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關於重機上國道

8924132 wrote:
如果您想討論肇事率
建議參考這圖...(恕刪)



不覺得這統計表有數據上的疑點嗎?

重機的總研車公里數,居然是用交通部運研所,在民國96年(2007)評估重機開放快速公路前的研究資料『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各級道路之風險分析與管理措施研究>(2007) 附錄第12-7頁之每年平均行駛里程設算。
而車輛有效數,卻是用104年的78165輛?

去交通部查詢網機動車輛登記數,得到96年(2007)當時各月車輛登記數的平均值為16363.33輛
不信,自己去看就知道,要各月登記數量全相加後,再除以12個月。



重機在表一(封閉道路+一般道路)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已經是7551
但在表三(封閉道路含國道)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重機卻是用小客車在純國道的數據3486來假設?(請看註六)

再來是表四(一般道路)
重機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是用2007年的資料『7551』,減去表三的假設值『3486』,得到的『4065』,就是重機在一般道路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


這種移花接木的數據資料,拿來抹黑重機,真的是剛好而已,反正沒有人會仔細去看
只要看到最後面的肇事率高於其他車種,就可以高潮了~!

政府部門、研究單位都這樣帶頭了,重機騎士們能說什麼?
真的是官啊~~二個口,能說的咧~!

8924132 wrote:
嗯嗯這些小弟都聽很...(恕刪)


感謝這麼貼心,還貼照片來看

但也別忘了
那些髒東西要打到大車、小客車、重機,請問誰最不容易被打中?

再說,騎了10幾年,一般道路、快速公路加起來10幾萬里程的經驗
真的是用本人的生命再進行測試
結果也是很幸運的在這裡跟大家討論
算是值得安慰


我汽車前檔有不少被小石頭K到的小點
重機車殼上也有幾個小點,安全帽則是一點都沒有
蠻奇怪的?


Henry0320 wrote:
重機的總研車公里數,居然是用交通部運研所,在民國96年(2007)評估重機開放快速公路前的研究資料『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各級道路之風險分析與管理措施研究>(2007) 附錄第12-7頁之每年平均行駛里程設算。
而車輛有效數,卻是用104年的78165輛?
去交通部查詢網機動車輛登記數,得到96年(2007)當時各月車輛登記數的平均值為16363.33輛
不信,自己去看就知道,要各月登記數量全相加後,再除以12個月。

我是用2007年研究的每輛平均延車公里乘以2015年車輛數,2007年當時快速道路已經開放,所以引用當時的每輛平均延車公里數有何不妥?還是你要說:10年前的大重騎士騎比較少,現在的大重騎士騎比較多這樣?

Henry0320 wrote:
重機在表一(封閉道路+一般道路)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已經是7551
但在表三(封閉道路含國道)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重機卻是用小客車在純國道的數據3486來假設?(請看註六)
再來是表四(一般道路)
重機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是用2007年的資料『7551』,減去表三的假設值『3486』,得到的『4065』,就是重機在一般道路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

你摸著良心說說看,大型重機每年行駛封閉道路里程數有3486公里?相當於每個星期行駛封閉道路6、70公里?
或許雙北地區、中彰地區的確有人騎大型重機通勤可以達到這個水準,但這是平均值,你要不要去看看01、小老婆、重機論壇、ptt的車友的里程討論,有的還有一年總里程騎不到2、3000公里的。
我的數據抓平均每年總里程行駛7551公里、封閉道路比照小客車行駛3486公里,已經高估了。用實際里程數來計算大型重機每延車公里肇事率相信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1.萬一摔車了,肉包鐵畢竟還是比較危險的

2.二輪騎士亂鑽車,塞車時走路肩

3.只有汽車在跑就已經夠塞了,多了二輪不是更塞?

