳起舞來跳的也差不多...

litlin wrote:
罰球:CBA時期,罰球好的如阿龍,阿三哥,差不多8成多,差得如朱哥,春雄約6成多,對比現在的田壘(7成),楊敬敏(6成),張智峰(8成7),陳世念(9成),不是一樣有好有壞??差在那裡?

阿龍可沒有在冠軍賽連續8罰不進的紀錄喔...
不要因為我的外表,就認為我是一個花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