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miniev 马上要出改款续航200km 大约4万块,续航170km版本价格应该还会在降点

同级别车还有长城欧拉 奇瑞eq1 价格比mini贵1万多满电能跑300多km有快慢两种充电模式,快充基本都能在1个小时充满,慢充就要8-9个小时

已经有人开奇瑞eq1进藏

dennis10 wrote:
剛剛看完了測試報告
這台車如果進的來台灣
會賣到翻掉,連T牌都不會是對手
但絕對會碰到一些問題的
1.大陸有完善的充電規劃,台灣沒有,只有莫名其妙的綁規格換電
2.政府絕對會打壓這台汽車,不然12萬的售價會打跨國內所有的國產車
真悲哀..有時覺得台灣的落後越來越明顯了
從行動支付到電動車...都沒有趕上時代


不會賣翻............微型車在台灣會賣翻這件事情很多人討論過

應該也不少人沙盤推演過

微型車"多半"會想像用來取代機車,但騎機車的族群與使用型態

用微型車反而無法取代與替代

因為就算汽車多微型,他還是一台汽車

EV汽車需要保養與更換的還是比機車要多得更多

網友隨便一列都會有很多

但汽車終究還是汽車不論你多微型
在台灣需要停車費(都會區一小時30~40不等)
大大超越機車油資,更何況還是有一堆零組件需要保養
(使用成本比機車高非常多,但使用成本比汽車低一些)


所以台灣人又會開始想,那與其買個10多萬的電動車,那倒不如買一台
便宜的汽油車或二手車(因為會看微型車的族群就是預算有限的族群)

雖然不論是微型電車或是超便宜小型汽油車或二手車都能

遮風避雨

但在台灣開"汽車"相對於騎"機車",成本還是高很多很多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微型車在台灣賣不動的原因

因為車在台灣是負資產,且絕大多數汽車擁有者不會長期持有一台汽車
一台車最便宜50~上千萬都有,大多數台灣人"一生"平均購買汽車次數
約1~4次,

買車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買車都有目的性,

便宜大碗用途多

是大多數人需求



微型車當機車用----->成本高
微型車當汽車用----->又不足

這也是台灣微型車銷售的原因

日本幾大天王都研究過了

他們也很好奇,為何他們的K car為何在台灣賣不動?
其實他們早就研究過了

機車數量極高的國家+國土面積極小 這樣情況的國家微型車都無法生存
(使用成本也是極大的問題)
難道一輩子都買TOYOTA?
想法是以自己的立場為原則

換個立場想看看 快遞 攤商 媽媽載小孩 買菜車

身體不太方便的 稍微偏遠的鄉下 的老人

扣除掉 年輕力壯的都會上班族 也許不適合 因為沒有停車位
不曉得為什麼會那麼便宜?電池的容量是9.3KW/H 和 13.9KW/H, 其他的部份不用成本嗎?
dennis10 wrote:
剛剛看完了測試報告這(恕刪)

它的電池應該也是12V串連.改成110V充電不會很難巴.
台灣沒有禁摩令。這種東西進來根本毫無市場,徹底的不上不下。

台灣人用車的環境普遍都是在住商混雜的情況下,市區走走停停,99%的人都會選擇摩托車的。

這一輛要便宜肯定也沒有摩托車那麼便宜,跨縣市走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也太吃力,完全比不上正規車輛。

而且台灣幾乎不太需要「車小好停車」,你只要是汽車就是佔一個車位。

最重要的是那種續航力,在台灣超不實用.....你以為每個人家裡都有充電樁?

這台就算在台灣賣,1元我也不會買,兩岸的交通環境和使用習慣差太多,買了我還沒地方放,這玩意兒可以停在我家樓下嗎?
10多年前就很多這種東西了
山東有幾個地方 生產高爾夫球車跟電瓶車
然後就有了四輪的電瓶車
鐵管焊一焊車架然後鉛酸電池 裝上公版車殼

這種就是有車廂的電瓶車而已

不過包裝一下打死很多同價格帶的小汽車
JOE wrote:
10多年前就很多這種(恕刪)


额,其实特斯拉什么的本质也是有壳的电瓶车。

这种大小的车,其实大陆当年有类比的,奇瑞QQ。在当时随便买辆车都要十多万的情况下只要4万人民币左右,这玩意儿是大陆第一个累计销量破百万的汽车型号,促生出了奇瑞汽车集团。如果你是大陆人,想必不会陌生。
這車在大陸挺紅的,看很多人試駕!!!
台灣一台機車都快破10萬,這台12萬嫌的人不知道是怎想的?反中??

不過台灣的車廠會聯合政府阻止這種嚴重打壓他們利潤的車子在台灣上市!
cnptony wrote:
十萬不一定有ABS

沒有標配安規都是不合格的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