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elvis wrote:
請教一下
山路怎樣開才算漂亮?
有沒有影片或者文字能敘述一下??

有人在另個討論串問到這個問題,為免離題,
就另開新主題來討論吧。

我就先獻醜了。
借張圖:(來源:http://www.xici.net/d156767374.htm)
山路怎樣開才算漂亮?
圖中黃色的路線就是好的路線。

用文字來描述的話,
就是「外-內-外」,
入彎前靠彎道外側,彎中靠內側,出彎又靠外側,
這樣就能截彎取直,從而提高行車穩定度。
說來簡單,實際運用在連續彎道就要一點經驗。
此外,由於我們是開在馬路上而不是理想賽道,
所以還有另一個重點 -- 餘地。
第一速度要留餘地,免得估錯彎道時難以補救。
第二「外內外」中的「內側」也要留餘地,
因為一般山路的彎道曲率並非固定,
有時候彎到一半曲率還會增加,若內側沒留餘地可能就會吃到對向去了,
所以在實務上,一定要看到彎道出口才能將內側空間用盡。

另外,以個人習慣而言,不是外內外而是外內中,
因為速度與內側都留有餘地,出彎時為了省油也不大腳油門,所以出彎時用不到外側,
這樣其實也比較安全一點。
文章關鍵字
yuffany wrote:
有人在另個討論串問到...(恕刪)

基本上就是要切西瓜(對向有車千萬別嘗試)
入彎慢(進彎前減速)出彎快(出彎時要加速)!
多年開山路不曾讓家人暈車的經驗分享一下正義魔人別砲我!
做人好難~做好人更難!
另外,就速度的控制而言,
除非是存心飆車,
否則儘量避免直線猛踩油門,入彎前猛踩煞車。
上坡時,用油門控制速度,
下坡時,用檔位控制速度,直路不要太快,入彎前視需要輕踩煞車控制速度,
儘量在入彎前煞車完成,避免帶煞車入彎,彎中頂多含點煞車,不可重踩,
這樣就是最好的。

新手最怕下坡時不懂得用檔位控制速度,猛踩煞車,
這樣會有煞車過熱的疑慮,危險。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yuffany wrote:
有人在另個討論串問到...(恕刪)


如在不剪線的前提下.

先量一下車寬,再來比對黃線會不會撞上山壁.

正常台灣的山道,寬度跟大卡差不多而已.

yuffany wrote:
有人在另個討論串問到...(恕刪)


如果是非封閉的山路
因為對向跨中心線還有路邊雜物、砂石多的情況會很普遍
把黃線再往中心修一點會好一點
當然就會犧牲一點速度
如果是要討論漂亮
當然是標準的外內外最佳

--
不過...
鄉民和政府的認知機車是要靠在右邊那條黑線的內緣或外緣吧...
黃線鄉民會說你蛇行..

紅線是真的很危險

--
原來是福斯那篇?
是啦,這是借用機車的過彎路線圖,
如果是汽車的話要根據車寬作修正。

Ducati_S2R wrote:
路邊雜物、砂石多的情況會很普遍
把黃線再往中心修一點會好一點

道路邊線附近以及路邊拓寬的緩衝區是常有砂石沒錯,
騎車或開車的時候的確是要避開這些地方,不要太貼路邊。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一、上山不踩剎車
二、跟車不踩剎車
三、後面有兩輛以上車輛,主動讓道
四、前面有兩輛以上車輛,放棄超車
五、下山難一點,下山也不踩剎車

溺死的,九成九都是會游泳的
出車禍的,九成九都以為自已是賽車手


yctlkk wrote:
一、上山不踩剎車
二、跟車不踩剎車
三、後面有兩輛以上車輛,主動讓道
四、前面有兩輛以上車輛,放棄超車
五、下山難一點,下山也不踩剎車...(恕刪)


第五點其實有點不太建議啦(煞車燈亮是為了通知後面的車該減速了)
雖然偶都是這樣開的
話說某一次的晚上從宜蘭回台北在北宜上
偶後面的哪位仁兄跟的超緊
在某個大下坡的急彎上,偶進彎前就退檔了,所以當然也沒踩煞車,(偶是補油門維持速度)
偶後面那位跟超緊的仁兄,一進彎
就往對向車道衝,差點衝下護欄....................還好他有煞住車+拉回來
接下來就離偶越來越遠了
第五點其實不難
新烏路跑三年
水道公路(竹崎往瑞里)跑三年
(三年內偶爾走梅山36彎到瑞里…
雖然彎,但是是雙線道…)
就差不多了
比較難的是第三點
現在是因為後座的會吐…才做得到

像某樓的,上坡的剎車頻率…
山路上前面有這種車
我會先停路邊休息一下…開它後面很難過…




a781247 wrote:
偶後面的哪位仁兄跟的超緊

跟車距離太近是一大禁忌,
對別人危險,對自己也危險。
遇到這種的,我都找個路段放慢速度給他超。

對了,與路線是否漂亮無關但是很重要的,還有一點 --
不要亂跟車。
不要看別人開得很快,你跟他的車就想開得一樣快,
開山路經驗少的人最容易犯這種錯誤,
最好不要用這種方式去親身體驗山路的可怕。
當龜車沒關係,適時靠邊減速讓後面的人可以順利超車就好。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