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隊被中國隊KO時,我人在福岡巨蛋

台灣棒球隊在經典賽中第二次被大陸隊打敗。當天我人在日本九州,剛好去福岡巨蛋觀光。

因為只是觀光行程,當然沒有買票進場,但是這一天不知道是辦什麼活動,我看到了滿坑滿谷的日本高中生棒球隊。

http://www.mojoimage.com/free-image-hosting-view-02.php?id=885-31119-23713-24040-34507-.jpg

我整個巨蛋外圍繞了一圈,幾乎有三分之二個巨蛋旁邊都有棒球隊,算一算,有一、兩百隊的野球隊。

「這光是福岡的球隊而已嗎?」我懷疑的想著,就算是整個九州的高中球隊都來好了,九州的總面積42141平方公里,台灣35915平方公里,相差不算太大。在福岡可以看到一百多支棒球隊聚在一起,而台灣的青棒賽,卻差不多是由24隊(大約各縣一隊的狀況)捉對廝殺。

200支球隊,至少1800人,可能其中只有兩三人能夠成為日本國手。而我們只有24對,就算每隊都有20人,也不過500人,卻必須從中挑選出一整隊的球員。這樣的素質比例……不用打其實也差不多知道了結果。

棒球,被視為我們的「國球」,但我們的孩童、國中生、高中生,對於棒球的熱情比起日本,似乎太低了,也無怪會兵敗日本了。

或許因為輸給了「專門集訓」的大陸人,在國內,也有人倡言要分級集訓,彷彿這樣,就可以培育出在國際賽事上的冠軍一般。王光輝指出:1992年奧運奪銀以前,台灣對幾乎都採用長期培訓的模式,選出一批球員後,定期集中在左營中心進行訓練。但葉志仙卻認為以台灣目前的狀況,不可能走回頭路。而是改採分級集訓制度,亞錦賽、世界杯可以長期集訓,亞運、下屆經典賽因為要徵召職棒球員、旅外球員,只能短期集訓。但短期集訓,集訓時間不夠,職棒球員調整進度速度較慢。

葉志仙說:「這些狀況一直都存在,對教練團是很大的挑戰,但日本、南韓準備這次經典賽,集訓方式與時間都與台灣差不多,卻還是可以打出來,是不是我們的職棒球員還有些地方要加強,值得我們好很思考。」

其實,我只想告訴葉志仙教練:「辛苦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我們只是一昧謾罵台灣隊,卻告訴我們的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唸書考好高中、考好大學,我們的國球終究是不會有希望的。

我們的總人口數還比九州人口至少多了1千萬人
打球、讀書是兩碼子的事。體育的實力在於向下紥根,而不是很空泛的政策。

即便是下猛藥,迴光反照也只是一次而已…。再多的球隊,就是一定可以培育出

可以抗衡人家的素質嗎?如是這樣想,未免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如同那些政策,

很空洞。沒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有的只是"口號"。

沒有有心人去執行相關政策,打造適當的環境。再好的"苗種",也會枯萎。運氣好點

說不定會出現一個天才,然後呢?

不是看別人如何,我們就要跟隨。人家的環境,和我們的環境

不能拿來相提並論。我們所要做的是走出自已的一條路來,不要急就章的

,看別人如何、如何,我們就如何、如何。只是印證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

精髓沒抄到,到頭來只是學到人家的皮毛…。
爆音、無影像…HDMI
民間不重視,政府花再多錢也是枉然!!

台灣有多少小學校長聽到學校要組棒球隊,避之唯恐不及!!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其實我說的不是政府問題,在我內心,我從不敢期待政府能對我日常生活有任何幫助。
我說的是國民性的問題,什麼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其實都跟我想討論的無關,
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小學、中學教師,究竟懂不懂什麼才是教育,
今天要小學成立棒球隊,那是由上而下的反應,自然不會成功。
若是今天是小朋友自動自發的,組成棒球隊,一個月打個四、五場比賽。
民間也常常能夠舉辦一些友誼賽程,
台灣最賺錢的企業,為何不能贊助多比賽,而不是只是像贊助王建民一樣,
只贊助他一個人,要他代言拍廣告。

那些台灣盃、金龍盃棒球賽,看來看去都只有固定的那幾家學校在比賽、在得獎。
讓人覺得唉!

每次看「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翼」、「網球王子」等漫畫,
我看到的是,別人怎麼一個國中、高中的比賽,
每年都有好幾十隊在比賽,每一隊幾乎為了奪冠,都全心備戰。
而我們台灣呢?父母總認為打球沒前途,
要不然為何小學校長會對於「棒球隊」這東西感到恐懼呢?
一個學校,少說也好幾百名的學生,
從中找十幾二十名學生組成棒球隊,有那麼困難嗎?

真正困難是,就算成立了棒球隊,
整個風氣沒起來,連個合適的對手都沒有,
沒有切磋,根本不會進步。
「棋魂」這部漫畫就說了,想要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是需要兩個旗鼓相當的天才。

個人很佩服LaNew老闆願意贊助一支職棒隊伍。在台灣比起LaNew還要大的企業,
應該不少吧!但,他們卻不願意花這樣的錢。

或者是這幾年我們的棒球越打越爛,引起不了大家的共鳴。
在紅葉少棒的年代,
在全省各地,都組織了不少編制內、編制外的球隊,
在那樣的風氣下,我們無須政府推動,
光金門一地,就號稱有二十幾支棒球隊。
大家隨便都可以找到互相練習的球隊比賽,
在那樣的環境下,自然有運動天份的人,嶄露頭角,成為新的英雄。

而今呢?
日本的棒球結構是很漂亮的金字塔型呢!
金字塔的頂端才是國家隊成員~
日本的升學壓力不是比臺灣的大嗎?怎么還有很多人在高中可以苦練棒球?

據了解日本高中生 都是利用放學時間練球
不像台灣的棒球重點學校
都是上早上的課 下午練球
自然學業會顧的比較到
打的好的選手 應該也會被大學挖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