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如果在統一或是La new 那他的薪水會是??

richard7083 wrote:
在國際比賽...能打的出連續安打比全壘打實在多了!
全壘打不是每場都有~
但是連續安打可以穩定得分~
不然一群大砲的美國就不會敗在日本手上了!!


有一點小小不同意見,我認為在短期的國際賽,
長打(當然是全壘打最『長』)比連續安打(若都是短程)實在,
在兩個差不多等級的國家隊對壘時,
畢竟國際賽出場的投手都是一時菁英,
更何況對方教練換投手的速度也勢必會比職棒來的積極,
要在對方手下連續敲安並不容易。
A: 打擊率0.312 全壘打18(鋒)
B: 打擊率0.385 全壘打10(恰)

普遍的球迷, 都會認為打者B會比打者A好,
為什麼? 因為打擊率高.

但是仔細去分析之後, B平均100個打數, 只比A多7.3支安打,
差不多是每週5場比賽20~25個打數, B比A多打1~2支安打.

也如同樓上講的, 在短期的國際賽事裡, 打擊率0.312跟0,385的差異, 則更小了...
沒人會去記得2001年世錦賽誰的打擊率最高, 誰的安打最多,
但永遠記得鋒哥面對日本打出雙響炮, 並影響比賽.

安打有串聯的效果, 但是全壘打卻有一棒定江山的威力, 比安打更能影響比賽.
第四棒要的就是長打, 因為123棒的責任就是讓得點圈有跑者, 讓45棒用長打送回跑者.

而且接著789棒, 都不是強打者.
能盡量在45兩棒把打者清回是最好的.

恰恰現狀的屬性應該是個稱職的第三棒, 但當第四棒, 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PS.: 恰恰跟鋒哥都是我相當喜愛的球員, 因為他們在國際賽都極力為國家爭光, 所以請不要為了他們筆戰喔.
貼一下中華隊3,4,5棒在中職的成績,數據參考自維基



baalyang wrote:
大大,就是因為恰恰已...(恕刪)


大大...您說的都沒錯~
可是...小弟有一點覺得不是這樣說的....
國內更迫切需要的 是能有更實際的打擊~
也就是有更多的打擊率高的中長程打者出現~
(恰恰是"中長"程打者~他長打率也不低....長打率不代表全壘打~別再說他是中短程了)

一堆人在追求大棒子的途中...頻頻的被三振
企圖追求那飛過高牆不切實際的一擊~
你被三振三名打者的時候~
人家兩個2壘打就得到1分了~

這也是我說的...連續的中長程安打 在短期比賽 破壞力是比一發陽春全壘打巨大多了
(但前提是這個隊伍不是打擊能力很驚人的情況...尤其是在現在中華隊沒有鋒哥的狀況下)

其實...在大部分的狀況...恰恰要追求打擊率也不是他的錯...
跟六兩比起來兇地第5棒給恰恰的保護實在是有夠差勁的!!
導致給他的球不是邊邊角角...要不就是保送 對決球少很多呢!
喔喔
原來三個鋒哥連棒起就會被三振三次
兩個恰恰連棒就會打兩支二壘打
這是空想棒球物語嗎?

那如果兩個恰恰在同一局只有打出一支二壘打
三個金鋒在同一局打出一支陽春全壘打呢?
CYK wrote:
喔喔原來三個鋒哥連棒...(恕刪)

唉呦~
沒有想戰的意思啦....
鋒哥很強呀....如果中華隊能擠的出三個鋒哥等級的球員擺在一起~
那說不定三個有兩個打全壘打~
但是鋒哥只有一個~
我也特地用紅字標出來 是要在那個球隊打擊不是特別強的情況 就像現在的中華隊~
所以...不要在釘我了啦~


但是現實的中華隊....要他們能準確的摸到球~
比要他們打全壘打簡單多了~
難道不是嗎??
先要求打的到 再要求全壘打~這不是打擊最基本的嗎?
而且打席數越多...也可以讓隊手的投手消耗更大~~
richard7083 wrote:
大大...您說的都沒...(恕刪)</blockquote
但是中長程的打擊率高,
不就幾呼等於全壘打多嗎?
每一支都車布邊嗎?
而且很多長程安打除了運氣很好外
不是都須要有好臂力
不是跟全壘打條件一樣嗎?
南部人 wrote:
...(恕刪)

嗯...是這樣沒錯~
我的意思也是這樣...
季賽時可以追求全壘打~
短期比賽...面對不熟悉的投手
在有中長程打擊能力下應該事先追求打到球~再期盼全壘打的出現~
畢竟全壘打不是說想打就打得出來的~不是嗎?
richard7083 wrote:
嗯...是這樣沒錯~...(恕刪)


那也是條件得建立在整條連線都有超強的安打能力

年初的WBC就顯出~中華隊只有被完封的份

大砲不僅是能突破僵局,還能帶動頹靡時候的全隊士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