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教練,真是台灣三級棒球的悲哀

他是想讓小朋友創下全世界年紀最小做湯米瓊斯手術的紀錄保持人嗎...燦哥別鬧了~小六而已別這樣瞎搞~大人都不一定受的了
mogwy wrote:
以前那個鄭嘉明好像也...(恕刪)


還好~鄭嘉明小時了了, 現在安安穩穩的在合庫, 幾年後就是正職的行員了.

幾年後, 不要說幾年後, 看現在就好, 當年跟他一起紅的中華青少棒隊友, 還在打球的有幾個??

ps:嘟嘟 跟 大師兄 除外.
我之前在別的討論串提過
這就是台灣棒球悲哀的回圈

棒球人沒飯吃,只好早早轉入基層當教練
學校要求戰績,教練為了自己的飯碗,不惜操死球員達到(績效)
差別在於老一輩棒球人沒有舞台,只好早早轉任教練
新一代棒球人則是還沒踏上舞台就全身爛光,只好早早轉任教練
grasscat wrote:
你會感謝教練適時的保護了你兒子的手臂,還是會幹瞧教練在搞什麼東西害你兒子成為敗戰投手....

有時候,運動比賽是很殘酷的,上場不就是拼的你死我活嗎?

如果你擔心你的孩子會受傷,那我還是建議你孩子去玩樂樂棒球....
...(恕刪)



不是怕受傷,而是這傷會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grasscat wrote:
那是指目前職棒球員,他們小時候都玩得很快樂囉...
...(恕刪)


不能這樣二分法,我只能說,如果我們在三級有很好的規範制度,那我們的成棒來源會更多...

grasscat wrote:
所以教練就必須要板起臉孔嚴格的操練,就像大家小時候,父母都會拿著鞭子在後面鞭策我們要用功讀書一樣..
難道父母就是虐待小孩的混蛋嗎?
哪位父母在處罰孩子的時候,不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哪位父母處罰孩子的時候,心裡不難過的...
...(恕刪)


grasscat wrote:
所以現在的棒球規則,加上目前球場都會有運動救護員在,要操壞小球員的手臂也不是這麼容易...
...(恕刪)


已經離題了,今天重點是...

_vgm wrote:
超級誇張的是,昨天單日王聖文總計投了三場共19.2局,總投球數超過200球,
就算王子燦教練拿到了冠軍
...(恕刪)


父母把小孩送給教練,教練就該負起最大責任,
這與打小孩無關,現在談的是,他單日就投了200球,
而大人們卻不為小孩著想,而只為了自已的虛榮心,尤其是那教練。

而我跟你說會限制少棒投球數,那是國際賽,現在討論的是這一場比賽,
是一場讓一個小朋友一天投了200球的比賽,這比賽沒有限制!!

grasscat wrote:
跟你保證,夏令營棒球隊一出國比賽,就會被電到金系系...
...(恕刪)


那又如何?難道我們又要回到那種少棒世界第一,成棒找不到人的狀況嗎?
當十年前開始,我們的棒運大人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就很明確點出,
我們在三級棒球操過頭了,小學生的運動就是要給他們產生興趣。
上面有大大po了一篇日本棒運的發展,也可以看出日本是怎麼讓小孩快樂打球!!!
我們的少棒出國被電,是一件非常不重要的事。如果好的教練,反而會讓他們從中學到東西。
台灣的棒球要向國際看齊呀,不能再走回頭路。小時候胖不是胖。

嘴砲再多也沒用,台灣會下場就只有那些人.
從小菁英式培養.就是一堆同質性很高的球員.永遠都是廻圈.
老K黨也是這樣.
棒球如此,讀書也不是如此?
反正我們的教育就是精英式教育!
從小就是打,考不好就打,打不好也是打,
不想被打? 那就放棄! 不要唸書去放牛,不要打球也是去放牛!

不用說少棒,唸書也是! 一堆小學高中數學天才,結果呢?
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有常識就去演新聞
未成年選手的身體,
確實需要大人們多關心跟照顧,

在肌肉骨骼都還在發育中,
長期累積下來的傷害通常都是永久性的,
如手肘積水,指關節變形,脊椎側彎等等....

要有好的成績,
當然需要配合嚴格和綿密的訓練,
但那不代表要不斷的傷害這個孩子,

學生運動,
本來就是要在練習和比賽中,
學習到勝不驕,敗不餒地意義,
也希望學生能從運動過程中,
多多正面思考,自我激勵,
而不是一昧的只看勝敗,不問過程,

我還是回到原點,
當我們的公務員,
腦袋都想用錢解決問題,
而不是深入了解我們的教育體系,方向,制度等問題時...
我們的棒球或其他社會及教育的種種細節..
真的有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墬!!!

Jonry wrote:
小朋友打球, 不就是"Game"嗎? 有輸才會有贏,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操球員?
...(恕刪)

所以當初米國人就說,這種現象實在很難想像,
不過校長及校方大概也是莫許吧~
令人心疼的小球員
可笑的是體委會或是主管機關竟然沒有一點保護的措施或是機制;

讓這些教練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來,惡搞這些小球員,

教練你的小孩要不要也來丟個兩百球看看…

我如果是這個學校的家長,這種冠軍只會讓我蒙羞!!

我也是富田國小畢業的,不過我的富田是在苗栗…
遺憾的事常常發生… 只是大小不一; 感受不同罷了!
http://blog.nownews.com/watchnow/textview.php?file=321125

想到這部影片
日本的的全民體育推展的滿成功的
除了棒球
其他的球類和體育競技
都是和棒球的推廣模式相近
因此大部分的體育競技都有基本的學生群
等這些學生長大
推展職業賽才會有基本的觀眾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