4.二輪上去一定會飆車

5.二輪萬一摔車,後車或者旁車閃避不及撞上,會吃上過失致死orz


我覺得1-5點 只有第5點跟我有關系耶,其他的管他怎麼騎會不會摔都他家的事~~~~~

所以開不開放我都覺得無所謂,就算開放了在高速公路上看到重機我會像看到連結車、大貨車、超跑這種 離他們遠一點 免得有個萬一直接噴過來~~~~雖然那種機率是微呼其微~~不過能閃則閃還是好的~~在高速公路上我看人家小轎車貼著大卡車跑 我都會想說怎麼他都不怕隔壁的大卡車突然爆胎之類的~~
用一切都是駕駛人的問題,
跟車種無關來為重機說嘴是很糟糕的事。

機車機動性高,但安全性差,是事實。
汽車或大車,優點,可載人,載貨,
缺點,會有死角問題。

人的問題是,
不守法的汽車駕駛人多嗎?我想,應該不少。
那麼,不守法的重機騎士多嗎?我想,應該也有。

高速公路上已經有不守法的汽車駕駛(或三寶),
所以應該再讓不守法的重機騎士(或三寶)也要上去湊熱鬧嗎?

車的問題是,
重機本來就不安全了,
若是用碰撞來比喻大概又有人要拿大車撞小車的例子了。
其實,大車撞小車,當然小車吃虧,
但大車,小車,任何一方撞到重機,當然重機吃虧。

又有人拿重機事故率很低,
都是違規的汽車造成重機騎士的死傷,
這個就是重點了,
只是在快速道路,違規的汽車駕駛就可以造成騎士的傷亡了,
那到了速度更快,車流量更大的高速公路,
傷亡豈不更多?

不開放比較好。
LeeKeySee wrote:
我是用2007年研究的每輛平均延車公里乘以2015年車輛數,2007年當時快速道路已經開放,所以引用當時的每輛平均延車公里數有何不妥?還是你要說:10年前的大重騎士騎比較少,現在的大重騎士騎比較多這樣?


當然,不但現在大重騎士以前較少,連封閉型道路使用的路也少,且在重機數較少的縣市

請問你可知道2007年運研所研究的資料數據是要作何用?這資料數據的來源是什麼?
請去仔細谷哥研究好,謝謝!

2007年運研所那份資料數據,研究旨在探討交通部於民國94(2005)年1月試辦二年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台68 線及台72 線快速公路之行駛問題分析與安全評估,所得的數據資料與統計。
2007年當時全台重機平均登記數才16000多輛,且台68在新竹、台72在苗栗,當時離這二條快速較近的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地的重機登記總數是6400多輛,其他的1萬多輛分佈在其他縣市。

也因這份數據資料的車輛數里程數、違規數、肇事數...等樣本數不足,不具代表性,所以至2007年1月12日立法院通過,11月1日實施開放550cc以上行駛全國各道路快車道、免二段式左轉、各縣市快速道路、全省快速公路,但250cc~549cc,仍未開放,也在這年250cc以上重機開始分成黃、紅牌。


所以,你說2007年當時快速道路已經開放,所以引用當時的每輛平均延車公里數有何不妥?
當然不妥極了,運研所的數據是2005年1月~2007年1月的試辦二條快速道路數據,你卻拿來當成指標性基礎數據,這樣合理嗎?

LeeKeySee wrote:
你摸著良心說說看,大型重機每年行駛封閉道路里程數有3486公里?相當於每個星期行駛封閉道路6、70公里?
或許雙北地區、中彰地區的確有人騎大型重機通勤可以達到這個水準,但這是平均值,你要不要去看看01、小老婆、重機論壇、ptt的車友的里程討論,有的還有一年總里程騎不到2、3000公里的。
我的數據抓平均每年總里程行駛7551公里、封閉道路比照小客車行駛3486公里,已經高估了。用實際里程數來計算大型重機每延車公里肇事率相信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是你自己的表三為(封閉道路含國道)的『平均每輛研車公里數』,是用小客車在純國道的數據3486,(封閉道路含國道),(封閉道路含國道)(封閉道路含國道),對吧!
現在卻反問我摸著良心說說看,大型重機每年行駛封閉道路里程數有3486公里?那國道咧?國道的里程不用算?不是假設的嗎?

