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英 wrote:
你說的是10年前吧....(恕刪)


我說的是現在
有些球員不錯阿,例如台銀的許志強,他剛好是我同學的弟弟,其實他滿認真的喔!!而且不亂搞,但是看到台啤那些球員真的是滿倒胃口的~~另外這棟樓的某位人士,感覺對籃球很懂捏,不過會不會只是打的一嘴好球而已呢?別棟樓好像有看到他約別人單挑,而且據說投三分,是嗎?阿!!請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找我單挑啦,我只是每個禮拜都會去大漢橋下打球的小小咖而已.....輸打的一嘴好球的的先生!!呵呵

hinata0727 wrote:
不過會不會只是打的一嘴好球而已呢...(恕刪)


我是打一嘴爛球,那來打一嘴好球呢,

球技也很普通啦,但如果有人要找我打鬥牛我是來者不拒,l

我打球本來就是興趣兼練身體,輸贏不會放在心上,

就算打輸我也是玩得很爽,又不是出國比賽有獎金,輸贏有那麼重要嗎?

不過大漢橋下在那?台北嗎?

我南部人,上那打球機率太小了,如果有人在南部要找我打球我樂意奉陪哦~


Maddux.kuo wrote:
其實十幾年前CBA在...(恕刪)


對啊~記得當年CBA時期,平均得分有達二位數的本土球員還真是屈指可數
頭幾年黃春雄單薄的身材跟剛出道的田壘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條當年的身材也是人如其名,真的就瘦到像一條竹竿
打法也打的很外面,都退到三分線,打內線那是洋將的事情
大概只有少數如朱志清、賴國宏還有紮實的腳步能打打內線
就這樣一直被砲了好多年,一個暑假不見,這些人通通變壯了
帶著大一號的身材去參加國際比賽
多年的職籃洗禮才算是看到一些成果了

現在這批球員的基本動作的確是不能跟以前那票比
但如果以全球籃壇的趨勢指標NBA來看
很多的技術也因為籃球趨勢的改變而不再被強調了
80年代很多得分好手如Jo Jo English, 阿奎爾等都是靠中距離及翻身投籃大量取分
三分線及切入佔的比例相對較少
但現在NBA球員體能條件愈來愈好,打法風格也有所改變
當大家初次看到KG時,人們開始對傳統的長人有了不同的想像了
以前的戰術設定是設法放大某些技術的細膩及純熟度
但現在是要去刻意放大體能條件跟運動能力
當這樣的趨勢漸漸感染到全球籃壇時
中華隊的在國際比賽就註定愈來愈難打了
因為曾、田、吳、林、陳這些球員雖然身材條件都比CBA那票好
但亞洲列強的身材也在進步,進步的還更快
再經由戰術、球風的放大,馬上就把差距拉的更大了
也不必拿韓國當例子,人家除了一直比我們準之外
這十年來他們的身材跟體能條件也沒有停下成長的腳步
猶記得十幾年,CBA正熱時,國際比賽中華只要遇上了中亞球隊
賽前預測大多是:身材高大、打法粗野、球技粗糙,中華隊只要穩紮穩打應可輕易過關
十來年過,人家的球技提昇到一個層次了,再因為比賽風格去強調身材優勢
很快的,台灣跟日本就被踢出競爭行列了
幾友被踢出來的東南北亞球隊大致的共通點就是:技術基礎還不差,但體形已經差一級球隊好幾個檔次了
而中國及韓國都算是身材還能跟中亞球隊抗衡的

PS.拉拉雜雜打了一大串,才驚覺這最初是在討論台啤的
@@.....大家加減看啦
就說希望有人不要對號入座啦~沒想到就有人又開始反擊了,哎呀呀,哈哈...反正我在北,你在南,只為了打一場球,就濫費時間或車錢,cp值不高啦!!!

hinata0727 wrote:
就說希望有人不要對號...(恕刪)


反擊??沒那麼嚴重吧,對號入座就坐又沒什麼,反正你本來擺明就是講我,

只是我真的球技普通,嘴上球技也很普通,但愛鬥牛是真的,

所以我說如有人要找我打球我很樂意奉陪不只是給你看而已,

而是想在南部找能常常一起切磋的球伴
整串看下來,不得不說litlin大確實是有做功課的。

我對SBL沒有特別的感覺,
嚴格來說對他們整天抱怨裁判是有些意見。
不過現在網友似乎有種共識,
好像不罵罵自己國家的球員,
就是鄉愿、就是害臺灣籃球墮落,
至於SBL是不是真的這麼差?
厚,就繼續罵夜店、髮膠、打架...
反正也沒人會真的關心。
然後再口口聲聲的說:
就是要我們這樣批評才會進步。
拜託~你應該是有在看SBL吧!?

你竟然會不知道SBL籃協的總教練有幾個?????????

答案是:

隨球隊高興!!!!

SBL藍協敢不高興就罷賽,說SBL藍協跟跟不上時代潮流,

所以規則~隨變啦~

litlin wrote:
只是我真的球技普通,嘴上球技也很普通


光看到這兩句

還說你看得出以前那票和現在這票

基本動作沒什麼差

我可以確定你眼技真的不賴

obasoun wrote:
我可以確定你眼技真的不賴...(恕刪)


過獎過獎,雖然球技嘴技差了點,但用眼技評斷球員基本動作好壞勉強還算不錯,

至少能有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不會人云亦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