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現場見證曾雅妮奪冠後的感動與省思

pete3617 wrote:
我並不反對曾雅妮的成...(恕刪)



冬季奧運韓國申辦成功,其中"金妍兒"擔任特使居功厥偉。

韓國懂得造神,提升國家凝聚力與國際能見度,冬季奧運申辦一定能賺錢
嗎?有多少國家連申辦正式奧運還虧錢,有多少國家就算可能虧錢也要申
辦,有多少國家有錢想申辦人家還不給你,有多少國家就算申辦後自己的
選手又有多少能得名?電視上看得到國旗飛揚?

香港很有錢吧,新加坡很有錢吧,為什麼他們的體育卻一直無法有效培植?
不是政府不想出錢,是沒有人願意學阿,就算要學也學個半吊子。
現在有個曾雅妮當領頭羊,讓想學的人看到一線曙光,感覺有為者亦若是,
這樣後輩才能有繼續前進的動力阿。

很多人批評政府要做的是"基礎工作,讓全民運動,而不是專注在某一些特定
項目,培養更多小球員"其時這與花錢在有發展性的單一運動項目上並無牴觸,

全民運動是一種態度,培養更多小球員則又牽扯到父母本身意願問題,如同
前面網友所說的,賺錢來運動很爽,但靠運動來賺錢很難。除了培養更多小
球員外,要如何讓這些小球員看未來與曙光,並且能靠這項運動吃飯?

造神以及政府願意協助主辦國際形的大賽就是很好的辦法,否則就像大鍋飯
一樣,在初級階段灑錢培養小球員,但小球員沒人願意走一輩子或是更精進
,這樣國家花的錢真直得嗎?我看也跟打水瓢沒兩樣。

棒球之所以為台灣的國球(或有人不認同)是因為很早就有了成積,也有了很
多的英雄豪傑,讓後輩們能夠起而效之,這就如同足球是歐洲、中南美洲很
多國家的國球一樣,而他們也很難想像足球這麼好玩的運動台灣為什麼不玩
。老實說台灣有多少人會去玩足球或把這當作未來吃飯的工具?台灣不發展
且也沒有足夠的人才,無法辦大型比賽也不能得到國際認同,在這樣惡性循
環中,要如何突破困境呢?只能奢望不世出的強者(或隊伍)能夠"突然的"為
台灣打下某個或更多國際承認的冠軍,藉著成績得到認同舉辦更多的過季賽
或是成立職業隊,然後激勵小朋友們的英雄認同,讓更多家長願意培養其興
趣才能有辦法突破惡性的循環。

我是兩個孩子的爹,當我看不到任何可供參考的範例與未來,我不會讓我的
孩子去冒險,哪怕政府出錢我也只會讓他們學個興趣。

希望我這篇不會讓別人覺得LOW也沒給01丟臉,如果覺得不錯請給個讚

計別情 wrote:
看不太懂您要表達的是...(恕刪)


我是路人,人家的意思是
"台灣為什麼是王建民、曾雅妮之徒???"

人家有打問號啦,意思是不認同,基本上是挺雅妮的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