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比楊淑君低的網友要看看這篇,台灣運動員缺的是自覺

自從前面寫了一篇有關這次跆拳事件的文章,要求檢討的相關發文,一些網友都把焦點放在針對中韓的民族情緒,事後該檢討的一項也沒檢討,準備了兩雙一新一舊款的電子襪也說不清楚,一開始還扯說是size的問題。

現在事情過了,還是沒看到有任何的檢討,還跑出了一些甚麼台灣運動員的待遇及保障問題,從事一項"職業"如果得不到尊嚴,再多的保障也是害了自己及後進。

凡是靠天賦吃飯比重越大的"職業",本身的生涯規劃及風險本來就應該讓選手先有知覺,先教他們準備釣竿。
你看上電視的那些歌手有天天跟政府吵著要補助的嗎?
重點是,當興趣或當職業自己要搞清楚~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還有,希望部分網友看一個事件或討論或許真的不能太天真~
以楊淑君事件來說,國立體育大學碩士學歷,這裡有多少比例網友學歷比楊淑君高的?

出身不是重點,懂得運用背景找尋機會,那位姓戴的主委本身也是田徑國手體育出身,楊淑君的學姊,最後跑去唸了個美國肯塔基州斯伯丁大學博士!?不只當了台北大學教授,學務長,還當上台灣體育殿堂的最高行政長官,今天她也只是懂得運用運動員身分的背景與優勢,運動員要出頭並非真的難事(我只要在這一缸子脫穎而出即可)。
昨天不是才出爐一位前職棒球員當上北市議員的例子?

再看看早期漂亮寶貝跆拳選手陳怡安堅持保送政大就讀,一開始也是受一些人(甚至還是自家人)冷言冷語,如今不只順利畢業,坐上體育主播位置口條及專業形象不輸任何一位體育主播,個人很看好。

當然不管是保送或是加分,這都不是施捨也不是原本就應該的,只是時間的累積,許多人包含運動員的觀念也都扭曲了。

我上面說的學歷部分其一,也是說明國家確實有在照顧我們的運動選手。各位可以去查查這次亞運其他國家選手的得牌獎金,印象中也有媒體提過,我們應該僅次於新加坡,遠勝日韓。

講學校教育部分,我承認楊淑君的學歷比我一位小小的醫學從業人員畢業時學歷高,而且在台灣也是所謂的國立學校,她可以"有資格"在大學任教比照助理教授,我想有這個條件就已經比01這裡許多網友競爭力強多了~
這是酸嗎?有時天助人助也要自助,楊淑君至少先做到自助,誰懂得抓住機會罷了~

就怕有些人習慣看人吃麵在旁邊幫忙喊燒而不自知,滿腦民族情緒,這就不值得了~

報載體委會以後要整合到教育部下
這是對的

以楊小姐以前在國際比賽的成績要進大學當老師應該很合理
只是過程有點奇怪

沒這次亞運比賽的鳥事不知會不會有缺開出來
有缺會不會經過正常的聘用程序去應聘
講白了台灣社會還是靠關係的時代


teabox兄,您這篇我就還蠻認同的..

其實若不是這件事國人的反應很大,加上又正值選舉,那300萬可能也不會出現,台灣的選舉文化啊,令人搖頭,但我必須說楊淑君在這件事態度上表現的不錯,並不認為自己應該拿那些錢。

但必須持平的說,楊淑君為了準備2008奧運,在左營訓練中心準備了三年半,這次為了亞運,又準備了一年多,青春可以說是奉獻給國家了,能教書的這等保障,也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我們不能抹殺了她的努力,碩士也是她自己考上的,但有多少運動員有能力考上碩士?

我並不反對國家為這些優秀運動員,當他們退役之後,給于一定的保障,就如同當兵一樣是為國奉獻,退休也有退休金類似..,但要合理,要有一個規範..

其實台灣真的不是一個發展體育的好地方,哪項運動能讓運動員當終身職業?除了棒球,台灣並沒有其他的職業運動,政府都只要成績,在體育方面並沒有付出什麼心力,看棒球就知道了,但不管什麼行業,還是要自己努力,不努力只等著別人給予,那也只有餓死的份..
楊淑君的話題必須炒到明年六月..........一定要反覆找話題上陣.......



