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車商 可能發展電車不順 , 想開發HYBRID 車. 現在 HYBRID 還在 TOYOTA手上嗎?
BMW認為油、電車併行販售是必然的未來
以目前發展態勢來看,電動車需求開始有趨緩的狀況,連帶那些原本積極發展電動車與相關配套措施建置的車廠也跟著將步調減慢,甚至也有車廠開始針對電氣化政策的全面發展進程進行調整。而日前,便有海外媒體表示 BMW 認為內燃機、電動車在日後會走向併行販售策略。
加國也要擋陸製電動車
歐盟擬將對中國電動車徵臨時關稅各國意見不一德國反對法國支持

個人積分:2956分
文章編號:89940336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2707分
文章編號:89940607

個人積分:251分
文章編號:89941215
早年TOYOTA 油電最先推出,以為要壟斷電池市場, 但世界變動很快, 最世界最強鋰鐵掌握在大陸手上,不像三元鋰需要貴重金屬鎳, 而且有爆炸燃燒風險..., 大陸採用鋰鐵安全性高,新疆又挖到鋰礦....不僅有產能,價格又便宜...
不管本田還是豐田, 油電混和車都有 比亞迪、甚至吉利影子,大陸車廠發展速度不能小覷,畢竟電動車、油電混和車,現階段都是大陸很擅長的產品,而且有競爭力
電動車: 絕對不是未來單一選項, 政府應該盡快取消補助電動車 貨物稅與牌照稅,讓它回歸正常市場機制

個人積分:190分
文章編號:89941437

可惜受到那時代科技的限制,所以無法大量應用及量產
而近代日本把它發揚光大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7%B7%E5%90%88%E5%8B%95%E5%8A%9B%E8%BB%8A%E8%BC%9B

LuDain15 斐迪南保時捷在1899年發表的不是"理論"或"只有一張嘴",而是一輛可行駛的hybrid車輛,基本上hybrid是在其手上完成了假設與求證。我本篇的重點一直都是發明而不是量產與銷售

把所謂"科學的成就"對比實驗中的假設vs論證,從一開始邏輯上就是說不通的,因為所有的科學成就都會經過假設與論證兩個階段...就像你不假設再論證是要怎麼拿諾貝爾獎[點點點]


個人積分:7297分
文章編號:89941676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