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最能夠考慮到各國職業運動的水準差距、並以制度來創造公平與可看性的賽事,莫過於歐洲足球冠軍聯賽(UEFA ChampionsLeague)。這項賽事以各國職業隊過去5年在歐洲足賽的表現計算積分,再依排名來計算各國聯賽能參加下季歐冠聯的隊數。


 舉例來說,歐洲目前排名前3的聯賽依序是英格蘭、西班牙與義大利,按規定他們的聯賽前4名隊伍都能參加下季歐冠聯,排名第4、第5的德、法聯賽最多只有3隊,以此類推。由於賽制以隊數平衡了實力因素,即使2004年由葡萄牙的波圖爆冷奪冠,3大聯賽的強權也不能否認他們是「歐洲第一」。


 亞職棒賽目前每屆僅有6場單循環預賽與1場冠軍決賽,效益有限。若能參考歐足賽制,將參賽隊數增加到4隊以上,甚至擴大到聯賽規模,在各國例賽間穿插進行主客場的國際職業賽,不但能夠決定真正的「亞洲第一」,光是日、韓的職業強隊來台「玩真的」,就已是票房保證了吧!

----------------------------------------------------------------------------------------------------------

在此只抓一段,全文請自己看這裡
說實在的這個構想我有想過,但我們些球迷又沒有辦法提出什麼看法,所以總是"想想而已"
現在即然有媒體提出,或許大家也可以來討論看看

我先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我想的是一個"亞洲職棒大聯盟"的概念
觀念當然是來自於"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賽制,
就像美職的分區一樣,亞洲也可以是分為日本區
台灣區,韓國區(不是真要這樣分區,只是概念一樣)
例行賽就開始安排跨區比賽,並列入成積計算,當然
這樣也會直接影響到各國國內的例行賽成積,還有球
員制度的公平性等,搞不好連自由球員制度都要同步
,利潤等等問題,這樣牽扯的層面太廣,當然很困難

看到這個報導的賽制個人認為倒是比較可行的,而且
會有比較多人想去看球吧!說說你的看法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