切記....切記
johnlong_wang wrote:
楊淑君的話題必須炒到明年六月..........一定要反覆找話題上陣.......


看報導很快就降溫了
讓我想到之前體委會因為說錯話而下台的那位所說的,吞下去,其實真的是講出真實..
這個之前也說過了,無論是亞跆盟或者是世抬盟不可能打自己人嘴巴,所以相信他們會還楊淑君清白,根本是癡心妄想的事,但也不可能採取強硬的做法,所以拿出一個有罰,但其實無傷大雅的處罰方式,總之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又找出一個讓妳吞的下去的方法,總之是要妳吞下去..
吞不吞呢?其實一開始跟世抬盟談,就是一個天真的想法,現在很多處理方式時機已過,只剩什麼上述什麼運動法庭,必贏嗎?人家拿停權這件事來威脅妳,現在選舉已過,鋒頭也稍緩,政府還能硬起來?面臨的是其他選手有可能無法出賽的威脅,看的出來楊淑君承受不少台灣跆拳道選手的壓力,這才是真正的壓力來源,來自自己人的壓力,其他選手也有飯碗問題。
政府單位幫不了什麼忙,其他選手不支持有怨言,與其孤身作戰,不如就退出跆拳道並發表嚴正抗議(雖然別人不痛不癢),也保全其他選手的比賽機會,反正生活也已不成問題了,只是未來,同樣的事情依然還會發生,台灣選手依然會遇到相同問題,吞下去這件事,楊淑君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需要根治這個問題,需要政府加選手們合力支持才有辦法,但事實上幾乎不可能,問題不是出在別人身上,是自己,誰叫台灣需要跆拳道,誰叫台灣只有少數幾個運動項目有奪金能力,其他運動都不行,所以也只有任人擺佈的份..

teabox wrote:
事後該檢討的一項也沒檢討,準備了兩雙一新一舊款的電子襪也說不清楚,一開始還扯說是size的問題


請問,如果舊款的電子襪沒有規定不能使用,你會多花一筆錢去準備兩雙一樣的電子襪嗎??

 
風波都因電子感應襪而起。根據跆拳道比賽規則,賽前檢錄和主審裁判會對參賽選手的護具進行仔細檢查,同時還會讓兩名選手互踢,檢查電子護具有沒有問題。劉慶文介紹,楊淑君在接受檢錄時被告知電子感應襪前面沒問題,後面感應不是很好,於是更換了第二雙電子感應襪通過了檢錄。楊淑君也通過了主裁的再次檢查,所有流程都按照規定通過。

  中華台北隊抗議的焦點在於,如果比賽器材不合格,為什麼賽前不指出?這也成為昨天下午官方新聞發布會上,被中華台北記者反覆提及的問題。但世界跆拳道聯合會秘書長梁振錫卻始終答非所問,只是不斷重複裁判的判罰是正確的。結果忍無可忍的中華台北記者中途集體離席以示抗議。委屈的楊淑君最終只能接受這場失利。...(轉貼)
http://books.sina.com.tw/article/20101118/3976859.html

何來~一開始還扯說是size的問題???你自己編的嗎?


電子襪限定必須向經過世界跆拳道聯盟(WTF)認可廠商所購買
電子襪,經過認證的品牌有2個
1.南韓的「Lajust」2.西班牙的「Daedo」
南韓的「Lajust」
2010年廣州亞運指定的唯一品牌,曾經變更過規格,新品減少電子感應貼片的數量,但新品缺少較小尺寸的商品。
http://zh.wikipedia.org/zh/%E9%9B%BB%E5%AD%90%E8%A5%AA



電子襪廠商說明 晶片完全合格
根據世跆盟官網的資料,使用年限到2012年五月17號,「這雙電子襪在能不能使用的問題上絕對OK..

蔡智凱也說明,楊淑君的腳比較小,新版的電子襪台灣數量有限,選手練習磨損又特別快,所以才會去跟香港廠商調舊款電子襪來當備份,但無論新款舊款都符合世跆盟規定。
http://tw.tech.yahoo.com/article/tw-tech.bcc.com.tw/twtechbcccomtw_201011220031


楊淑君在比賽中的得分都是上段得分,由裁判按鈕來得分,而不是電子襪得分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4133-what-is-e-sock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