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打太極拳純粹只能養生嗎?太極拳能否做為防身武術之一使用?

Kazama_R wrote: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太極的技巧用不出來的問題在使用的距離, 太極練的距離在拳擊與摔跤中間, 離手與近身纏鬥的訓練太少, 所以當出了中間這範圍, 太極根本沒有足夠的訓練應付, 太極練的距離訓練可以練也可以不練, 對格鬥技巧不會有應響 ~ 不過因為距離在中間, 所以可以同時練出拳與摔跤的技巧 ~ 太極的訓練比較溫和, 所以也練不出能足以上擂台的水準 ~


對戰距離是個很大的問題,每次看到太極推手或是可以走動的散手,都有很大疑惑。最好對手會乖乖的陪你在那邊划船???

一般看MMA或是散打,每個對打的選手都是維持一定的距離,剛好都在你拳頭打不到的那個距離。這是目前實戰擂台上最多人使用的對戰方式,一進到拳頭可以打到的那個距離,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打到KO了。

如果進到太極的那麼近的對戰距離,直接刺拳,勾拳,膝撞,肘撞或是直接進入地板柔術了。誰還在那邊牽手划來划去?

根本不需要引進落空,根本不需要破壞重心,光不停用拳頭攻擊就夠了。

推手看起來像是初階的練習方式,只是讓人熟悉招式施力的方式。問題是師傅不會教一般徒弟如何進到攻擊範圍的技巧。因為教完你就出師,自立門派自己收錢了。

真正的實戰技巧師傅只會交給兒子或是關門弟子,時麼叫做關門弟子?教你的時候是三更半夜,還得關起門來不給其他人看。或跟楊露禪一樣繳了三期學費才學到。

因為教會徒弟真正的實戰技巧,徒弟就有可能會直接打敗師傅取而代之收學費,當然得好好觀察徒弟品行。但是品性好的,格鬥天份不一定高,往往很難學到精華。太極十年不出門?

可能師傅還沒教到就掛了,也可能教了徒弟也不一定學得會。

加上文革,還有民國初年不准私鬥,國民黨也大力打壓,台灣戒嚴不准私下打鬥。近百年來沒有實戰訓練,不光是太極,整個傳統武術漸漸脫離實戰,轉為套路表演。

然後太極發展出一套慢練快打,奇怪你一輩子30~40年,大部分90%時間都在慢練招式,連推手都是套招慢慢打,做最多的都是那邊表演發勁正拳虎虎生風,蹬腳震地,而不是實戰打人。

最好突然上擂台對戰,便可以馬上快轉16 倍數,實際上是連閃躲都來不及,更不用說攻擊了。平常都沒訓練真打,不套招對打,實際對戰散打選手怎麼可能反應的過來?訓練方式根本趕不上變化。

散打可是每天都上擂台以全速對戰訓練,一不小心打到臉就會被KO,一不小心落到地板就被柔術勒昏。怎麼跟人家比反應速度?

哪個太極聽勁可以聽到那麼遠的距離?連手都摸不到?還鳥不飛?

反而散打和MMA,綜合各種可以用的武術上擂台實戰實打,沒辦法在擂台上使用的表演用花招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CP-9 wrote:
我有說不能練瑜珈嗎?(恕刪)


我也沒說不能練瑜珈啊 ~ 不過你好像不了解為什麼要加入瑜珈的訓練 ~
Kazama's 350hp 370GT
CP-9 wrote:
看你就是沒再做其他運動的門外漢,
你倒是說說有哪個運動的力量不講求核心凝聚,
協調性不重要的啦!


話說如此, 不過你好像不懂虛領頂勁與凝聚核心有直接的關係, 也很少會有運動教練在初級的訓練會有這樣的要求 ~
Kazama's 350hp 370GT
你問問你師父,有沒有在站立技擂台上打過?(有沒有影片為證?)

某個XXX說自己師傅有練各種重訓,結果影片完全拿不出來

估計,上擂台...各種傳武被打爆的機率很高
scott9282001 wrote:
對戰距離是個很大的問題,每次看到太極推手或是可以走動的散手,都有很大疑惑。最好對手會乖乖的陪你在那邊划船???

