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能源稅今定案? 財部盼後年開徵

自由電子報原文

部分內文:

汽油每公升逼近五十元

舉例而言,目前汽油每公升稅費(包括貨物稅、汽燃費及石油基金)約九.五五元,一旦開徵能源及環境稅,第十年汽油每公升將課徵能源稅二十四.四五元及環境稅一.七元,合計二十六.一五元,較現行稅費增加十六.六元,以目前價格估算,開徵第十年,汽油每公升售價可能逼近五十元。

==================================================================
不用漲到50元,很多人已經養不起車子了,
好一個節能省碳的手段…順便挖錢…
希望政府只是構想

不然要收稅可以

先把台灣的路給搞好

坑坑洞洞的.還要收一堆沒有用的稅
賦改會研擬新版能源及環境稅,今天即將出爐!溫室氣體稅額定為每公噸七百五十元,並建議全面開徵;未來加計能源稅後,開徵第一年,每公升汽柴油將課徵每公升各八點九六元與六點一三元的能源與環境稅,且逐年增加。

根據規畫,稅額將逐年增加,到第十年,每公升汽柴油光是課徵能源與環境稅,每公升將分別課徵廿六點一五及廿三點七六元。

也就是說,在能源與環境稅開徵第一年,汽柴油消費者必須支付汽油每公升八點九六元與柴油每公升六點一三元的能源與環境稅,假設開徵第一年的汽油每公升稅前價為卅元,柴油每公升廿五元,加計能源與環境稅後,開徵當年,每公升汽柴油價格將增加為卅八點九六元與卅一點一三元。由於汽油隨油徵收能源與環境稅,行之有年的燃料稅也將取消。

賦改會今天將進行能源及環境稅的期末報告,負責提出研究報告的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表示,能源稅的課徵邏輯是引用「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而環境稅則是針對使用者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課稅,兩者都是為了要減少能源加速消耗。他表示只要是有使用汽柴油的人就必須繳稅,工業大戶或機車騎士都必須繳交能源與環境稅。

蕭代基表示,新增的能源及環境稅收會優先用來補貼低收入戶,其次補貼大眾運輸系統的硬體建設和票價,取消貨物稅、印花稅和娛樂稅,如果稅收還有剩餘,就用來調降所得稅。

同時,為降低對產業界的衝擊,原先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定為二千元的溫室氣體稅額,大幅降低為七百五十元,並將出口能源、含氟氣體、生產原料等排除在外。希望參考法國、愛爾蘭等國的標準,把稅額降到七百五十元,新增稅收四千多億元;財政部傾向把稅額降到五百元,新增稅收三千六百億元。



太讚了~~使用者付費~~公平合理~~

兩光王儲 wrote:
太讚了~~使用者付費~~公平合理~~

你騎小折?
如果是開空氣車,應該對能源稅的負擔會輕很多!
政府會開放進口或製造嗎?
很都仁 wrote:
如果是開空氣車,應該對能源稅的負擔會輕很多!
政府會開放進口或製造嗎?

Air car的話就不好收能源稅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能源稅開徵的話
機車勢必又有一波漲幅
要收就收,百姓還能怎要....

但是路要平坦,路權要公平

不然只會增加民怨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那煉鋼廠.煉油廠要不要比照辦理,還有其他高耗能的產業也順便一下吧
騎機車繳的能源稅跟開車的一樣。

開車的能走內車道、不用兩段左轉、可以在高、快速公路暢行無阻。

機車就連市區高架橋都不能走,只能繞遠路走陸橋。

機車只能走外車道、機車專用道,碰到硬是插進來的兩輪以上交通工具就只能想著鐵包肉、肉包鐵的問題。

機車不能走高、快速公路,所以一樣的起迄點,機車硬是要走更遠的路,消耗更多的汽油。

這樣叫公平?

herroa wrote:
騎機車繳的能源稅跟開車的一樣。

開車的能走內車道、不用兩段左轉、可以在高、快速公路暢行無阻。

就連市區高架橋都不能走,只能繞遠路走陸橋。

機車只能走外車道、機車專用道,碰到硬是插進來的兩輪以上交通工具就只能想著鐵包肉、肉包鐵的問題。

機車不能走高、快速公路,所以一樣的起迄點,機車硬是要走更遠的路,消耗更多的汽油。

這樣叫公平?


台灣官員獨特想法...
因為你們騎摩托車已經夠省油了,所以要讓你們多繞點路,多耗點油。

一般開3000cc以下小車的,油耗已經不漂亮,所以要上高速公路。

官員開3000cc以上的汽車,油耗為了要漂亮,所以要交管開路暢通。

這樣開車的才能感到公平阿...

如果到時候都開放省油的摩托車上高速公路,那叫開車的怎麼辦?

官員:你說對不對?

摩托車族: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那這稅收了,燃料稅應該不收了吧??


還收就太過份了,抗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