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ama_R wrote: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太極的技巧用不出來的問題在使用的距離, 太極練的距離在拳擊與摔跤中間, 離手與近身纏鬥的訓練太少, 所以當出了中間這範圍, 太極根本沒有足夠的訓練應付, 太極練的距離訓練可以練也可以不練, 對格鬥技巧不會有應響 ~ 不過因為距離在中間, 所以可以同時練出拳與摔跤的技巧 ~ 太極的訓練比較溫和, 所以也練不出能足以上擂台的水準 ~
對戰距離是個很大的問題,每次看到太極推手或是可以走動的散手,都有很大疑惑。最好對手會乖乖的陪你在那邊划船???
一般看MMA或是散打,每個對打的選手都是維持一定的距離,剛好都在你拳頭打不到的那個距離。這是目前實戰擂台上最多人使用的對戰方式,一進到拳頭可以打到的那個距離,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打到KO了。
如果進到太極的那麼近的對戰距離,直接刺拳,勾拳,膝撞,肘撞或是直接進入地板柔術了。誰還在那邊牽手划來划去?
根本不需要引進落空,根本不需要破壞重心,光不停用拳頭攻擊就夠了。
推手看起來像是初階的練習方式,只是讓人熟悉招式施力的方式。問題是師傅不會教一般徒弟如何進到攻擊範圍的技巧。因為教完你就出師,自立門派自己收錢了。
真正的實戰技巧師傅只會交給兒子或是關門弟子,時麼叫做關門弟子?教你的時候是三更半夜,還得關起門來不給其他人看。或跟楊露禪一樣繳了三期學費才學到。
因為教會徒弟真正的實戰技巧,徒弟就有可能會直接打敗師傅取而代之收學費,當然得好好觀察徒弟品行。但是品性好的,格鬥天份不一定高,往往很難學到精華。太極十年不出門?
可能師傅還沒教到就掛了,也可能教了徒弟也不一定學得會。
加上文革,還有民國初年不准私鬥,國民黨也大力打壓,台灣戒嚴不准私下打鬥。近百年來沒有實戰訓練,不光是太極,整個傳統武術漸漸脫離實戰,轉為套路表演。
然後太極發展出一套慢練快打,奇怪你一輩子30~40年,大部分90%時間都在慢練招式,連推手都是套招慢慢打,做最多的都是那邊表演發勁正拳虎虎生風,蹬腳震地,而不是實戰打人。
最好突然上擂台對戰,便可以馬上快轉16 倍數,實際上是連閃躲都來不及,更不用說攻擊了。平常都沒訓練真打,不套招對打,實際對戰散打選手怎麼可能反應的過來?訓練方式根本趕不上變化。
散打可是每天都上擂台以全速對戰訓練,一不小心打到臉就會被KO,一不小心落到地板就被柔術勒昏。怎麼跟人家比反應速度?
哪個太極聽勁可以聽到那麼遠的距離?連手都摸不到?還鳥不飛?
反而散打和MMA,綜合各種可以用的武術上擂台實戰實打,沒辦法在擂台上使用的表演用花招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