如果以立技對打來分析, 可以分成三個距離, 碰手, 近身 ~ 太極推手練的是碰手的距離, 練碰手後的聽勁對碰手到進身的距離有幫助 ~

scott9282001 wrote:推手看起來像是初階的練習方式,只是讓人熟悉招式施力的方式。問題是師傅不會教一般徒弟如何進到攻擊範圍的技巧。因為教完你就出師,自立門派自己收錢了。

的確, 推手是比較溫和的訓練方式, 也把速度放慢讓雙方有機會做細微的調整 ~


scott9282001 wrote:如果進到太極的那麼近的對戰距離,直接刺拳,勾拳,膝撞,肘撞或是直接進入地板柔術了。誰還在那邊牽手划來划去? 根本不需要引進落空,根本不需要破壞重心,光不停用拳頭攻擊就夠了。

談到這個, 練太極推手最大的問題, 就是練到後來身型變化沒有了, 還在原地使力跟對方頂, 或是門戶大開對方手都可以打到你的頭了還以為能控制對方的手接勁化勁 ~ 實際對打的狀況對方會閃躲, 出拳也不會軟綿綿的, 打出去還停住讓你接 ~

如果你注意到格鬥武術對打練的距離其實就是聽勁, 身型變化, 閃躲, 其實就是太極的引勁落空, 出拳逼到對手重心不穩是太極的凌空勁 ~ 換句話說練格鬥武術達到的就是太極的最高境界, 如過目的是打擂台真的不需要繞遠路練太極 ~
Kazama's 350hp 370GT
這篇影片說得滿....真實


Kazama_R wrote:
話說如此, 不過你好像不懂虛領頂勁與凝聚核心有直接的關係, 也很少會有運動教練在初級的訓練會有這樣的要求 ~


那是因為你根本就很少有在運動啦!
你講的那些就算是接觸碰撞不算多的籃球都是基本功啦.

https://www.stack.com/a/basketball-balance-agility-drills

喔, 不過在美國打籃球的接觸碰撞還是比公園太極舞要多得多.
光是螃蟹步的凝聚核心就已經比太極那些搖擺五要實際多了.
基本功而已, 很多小學都開始練了.

https://www.sportplan.net/drills/Basketball/Defense/Defending-dribble-position-kb0043.jsp

你應該多去運動運動,
少點嘴砲,
不然基礎都搞不清楚,
以為站著擺動擺動就是在運動就是在凝聚核心了.
Kazama_R wrote:
如果你注意到格鬥武術對打練的距離其實就是聽勁, 身型變化, 閃躲, 其實就是太極的引勁落空, 出拳逼到對手重心不穩是太極的凌空勁 ~ 換句話說練格鬥武術達到的就是太極的最高境界, 如過目的是打擂台真的不需要繞遠路練太極 ~


又再放狗屁了,
明明太極就根本做不到出拳逼到對手重心不穩,
根本就除了講沒有做到的辦法.

我等到現在太極都還沒有一個人在擂台上做到過,
太極沒有被打到豬頭就已經是有主辦單位在極力保護了,
啥逼到對手中心不穩!

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Kazama_R wrote:
如果你注意到格鬥武術對打練的距離其實就是聽勁, 身型變化, 閃躲, 其實就是太極的引勁落空, 出拳逼到對手重心不穩是太極的凌空勁 ~ 換句話說練格鬥武術達到的就是太極的最高境界, 如過目的是打擂台真的不需要繞遠路練太極


人類打架就是雙手雙腳而已。

那練太極的人達得到聽勁的有幾個?還是都練不到?怎麼會練MMA的選手先達到?

那不是就是練MMA的方式更有效率,更科學化。

其實MMA格鬥界早就知道聽勁就是去觀察對手的腳步移動方式,手臂肌肉變化,身體運動方式,身體習慣動作,進而去預想下一步如何攻擊。這是他們每一天都得上擂台去訓練的。每個人每一個移動方式都不一樣,要靠經年累月的實戰擂台對打才能培養出來距離感。反應速度練不到的,只有被KO的份。

可是太極卻把它變成是套招,固定的推手和散手,還慢慢來,一遇到不照規定出招來的。連反應都來不及,還慢練快打?

聽勁這不是練太極獨有,而是每個泰拳,柔術,空手道,跆拳道,甚至每個武術都需要去練習的。只是名稱不同。

真正可以上去擂台的職業選手,每個都有聽勁的本事,不是太極獨有的。只是以前的大極師傅為了教拳收學費,要包裝的高深莫測,虛無飄渺。

哪一個太極門派還留著實戰對打的練習?就算有對打練習其實都變成是MMA散打了。只是不敢承認罷了。因為你的馬步接手,移動速度根本跟不上拳擊的移動腳步。

個人覺得套招推手和散手,並沒有錯誤,只是後來的師傅都沒做到最後一步,無套招對打練習。也就是現在的散打對打練習。因為那才是真正對打的練習。
CP-9 wrote:
光是螃蟹步的凝聚核心就已經比太極那些搖擺五要實際多了.
基本功而已, 很多小學都開始練了.


光是看你畫重點的地方就可以知道你完全忽略 '虛領頂勁與凝聚核心' 的重要性 ~ 你貼的連結中有說怎麼樣虛領頂勁與凝聚核心嗎?
Kazama's 350hp 370G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