封閉道路就是所有快速公路、高架快速道路等,一星期6、70KM,很難嗎?
現在一堆黃牌當通勤車平面+封閉型道路,一天就6、70了,有的還不止,但當然也有少數是忙到沒空騎車都放著,一年里程不到3000的。
但就如你所說的,是平均值,但基礎數值是要有接近實際值的依據,不能拿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吧!
奇怪!之前的回文好像不見了

我個人是反對機車上國道的!

如果出車禍 機車人員的受傷率跟受傷的嚴重性高於汽車太多了

更別說車速更快 車流更大的高速公路

不是你不違規 不超速 保持安全距離 就不會有人來撞你了

高速公路常發生連環車禍(很常見吧)

前面如果是汽車 說不定我賠車損就好

前面如果是機車 我得賠上兩個家庭的幸福

值得嗎???

高速公路如果有狀況(有鐵釘或砂石之類常見吧) 汽車打滑還有辦法撞護欄

機車打滑 不管撞不撞得到護欄 都一定會受非常嚴重的傷

就算非常幸運沒撞到護欄 也難保後面的車會煞的住車

想上國道的重機騎士們
就不要再浪費論壇空間發鍵盤文了
個人相信你們有千百個道理
就麻煩你們直接去交通部
套句蔡英文的話
你們可以掀桌
當然你們也可以連署申請公投
要求交通部開放高速公路行駛重機車
因為這就是法定上賦予人民的權利

至於個人對於高速公路開放種重機車是保留態度
現實上
小弟我只知道開四輪在高速公路上不過撞到甚麼
不管誰是誰非
起碼鐵包肉的生還機率高多了
小弟我有更高的機會用保險維修完事
也有機會免上法院
所以也就不用特別挑某廠牌國產車撞拖車全毀的相片來證明開四輪哪有高明到哪裡去
因為同樣情況發生在高速公路騎兩輪撞上拖車
騎兩輪的可能連全屍都沒有
至於拿美國或其他國家來比較就不需要了
舉例來說
美國准許民眾合法擁槍
台灣是否比照??
美國警方可以格斃擅闖政府機構的嫌疑人
台灣警察有那個權利嗎??

8924132 wrote:
安全帽被擊中的話
也看不到您在這案例分享了....
不是嗎?

如果是範圍攻擊,您能閃?(恕刪)



唉~~請自己去從重機+騎士的正面看一下
看扣除重機車體後,騎士身體與安全帽會露出多少面積

再說,你連結的高速意外事件
請問那是重機的錯?還是那台大貨車的錯?
別再用因為重機上國道遇到這種情況會傷亡嚴重,所以禁置重機上國道,等於因為要保護你所以不讓你出門的老梗,謝謝!
應該是要禁止這種外露貨物的大貨車上國道吧,才不會動不動又車上貨物沒固定好掉落,而造成後方車輛發生意外

北捷殺人事件,怎麼不是停止營運,反而是加強巡邏人員??
停路邊的汽車駕駛沒注意左後方機車駛來就直接開門,造成機車摔車後遭後方同向直行車輛撞擊或碾過去造成嚴重死傷
照你的邏輯,應該市區平面道路更應該也要禁止機車才是

客運飛機一旦發生意外,掉下來致死率幾乎99%,也應該為了保護民眾或自身安全,也應該立法禁止搭乘改坐船出國
但坐船也會有船難,致死率也非常高,為了安全所以也不要坐比較好


奇怪了,除了台灣,上面這些那麼危險、致死率這麼高的交通工具在世界其他各國難道都不會發生?
還是其他各國的交通工具跟台灣的不一樣?
或是其他各國的人素質比較好、比較守法?
其他國的道路比台灣寬、大、直?
其他國家天氣都比台灣好,風比台灣小?
其他國的騎士命比台灣人硬?


唉呀~其他國家跟台灣『國情不同』啦~!!

這梗更別再拿出來了,OK?會笑死人

全世界近200個國家與地區,哪個國家跟地區,會與另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行會相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