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走了兩次雪隧之後,然後再看到新聞說雪山大塞車,
其實心中有點生氣,因為再過幾天(6/16)就是雪山隧道通車3週年,
可是每逢假日就是大塞車的問題都沒有改進,真是無言!

27日,為了省40的過路費,等到星期四(28日)凌晨零點走雪隧,隧道內車子很多,
可是大家速度都很快,車流速度大概75-85,所以開得很順利。
星期六(30日),因為怕塞車,所以提前中午上雪隧,
結果,雪隧遇到一台烏龜車,到彭山又遇到一台烏龜車,然後整個車流速度就慢下來。
看了一下烏龜車的駕駛,兩台都是中年男士,還有一家大小。
心中罵完之後,只能心想,可能對方是為了全家人生命安全著想,所以慢慢開。
看完塞車新聞後,想說有什麼方式可以減少塞車,目前想到:
1.提到最低速限到70公里
2.國道五號拆用單邊收費的方式,就是台北往宜蘭不收費,這樣車子可以快速離開高速公路,
宜蘭往台北要收費,這樣不用大家到頭城收費站都要減速,然後再猜那一邊有烏龜,
因為只要上了交流道後,就可沿路超越烏龜車,只不過在雪隧內還是會受到烏龜車的影響,
不過沒有頭城收費站後,就會比較早得知烏龜車的所在車道,大家可以應變。
但是,如果遇到兩台並爬的烏龜,那就...

缺點:政府會少收一半的過路費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可行的”好辦法?
文章關鍵字
簡單, 隧道都有錄影

只要發現烏龜車之後, 一出隧道口就把它攔下來, 沒收並取消駕照將車脫離高速公路

並規定該車3個月內不準上台灣任何一條高速公路, 否則見一次拖一次, 拖車費自付!

相信執行後2個月內行車保證順暢! 烏龜車就此消失在車陣裡!!
(同樣, 超速或惡意逼車比照辦理!!)

但相信沒有一個官員有魄力做這種事啦! 哈哈!!

有次從礁溪回台北~在雪隧內~看到一台車~沒掛車牌~而且一直蛇行~~一直超車~~
我姐在副駕座看到~打電話(就是隧道內上面有電話)~~請他們能派人到隧道口處理~~
呵~~結果~~都沒看到人員在處理~~~所以說~~哀~~~
我覺得隧道廣播應該直接講"車號○○○○-xx自小客,請您在速限內提高車速,違者逕行舉發".
有些人真得有隧道恐懼症,一進去就立刻減速,跟前車保持無限距離。出了隧道車速又恢復了...
我也覺得很奇怪
一出雪隧後
順暢的跟什麼一樣
完全不知道隧道內是在塞什麼
唯一可想道的就是有烏龜車
只要前面一台烏龜車開60
後面可能就變成只有40了
鬼島一堆鬼腦袋! 台灣有三寶,政客、嘴砲、辦不到!
其實一開始建雪隧時規畫單向2線道就錯了
至少要3~4線道以上才夠
也許當時評估怕影響當地的自然生態及發展等....
但如果真的怕
那就不要做雪隧
因為做了雪隧東部一定會爆大量的觀光客

所以目前如果要解決雪隧遇特殊節日的雍塞情況
只能提高隧道速限(其實很多人是怕超速被開單,所以就慢慢開)
必要時採限程人數
並推動北宜沿線觀光分散人群
不然應該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吧
jimny323 wrote:
我覺得隧道廣播應該直...(恕刪)


會不會是當初宣導超速取締無寬限值,超速一公里就開罰,還有說要嚴格取締安全距離的宣導...算遺禍到現在嗎!!!



為什麼不敢直接撥報車號??!!

這些交控中心人員腦袋張的是什麼??!!

龜車有隱私??!!他的隱私大於所有後面排隊的人嗎??

還是怕報出來後,等一下他會被圍毆??

超速開罰單,所以大家會遵守

慢速一定沒有罰~~~所以龜車一堆,
jimny323 wrote:
我覺得隧道廣播應該直...(恕刪)


週五騎腳踏車去礁溪,
回程搭首都客運,
雪隧裏開了有半小時以上,
沿途不斷聽到廣播,
指名道姓請XX車號開快一點(有報完整車號!),
這樣廣播聽了快十回吧(還不同車號哩).

其實都是政府的錯,
一開始太強調雪隧速限降低,安全車距,速限無彈性空間,
烏龜車適得其所,明明可開90偏偏要開50,車距要拉到500公尺以上才爽.

臺灣真的應該檢討速限,
除最外側有大車可維持最低60公里以外,
其他車道最低應提高到80公里,
不然110到60速度差距太大.
最內線則應該是無論車速,除非是塞車中沒得讓,
否則超車道遇超車不讓就該判成違規.
1.車牌號碼管控:
某些日期或時段,只允許車牌號碼單(雙)號者可進隧道
2.收取高額過路費:
這樣能讓真正需要者使用,一些短途覺得不划算就會走省道
3.調撥車道:
星期六早上,往南車較多-->調撥一往北車道給往南用
星期日下午,往北車較多-->調撥一往南車道給往北用
4.總量管制:
當國5車流超過一定數量,交流道暫時禁止車輛進入

目前看來第3點比較有機會實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