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起緩撞車事故來檢討到底台灣是不是一個不長進的國家 (並提供解決方案)

緩撞車就是為了預防三寶害死人所準備的!!

而三寶通常只會怪別人妨礙他去闖禍
從不思考自己為何會成為禍害!
Shuuta wrote:
明明肇事主因就是駕駛人素質問題.....


問題一直都是在駕駛者本身
其實還有一些比如前方塞車,後車沒注意就撞上去的事故不也是隔段時間就有新聞
只要把開車注意前方路況作為安全基本,事故率就可以減少很多
而不是把開車分心當做是一個"還好吧"的狀況
需要三角錐來減少分心開車造成的損失
正常開車連三角錐都不該撞上
george306 wrote:
最近這幾年來, 高速...(恕刪)


應該這麼說,放三角錐的車注定也要是慢速車
那這台慢速車後方要如何防護?
而且因為他放了錐,就不太可能在後方有車子去擋了(沿路把三角錐撞開?)

還有,三角錐如果是不傷車子的材質,就代表撞上了也可能也不會注意到
還有,這個尺寸的充氣錐,除非底座夠重,不然時速動不動90以上的汽車風壓很可能都會把他卷歪或卷倒
倒掉的錐,底座變成直立的,就變成個帶電池,碾到可能起火的路障了
紅紅一個在你面前還有緩撞車的閃燈這麼大都看不到的,多半是精神不濟了

遙控三角錐也不太實用,這東西沒圖傳就不能太遠
但近的話起不到緩衝的作用,如果真的遇到直直撞的,就是的直接往施工人員去了

其實看到最後,緩撞車真的就是移動施工的最佳解了
很多人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都會沒想到移動施工的狀況
固定施工當然可以提早放錐,但移動的你沒辦法把這麼長一條的錐一起移動

還有,緩撞車就是拿來撞的,為的就是保護前方的施工人員
很多人想的方法,講白了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修車費用為主
所以仔細看那些方法有部分都是在減少車子如果不小心撞到時的損失能減少
第二才是去考慮到警示效果

不過真的要改,短期內對緩撞車的警示燈下手或許比較簡單
有更顯眼的警示(閃燈),配上能照亮旁邊車道的照明燈
這樣就能用顯眼的燈光提示駕駛人,照亮旁邊道路也能當作只是
晚上也不會因為警示燈過量導致無法看清旁邊路況
george306 wrote:
最近這幾年來, 高速...(恕刪)

那麼大一台還加裝LED的緩撞車都看不到了~

小小的充氣三角錐有啥用?

如果駕駛嚇到猛踩油門算誰的?

原本撞緩撞車是撞擊車的錯~

壓到三角錐爆胎打滑甩尾到別的車道造成連環事故又要算誰的?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sunland
三寶:撞到三角錐有聲音我自然會被吵醒起床來看路
這也可以牽拖到政府,
要不要你老婆不能生政府也幫你解決?
開車不專心就不專心還敢怪外面的原因
george306 wrote:
初期, 有了幾次被半自動輔助駕駛嚇到的經驗後, 還好我是學工程的, 很快就了解, 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系統本身, 而是駕駛者對它的極限有沒有充分了解, 以達到可以駕駛時 "人車合一", 由系統輔助駕駛大部分的路段, 但駕駛需要知道系統的極限, 準備接手


廢話講一堆 什麼學工程的~
人車一體哩~ 上次聽到是馬自達說人馬一體
駕駛者百百款啦~
山路開Vios 穩的屌打性能車的
也有凱燕開到去雷殘當自耕農的
不要以為自己開個BMW就人車合一啦
也不要以自己的標準 就當作全台灣開車人都可以達到你的要求~

賣鬧啊~
廢話講一堆 只要做好幾件事情 比你那啥充氣的交通錐 更有用啦

就是不要太依賴自動駕駛~

你如果開了自動駕駛 然後要追劇 滑手機 回訊息 吃泡麵 看書 打牌...
那怕有早洩0.3秒的反應 也救不了你啦~

認真開車~
累了就去休息再上路


就是這樣簡單~
什麼系統輔助駕駛大部分的路段 但駕駛需要知道系統的極限 準備接手 勒~
當無人計程車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地區試營運2年多,然後今(2023)年8月起還全面商業化了,然後我們還在噴為何要如此依賴半自動駕駛?!

不知那些24小時在舊金山道路上全天營運的上百輛無人計程車,在台灣高速公路會不會撞到緩撞車,我個人非常不專業的判斷八成也會撞上去吧。
johnny1735 wrote:
當無人計程車已經在美...(恕刪)


不同的東西也能拿來類比

佩服你的勇氣
oxxx wrote:
不同的東西也能拿來類...(恕刪)


擁抱新科技本來就需要勇氣,你看SpaceX都跌掉幾顆低軌道衛星了,不過勇氣高低也就只是個人(或國家?)的選擇,日本人就很保守,所以他們擅長品質一天顧的比一天還要好,相反就是沒有太多能力創造新科技。回到人的層面談擁抱新科技的勇氣,就像縱使到了今天,還是有人拒絕居住環境有WiFI覆蓋,都是一個選擇而已。
臺灣的官員不長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