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peryang wrote:>這張圖片手開...(恕刪) 可能大尾老了眼睛有點花了,我覺得他聽到的聲音很有可能是踢到南韓選手時的聲音因為踢腳跟出拳的時間點沒有差太多,當媒體問他時,他才說有聽到聲音最後清晰版影片出來了又改口說看到
benzs350 wrote:你懂屁啊踢人就不能防...(恕刪) 你才懂個屁? 事實 證據都那麼明顯 你還要在這裡應硬凹?你學過跆拳道很了不起?比賽過嗎?我也學過 但是沒比賽過 但是看過很多場比賽 我表哥雖然不是說揚名國內但是至少他學生時代 也代表過學校去比 看他在比的時候 也遇到過很多小動作但是這些小動作 就是犯規的 一般來說會使用這種小動作 大都是為了防止對方的進攻不敢做得太明顯~但是這位韓國選手 擺明一開始就明目張膽的 以手部進攻 做得那麼明顯 全世界都看到了你卻還在這裡硬凹 不要給臉不要臉 你挺韓國是你家的事 但是請拿出強力的證據再來挺不要拿那種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理由來凹 太弱了
蛤蟆油俠 wrote:可能大尾老了眼睛有點...(恕刪) 都聽他在那裡屁話 前幾天還在說曾部長那樣的抗議動作 丟國家的臉一直強調自己判決的多正確 多公平怎麼經過鄉民一片炮轟之後 就開始改口還在電視前面 說的快哭的樣子 講得自己有多委屈裝可憐給誰看?給老婆看?讓身在韓國的老婆 告訴自己國家的人 在台灣有一個韓國女婿有多委屈嗎?
蛤蟆油俠 wrote:其實我心腸很好低如果...(恕刪) 大部份的人 都應該可以像你這麼理性但是如果是因為受到大眾的輿論壓力 才道歉 那真的免了誰叫他一開始把話說得那麼死 那麼堅持己見現在要道歉 真的就像你說的 拿出他最大的誠意 讓大眾接受才可以~
benzs350 wrote:比賽要打到喉嚨難啦手...(恕刪) 幾篇下來真的發現你完全不懂武術,也不懂人體正常肌肉發展構造,你只是個愛打電動的小鬼,這是跆拳道比賽,不是無差別格鬥,你在打籃球準備過人會想到背後有人要鏟你球嗎?你在跑百米你會想到後面有F1在追你嗎?你在DIY你會想到你媽突然開你房門嗎??這跟打拳擊不會去攻擊下盤,打泰拳不會想到有人會給你過肩摔一樣的道理,你腦袋想的等你身體跟的上再說吧!
lilteyang wrote:我沒有說 "極真派空...(恕刪) 在"極真派空手道"這個漫畫方面的討論我們已經快變成口水戰了,繼續下去只會傷了大家的和氣。我提出那個漫畫是為了解釋極真派當初規定不能打頭。我相信大家會加入這個討論串也是因為對這個新聞有所感想,犯不著台灣人自己互相不爽。我今天不爽的是那個韓國人,但是我一開始發文的本意是提醒大家參加這種比賽的時候真的要務比注意自己要害部分的防禦,為了比賽結果躺著離開擂台,我個人覺得不值得。今天空手搏鬥的目的又不是因為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保護自己家人。"不然乾脆別踢腿了, 不然怎麼保護下陰" <--- 這個我想補充一下。泰拳的高段側踢為什麼是瞄準對手頭部?難道沒有考慮到保護下陰的問題?這方面來說,他們知道高踢的缺點,所以更要求高踢必須非常快狠準 -- 讓你的對手覺得"被你的高踢踢到的後果"遠比"要不要反擊你的下陰"的問題更來得迫切。每種攻擊都一定會造成自己露出空隙,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重要的是攻擊要非常快速,然後快速回到原本的防禦姿態。例如李小龍的招牌跨步側踢,這個招式如果你動作不夠快,那根本是找死,但是李小龍他動作快到從出擊到回到原本姿態的過程讓對手幾乎來不及反應。"如果這些選手自以為學了比賽型跆拳道就等於學會防身術, 那則是教練沒有釐清觀念" <--- 說真的,這是人性,很難避免。Those with power WILL use that power. 不是每個練武術(或其皮毛)的都同時學會判斷力。"您似乎不太認可比賽型跆拳的實用性" <--- 我首先懷疑的是TKD在MMA的實用性 (畢竟你面對的是其他武術的高手),至於街頭打架那更不用說了,有太多太多變數 (你看到對方有多少人+對方實際多少人+對方什麼精神狀況+有沒有武器+附近什麼地形),尤其被包圍的情況,我覺得就算是練Krav Maga的也會專注在怎麼逃生。街頭打架一開始就該避免,如果真的無法避免才要考慮如何避免被包圍 + 脫生。之前台灣新聞報導某個練過TKD的美少女制服歹徒。我覺得這真的是愚蠢至極的事情,新聞的效果讓她成了英雄,不知道多少人就這樣會得到錯誤的觀念,以為自己學了TKD就制服小偷。如果對方今天是要你命的,那就拼吧,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新聞報導的那個狀況並不是那回事,為了財物跟一個身上不知道是不是藏有武器的人扭打,完全是不把自己的安全看在眼裡!"而您提到跆拳道運動因為屬於格鬥技, 所以必須做好防護要害的觀念云云...我個人認為問題在於觀念... 說難聽點, 你今天如果因為有武術意識, 被一個比賽型選手得分,進而輸掉比賽, 你自己在心裡告訴自己一千次一萬次其實你贏了, 可是獎牌呢???這些選手是運動員, 不是武術家... 是要在規則內求勝的...所以與其保護頭部, 不如保護好會讓對手得分的部位..." <---- 這部分我很同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李小龍不參加比賽,因為他當自己是武術家,不是運動員。但是我還是強調,就算是比賽的情況下也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會有家長覺得自己小孩拿不拿獎牌會比他/她是不是平安回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