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李多慧40萬可以買到新車? 已破解其根源!

CcCManCcC wrote:
那為什麼日本可以用腳...(恕刪)


你真要用為什麼外國能如何如何, 台灣為什麼不能也如何如何的邏輯的話, 其實真的就不必再扯下去了.... 真的要比較, 那就所有條件一起通通攤出來比較才對, 地價、房價收入比、勞工條件、產業升級....., 那一樣台灣可以比得過先進國家的 ? 光是騎樓人行空間就己經是個無解的難題了..... 行人地獄的美名, 其根源到頭來一樣還是指向公務部門的施政便宜行事的心態, 數十年如一日....連等個公車都可以被冷氣砸死, 還無法條規範,

滿足民眾?? 你想錯方向了..... 真的要滿足民眾怎麼不調降汽車貨物稅 ??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Frey wrote:
你真要用為什麼外國能如何如何, 台灣為什麼不能也如何如何的邏輯的話, 其實真的就不必再扯下去了.... 真的要比較, 那就所有條件一起通通攤出來比較才對, 地價、房價收入比、勞工條件、產業升級....., 那一樣台灣可以比得過先進國家的 ? 光是騎樓人行空間就己經是個無解的難題了..... 行人地獄的美名, 其根源到頭來一樣還是指向公務部門的施政便宜行事的心態, 數十年如一日....連等個公車都可以被冷氣砸死, 還無法條規範,
...(恕刪)


我講國外能的含意是什麼?
是指國外發展?收入?

我講的是"國人個性",簡單來說"民情"
他們可以拼命走路騎單車生活。
台灣人個性就懶些,便利慣了不想走回頭路

然後覺得增加成本,其實增加的是自己的勞力成本(要更早起床),並不是國家成本,因為工時不會變
搞不好還因此國家健康度成長,健保花費下降呢

倒是與他國收入、房價完全無關~!!!!


你知道台灣人行空間就無解,我也知道無解
但原因是啥呢?
一堆汽機車在路上跑道路都不夠用了,怎蓋行人空間?

不然想想新台五路、大同路雙向各縮減一車道變成人行道(遠雄那邊居然沒有人行道能走到好市多)
康寧街改單行,多出來的空間變人行道?
這些主要生活幹道讓給行人..光想就知道塞車的恐怖

然後大家還想要買更便宜的汽車,路都塞爆了還要便宜?
沒像新加坡買車先70萬台幣買證算不錯了

汽機車總量先解決,道路才有辦法要給行人。
以價制量是必然的,就看哪幾個政治人物敢下手而已
CcCManCcC wrote:
我講國外能的含意是什...(恕刪)


我懂了, 你覺得道路空間不足, 所以就拿路上走的車子當成擴大空間的對象, 然後交通工具與行人, 大家就在這有限的道路大餅當中彼此競爭有限的空間.......

其實, 先把騎樓的人行空間還給行人就可以了, 騎樓幾乎都在台灣的城市中被當成商業空間使用, 這後面間接連動的其實還是炒地皮所帶來的惡果... 法規可以強力修正這個現象, 只是要不要做而己.

另外, 新建築物臨路退縮也是法規可以要求做到的, 至於你希望車子少可以此制量解決塞車, 太過於理想化, 只要無法解決現實的需求面、只要人口集中都市, 只要交通的需求還存在, 車子的數量就會有一定的數量, 這是現實, 除非台灣的產業己經升級到了大部份人都可以在家上班的程度, 那塞車也自然就解決了.

方方面面, 其實有點說遠了, 一樣回到主題, 就事情論事情, 台灣的交通法規有太多莫名其妙的地方, 燃料稅就是其中一個, 汽車貨物稅也是其中一個, 這個與是否買便宜的汽車的訴求無關, 而是稅基本身早就應該檢討改正了, 它是不是帶來更便宜的車價, 也許都還不見得, 但是實事求是的行事, 才是應該重視的.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Frey
政大財政系系主任陳國樑在聯合報專文炮轟台灣的高車價: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7398642?from=ddd-umaylikenews_ch2_story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