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既然願意這樣花錢
廠商也樂於這樣做
市場決定發展
別說國外市場如何龐大
我們要承認
臺灣技術就是差
剛做出來的產品一定比外國差
拿出去賣得掉嗎
那些燒掉的錢去哪撈回本
要燒多少下去
會不會是無底洞
我們這些顧客講起來 說研發很簡單 廠商要挑戰創新
但是有沒有什麼壓力迫使廠商願意改變意願去做
市場現在就是125以下好賣
廠商有什麼動力要去做新的未知的 自己技術不成熟的重機
做到一堆庫存貨 有什麼用
像汽車產業
弄到後面 廠商代工組裝啥的引進來
甚至自己開始嘗試做
因為廠商看得到市場在哪
大型重機有市場的話
未來也是會這樣發展起來
引進 組裝 自己做
要迫使廠商向前
就買外國重機吧
一直買 買到國內廠商驚覺有這個市場的時候
就會開始投入
wusamchn wrote:
願打願唉台灣人既然願...(恕刪)
前面回覆都沒在看?
都已經爛到根了
進口車銷量一增加柯柯斌就會跳出來說要增加進口車稅賦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036286/IssueID/20091023
高速公路內側為超車道請勿佔用!
全世界95%國家機車都可以行駛高速公路!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wusamchn wrote:
願打願唉台灣人既然願...(恕刪)
市場決定發展
別說國外市場如何龐大
我們要承認
臺灣技術就是差
剛做出來的產品一定比外國差
拿出去賣得掉嗎
那些燒掉的錢去哪撈回本
要燒多少下去
會不會是無底洞
現代在六七年前都被汽車雜誌批的很慘。
那時候現代也都比其他廠牌便宜些。
但是人家肯不斷改進投注資金去改善。
現在他已經可以用跟日本車同價而且也已經沒有人說韓國車是爛車了。
不要說韓國人多支持國貨,韓國政府多保護這些企業。
重點是人家肯花錢去研發,持續改進缺點,才有現在的成績。
而台灣車廠一樣是政府保護,民眾被迫支持20來年。
拿萬年引擎跟差不多的車架,換個外殼,換個液晶碼錶,就是一台新款車。
明明就是通勤設定,可以唬成好像很有運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