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養生,練太極不如去練重量訓練,現代醫學就已經證實老年人肌肉量不足,連走路都有問題,因為關節無法有效緞練,但是肌肉可以。一些70歲以上的老人開始接觸重量訓練,有適當的教練幫忙規劃課程,原本需要拐杖的,坐輪椅的,後來都不需要了。網路上影片一堆。太極反而是比較合緩的暖身運動。無法提供足夠的刺激,很難促進肌肉生長。然後練太極養生只是一個安慰心裡居多,有甩甩手,擺擺手,前進後退轉身一下,很容易入門,這樣就有運動?當然每個大爺大媽都愛練太極,練一點點招式在那邊重複,就可以到處說很養生。當然比你每天坐在那邊看電視好。其實跟跳廣場舞的激烈程度不會差太多。多了一堆太極招式還可以裝B。還可以發揚中華文化。當然每個地方都大力推廣。民族自信心麻。至於很愛吹得太極發勁,到底誰可以在擂台上使得出來?好像還沒看過?只看過對徒弟用得出來,對散打選手用不出來?連一個記者或是普通人沒套招,就推不動了?很奇妙吧。
scott9282001 wrote:要養生,練太極不如去(恕刪) 我相信一定有比太極拳更好的養生方法,凡事只有相對,沒有絶對.太極拳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只要地方不太窄,都可以練習.客觀條件的限制相對少.另外藉此澄清一下,那個甩手,揮手的並不是太極拳,頂多就是熱身.常見的太極拳:楊式十三式,陳式老架一路(陳式入門拳),如果有耐心觀看的話,請注意下盤腳的動作,對腳力的鍛鍊是很有助益的.
Yukon2009 wrote:你這是顧左右而言他,(恕刪) 啥台階?我講的都是事實而已.倒是你應該先拿一個 70 太極老可以上擂台的來看看,我還在等,事實上 70 歲的健康老人還在做其他運動的人只會比太極多,不會比太極少,你只要多去各種運動看看就會知道了.
Yukon2009 wrote:常見的太極拳:楊式十三式,陳式老架一路(陳式入門拳),如果有耐心觀看的話,請注意下盤腳的動作,對腳力的鍛鍊是很有助益的. 你多去研究一下怎麼深蹲啦. (很多種類跟動作喔... 別傻傻以為只有一種!)那些才使有效的腳力鍛鍊,靠杯,去爬山都比太極有效喔!你真的該去研究了!還有你應該去研究一下上擂台拳擊的腿部動作!看看人家 五月天伯 68 的下盤動作.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mayweather+senior
那些太極大師如果有至少學會基本的拳擊腳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rE7Bdc1aU還有機會在擂台上面稱個一回合,還至少有不用轉身逃走的躲避能力,不會連閃都閃不掉比木樁還不會移動,然後一動手下盤就空, 臉就變成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ChMcsjeXU公園快樂舞就快樂舞,別亂扯下盤動作,就算是養身,也有更好的下盤動作.以前的年代相關健身運動的知識還不普及,太極還可以拿神功護體來扯一下,現在其他運動影片隨便都找的到,太極拿出來馬上就露餡了.有去公園跳跳太極舞是可以比在家打盹好些,但是也不用神話他的養身效果.
Kazama_R wrote:太極的原理與格鬥武術相通, 也有能互相學習的地方 ~覺得太極的練習方式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用太極來提高一些細微的技術是不錯的選擇, 這種說法有點吃現代武術的豆腐了…如果你要說柔術、柔道、摔跤各有所長我同意,空手道跆拳道踢拳擊互相學習我也接受,但太極離實戰太遙遠了,好像硬要說紙飛機和戰鬥機原理相同…看不出有什麼能互相學習地方,更不用說用太極來提高現代武術了,至少99%的格鬥選手,不會去學太極來提升技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