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纜車又故障了..驚..不見消基會出面

關於從高架地上滾落下去一台DV......

今天新聞報了,你就該改善,而不是問:為什麼大家都這麼做,你們卻只罵我1個人。



你是要怪新聞台為什麼只報導你?還是要怪我們為什麼要求你改善?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其實在採購法就已經有問題了...最低者得標...一台攬車少了冷氣當然便宜很多...
當初規劃的單位也是有問題...難怪大家都說公務人員和那些立委出國考察都是去旅遊的...
笨到去買雪地用的纜車...麻煩北市府讓貓空下雪好了...這樣或許可以招來更多生意...
雪地用的零件再台灣濕熱的環境應該也會縮短壽命吧...

看有沒有人願意發起"拒搭快閃活動"
高銘輝 wrote:
真想看看當初去外國考...(恕刪)



或許該立法由人民為公務員打考核成績...不然他們都自己幫自己打...考績永遠都是優等甲等
嘟嘟狗 wrote:
現在已經變成追打落水...(恕刪)


話不是那樣講 .

今天應對所有的公共交通工程 , 有一視同仁的嚴格監督標準與安全的態度 ! 台北捷運 , 高雄捷運是如此 , 台灣高鐵 , 貓空纜車也要這樣 !!

台北捷運之前也發生很多搭手扶梯的意外 , 難道 , 全怪乘客倒楣 ?? 不是吧 !

dearjohn wrote:
消基會一向都是挑軟柿子吃的,
聽說他們預算嚴重短缺, 所以需要常上新聞來賺捐款.

基於這個理由, 如果會告消基會的消基會多半不會碰,
消基會只會拼命欺負不會告人的農漁民以及沒有立場告人的中華電信跟中油.


各位要不要先搞清楚"消基會"這個組織,然後再開始開罵呢?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消基會呼籲:貓纜重新大體檢,維護消費權益與安全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是一個非政治性、非營利性的純民間公益、公義財團法人,獲教育部核准後,
向台北地方法院辦理登記,於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一日在台北市成立。

消基會是靠贊助而營運的.且不接受政府.財團.商家的贊助.以免在維護消費權益時受到牽制與施壓.

由於消基會是"靠贊助"而營運.當然會預算嚴重短缺.因為消基會比政府單位"消保會"做的還多.

所以大家都把它當作政府機關.有消費權益問題未得到維護.會直接請求協助.或是批評它無作為

而實際有支持消基會的人卻少之又少(小弟雖然捐的不多.但也有小小的支持).

所以再次看到批評消基會的討論(很多討論區都有).實在是忍不住幫忙出來澄清一下.

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消基會.並認同者(有能力)能支持一下.

世上真的沒有一匹跑的快又不吃草的馬呀!
不是天使
因為貓空纜車不是大眾交通工具啊~
開玩笑的~~~
不過貓空纜車真的已經變成遊樂設施了~
台灣人的個性就是一窩蜂(已經無藥可救)
明明熱得要死~還是要去纜車烤箱裡活烤~!!
Angle. wrote:
各位要不要先搞清楚"...(恕刪)


如果您前面有仔細的看的話
您這個論點之前就有人提出了
今天重點不在消基會是不是「民間團體」
也不在消基會本身「是個經費拮据」的團體
重點在於消基會展現出了「選擇性辦案」的態度
一面是舉著「保護消費者」大旗,在還沒開通就狂追猛打死纏爛打,到開通的那一天還去發動「攔人」的團體
一面卻又是已經出事了,卻將「保護消費者」大旗捲起來、偃旗息鼓龜縮在旁不坑一聲

哪一面才是您想挺的消基會?

您要的是什麼樣的消基會?
還是您想要的是像對岸中央電視台「質量報告」那種節目,因為受到官方的影響,改成「健康教室」?

如果真的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著想,是不應該選擇性辦案,您說是不是?

講坦白話,今天消基會要是想要在貓纜事件保護消費者,成本也不高
收集資料、開記者會,不需要太大成本的,也不會增加很多成本,畢竟人力資源本來就在、辦公室本來就租好了
不用也是浪費

消基會?現在不要變成打手我就阿彌陀佛了
與其像現在這樣「選擇性辦案」,我寧可看到消基會倒店
因為他已經背離了「保護消費者」的初衷了
無尾熊的尤加利樹: http://magic0623.wordpress.com
唉~

每有重大投資案出來的東西都有弊端 連貓纜也是

這些該死的豬頭政客
原因就是拿人的手短,當然還有選擇性辦案....雙重標準也不是第一天的事情..

臺北市政府法規會- 行政資訊目錄內容要旨.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與消費者保護團體合辦「臺北市國小學童營養午餐餐盒調查測試」並共同召開記者會,補助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新台幣10萬元整

ghlai wrote:
這跟政治文關係小一點吧
只是討論媒體的大小眼罷了...(恕刪)


我怎麼不覺得媒體有大小眼?打開雅虎新聞,中時, TVBS, 東森還不是每天都是斗大的標題報導貓纜又出問題了。
中時的標題還是這樣的:"上路兩周狀況百出 13億造價比「爛」? 怎麼交代"

恐怕是我們讀者自己大小眼。看到媒體批評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覺得是"這些媒體惟恐天下不亂",而當媒體批評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時卻覺得"批評的不夠大聲,視而不見"....

每個媒體有他的政治立場,但是除了少數極端媒體以外,多數台灣媒體並沒有某些人說得那麼"泛政治化"。不過報導水準低落是不爭的事實。

不要搞錯,我不是要替誰說話。我也覺得貓纜很糟糕,比起來我還寧願坐高鐵,只是我不覺得媒體有大小眼。說到消基會,他們今天不是呼籲大家拒當白老鼠,貓纜該停駛總體檢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