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不要再用牛棚放火來解釋王建民或郭泓志的敗投?

我想,大家要說的是,棒球是一種團隊性的比賽,絕對不是個人的突出表現
就能夠有所發揮,目前台灣的媒體,把兩位旅外球員,塑造成球隊中的英雄
人物,似乎一切都非他們不可,但是卻忘了棒球運動的本質,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其實我覺的這還好,我想在台灣棒球是大家都知道的運動
大家也知道牛棚是什麼意思了,放火我想大都數人也都知道吧
因為後援投手在球場的定位就是fire man 救火員的意思,所以沒好好守住,就變成放火囉~~~

其實美國和日本的棒球選手都比較多,而且分工很細,先發都有輪值表(不像台灣,想到那一位就是那一位上場)每個投手都有主要的定位,
先發投手就是要將失分壓到最低,並且負擔長局數的投球,如果能力夠,完投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出了什麼問題中繼,後援馬上就上來了~~
當然後援的fire man就是被定位在危機上場時不能丟分,或將失分壓在最低

所以當先發達成了基本的任務,5局且領先的狀況下,後援就必須再完成任務,所以球隊才會勝利
所以說牛棚放火,其實不違過丫~~只是事實的描寫,把一長串的文寫解釋,縮寫成大家都看的懂文字組合而以吧~~

我想大家可以幫台灣那些記者多想一些新的名詞來形容好了~~
timcpr wrote:
我想,大家要說的是,棒球是一種團隊性的比賽,絕對不是個人的突出表現
就能夠有所發揮,目前台灣的媒體,把兩位旅外球員,塑造成球隊中的英雄
人物,似乎一切都非他們不可,但是卻忘了棒球運動的本質,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話是沒錯..

不過王40&郭56他們本來就跟一般的國內比賽不同
試想,要站上大聯盟真的是何等不容易
因為他們的關係,台灣的國旗不知道在國外出現了幾次
我覺得這個跟棒球的運動本質沒關係
他們已算是民族英雄了...
這樣剛剛好而已

你告訴我,哪個人看了他們的報導,會忘記棒球是團隊運動?
我想不會吧...
所以不用惋惜,太嚴肅了啦...

PS、我覺得不滿意的人,那可以轉台去看大愛台或公視。
看棒球比賽的樂趣之一,是你永遠不知道那一場比賽會是經典比賽,要是被你賭到一場好比賽,再困難的人生也覺得可以繼續活下去...
台灣記者只會看運動不會運動(有些裁判也是)
所以紙上談兵能力強
寫著寫著 看大家都在寫 變成習慣用詞 人云亦云


不過很多時候真的是牛棚放火
球迷就是幫球員加油就好了
至於那些媒體或新聞
就當沒看到就好
看了就當笑話笑笑就好
不用太認真啦
牛棚放火...那不就是田單的火牛陣嗎??
不簡單
LarryChen2117 wrote:
其實我覺的這還好,我...(恕刪)


說的真好,可惜沒法給你分數。

這讓我想起之前有人舉的例子,很久之前瓊斯盃比賽,愛國觀眾在老外罰球時發出噓聲,結果隔天被記者罵說沒風度...到今天,大家看NBA,坐籃板後方的觀眾如果只發噓聲,那可是很紳士了...

職業比賽的目的,在提供苦悶的生活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透過支持的球隊或球員的好表現,轉化滿足自身的成就感。每個球員都是某些人的偶像,球員自己可以檢討為什麼成績不好,但身為球迷,支持自己的偶像是天經地義的事,而帶點主觀情緒字眼的報導,更是凝聚這些球迷所不可或缺的話題。

我也認為現在記者素質不高,所以更相信他們沒聰明到可以自己發明"牛棚放火"這種說法啦!
去翻翻美國的地區性報紙,你就不會覺得奇怪啦!看球,還是要熱情點比較好!

比賽總是有輸有贏,阿民也是洋基的一份子!贏了也是大家共同的勝利,我想這才是團隊吧

至於媒體寫什麼,說什麼!就讓它去吧。剩下的就是我們加油,其餘真的不用想得太多!
爆音、無影像…HDMI
我覺得..電視台外派的那一些記者
問的問題有時侯真的很沒有深度
老是在問建仔的手是不是又破皮了
LarryChen2117 wrote:
先發投手就是要將失分壓到最低,並且負擔長局數的投球,如果能力夠,完投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出了什麼問題中繼,後援馬上就上來了~~
當然後援的fire man就是被定位在危機上場時不能丟分,或將失分壓在最低
所以當先發達成了基本的任務,5局且領先的狀況下,後援就必須再完成任務,所以球隊才會勝利


稍微補充一下,在MLB漫長的歷史中 (1871~現在, 約136年),經過無數的嘗試、經驗累積,大量的分析和沿革之後,逐漸得到如現代企業般完整的分工和架構。

投手的部分大致上跟 LarryChen2117 說的差不多,一般來說有這幾種分法:

1) 先發投手:原則上,先發投手的投球數會控制在100球上下;所以你會發現跟完投完封比起來,MLB裡面大部分都是到達預設的投球數之後,就會交給後面的投手完成後面的比賽。

2) 中繼投手:這邊有所謂的短中繼和長中繼兩種;短中繼就是接替先發投手,大概就是投第6/7兩局;長中繼的話,通常是先發不滿五局就爆了,或是一些特殊狀況,先發投手不得不提早下班,那麼就會由長中繼投手負責較長的局數 (ex: 先發在第三局就被打爆了、或是忽然受傷下場,此時長中繼就會上來接替剩下較多的局數)

3) Set-up Man:在最後王牌終結者 (Closer) 上班之前,以及前面中繼投手之後,這就是Set-up Man的舞台了,通常只負責第8局;所以理想中的狀態是前面先發、中繼一直把比賽推進到第7局,第8局就是讓Set-up Man上班,把局面繼續維持住,讓後面的Closer接班。

4) Closer:簡單來說,王牌終結者在第9局上班就是守住球隊的勝利,意味著對方只剩下三個出局數、沒有上壘的機會了!

5) 敗戰處理投手:不用說了,球隊提早出現大幅度的落後,此時會讓敗戰處理投手上來;但是絕對不是放棄比賽!而是在大比分落後的情形下,教練團研判逆轉獲勝的機會較低 (請注意!不是沒有喔),會讓敗戰處理投手上來消化剩下的局數,但是他的任務就是止住失分,盡可能地凍結住落後的比數;因為棒球場上,裁判還沒說 Game Set (比賽結束) ,比賽還是會有變化的!

6) 一人左投:通常會在戰況緊繃的時候,壘上有人、下一個打者是近況不錯的左打,在情況允許下,教練團可能會把先發/中繼的右投手換下來,交由對左打有壓制力的左投上來處理,之後再更換投手。

水鏡先生又曰:『單眼單車小孩得一,可散盡家財;三者兼得,可終年赤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