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林書豪~~到底大家覺得頂尖控衛標準是如何??


我不小心 wrote:
目前控衛是以雙能衛為...(恕刪)


早期nba球員根本不強

實力好一點的洗數據非常容易

70年代以前的數據看看就好

比如

張伯倫放到現代

我就不信他能囂張什麼

他也不算太高(以現代標準)

而且nba那時後球員技術面跟現在比弱很多





死忠HTC迷
頂尖後衛的標準是什麼?
很多人說Rubio很厲害
就以他為準好了

Rubio今年目前為止的數據是
11.3得分 8.4助攻 4.3籃板 2.4抄截 3.4失誤

Lin今年只要跟Rubio差不多
平均能達到 15分 7助攻以上,就算是很厲害的新秀了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如果面對DT傳不出球....不會是使用DT球隊的問題,是被包夾表現不好那位球員的問題

再說一次....DT如果那麼簡單管用,每隊早就用了


再給各位看一個一針見血又殘酷的恐怖數據

史塔克頓菜鳥前3年,平均每場失誤分別為
1.83
2.05
2

生涯最爛那年平均單場失誤3.76次

19年球季生涯,10年單場平均失誤低於3

19年季後賽生涯,13年單場平均失誤低於3




球季生涯平均每場失誤2.82次,平均單場助攻10.5次,助攻失誤比3.72

壓力極大的季後賽生涯平均每場失誤2.84次,平均單場助攻10.1次,助攻失誤比3.55




如果以林書豪先發11場來看....平均單場失誤是6.27次,助攻失誤比是1.5,也就是說每助攻1.5次就會失誤1次........講更白點,等於沒助攻能力....嚴格一點,光失誤就足以死當


前面我也說了,頂尖控衛不是靠刷數據好看就能成為頂尖,真正的頂尖控衛做了很多數據看不到的貢獻

同樣的...魯比歐你若單看他的數據絕對稱不上頂尖,甚至可以說平平,但他在場上貢獻不少看不到的數據,灰狼因為有他,組織進攻明顯有效率且流暢,這就是隱性的價值


過去大家會以為林很強,所以對他做較為嚴密的防守
今後嚴密防守仍會存在,不過是因為看破林太會失誤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Aubrey.L wrote:
早期nba球員根本不強

實力好一點的洗數據非常容易

70年代以前的數據看看就好

比如

張伯倫放到現代

我就不信他能囂張什麼

他也不算太高(以現代標準)

而且nba那時後球員技術面跟現在比弱很多
恕刪)


張伯倫是有後衛的速度

擁有後衛到中鋒的得分技巧

也曾經加入哈林籃球隊的得分機器

你以為數據這麼好洗嗎???

站在場上

只有你會想去搶籃板 去得分 去傳球嗎???

以為其他人都混吃等死不想拿高薪嗎???

那同時期的偉大球員

為何成績就沒那麼燦爛

早期的NBA球員或許碰撞沒那麼強

但是投射技巧跟隊友之間的默契跑位

都比現階段很多球員好很多

在以前的NBA 中距離投射是所有球員都必須具備的

有空可以看看以前的片段




Aubrey.L wrote:

比如

張伯倫放到現代

我就不信他能囂張什麼

他也不算太高(以現代標準)

而且nba那時後球員技術面跟現在比弱很多


那是要看他是直接擺上場還是接受過現代的籃球訓練
如果只是在那個時代中領先 或許只是運氣好...但如果是在歷史上領先 那意義是不同的

就算以前NBA打的是快速得分
但7呎1 275磅
能跑全場快攻 單季79場打滿48分鐘(就算只在場上跑來跑去 48分鐘也夠累人了)
你知道他的中距離很穩嗎?煽火鍋的瞬間爆發力也夠
更別說他的一些得分技巧比現代的一些只會灌籃的中鋒細膩多了
還能拿到助攻王(以前助攻的判定比現代嚴格多了)

張伯倫的體能是相當優異的 就算擺到現代還是一樣讓人留口水 更別說在當時了

就算無法一手遮天 但當個頂級中鋒還是沒問題

優秀的球員是劃時代的
6呎4的Jason Kidd在中鋒當道的90年代一樣拿一堆大三元
打到快40了 還是比一堆小夥子強 這你很難相信吧

尤其2000年後的規則偏向對後衛有利
Oscar Rorbertson如果現代來打 (當然需要學習一些現代的技巧)
我覺得照樣是沒啥問題
瘋狂就是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卻期待著有所變化。 這就是瘋狂。
緯來今天有播豪神降林節目

特別有針對擋拆戰術做介紹

還特別拿出擋拆教科書史塔克頓和馬龍的擋拆影片

也有拿出奈許和阿嬤的擋拆影片


可以看出一個好的控衛他傳球的視野有多厲害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Aubrey.L wrote:
早期nba球員根本不...(恕刪)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11845.aspx

給你參考一下
他的身體條件不只是高而已
如果他在現代經過更有系統的訓練
維持第一中鋒是沒問題 打出更優的數據也不是不可能
以前再怎麼弱也是5個打5個
要拿100分用想的也知道有多難
而且據當時的對手說他們防守張伯倫都是又推又擠出手肘
還是守不住
可以看看他的臥推:245KG ,ONEAL:198KG ,BEN WALLACE:202KG
他的摸高:390~398CM,
以下這個網址可以參考一下 37歲可以連蓋JABBAR火鍋
當時聯盟是沒人做得到 JABBAR應該已經很接近現代籃球了
所以你說的...不成立
http://bbs.hoopchina.com/635717.html
每個球員的特點不同
的確數據無法完全顯示出一個球員的價值
但是光憑「觀感」也不見得客觀
一位讓你「覺得」很厲害的球員,不見得就那麼厲害
畢竟人如果光憑片段記憶的想像,也有可能跟事實出入很大

要談數據看不到的部分
那麼Lin體系對尼克帶來的影響大家也是看得到的
當然不會只從數據上來看
但是數據仍然是評論時能夠量化的重要參考之一
失誤次數不也是數據之一嗎

Steve Nash的紀錄:
目前生涯平均單場得分/助攻約:14.5/8.6
單季最佳得分/助攻: 18.8/10.5 (04-05) 18.6/11.6(05-06)

Nash很厲害,但也不是每場都能發飆。
18.8/10.5事實上已經是相當優秀的數據

平均若達到20分+ 9助攻+,這已經是少數頂級合約球員的成績了

我也認為Rubio是個優秀的後衛
因此Lin今年的數據若能跟Rubio差不多或更好,達到15分+ 7助攻+
我認為是個合理的標準,在聯盟中就算很不錯了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josephlee wrote:
http://www...(恕刪)

百年一遇的奇葩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瑪爾Gy wrote:
百年一遇的奇葩...(恕刪)


本來要回你籃下三秒的事...但一按回覆就已經沒了

籃下三秒早在George Mikan這位第一代明星中鋒1952年時就設立
那時把6英尺變12英尺

張伯倫拿100分是1962年的事
而NBA為了避免張伯倫的獨大 還特意把三秒區再加寬到16英尺

NBA是不喜歡一人獨大的聯盟
那會破壞球賽的精彩度...但連聯盟都出手設法干預...他還是一樣那麼強 有啥辦法
瘋狂就是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卻期待著有所變化。 這就是瘋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