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6通到花蓮前,先把台14、16、21接到花蓮再說!

ragexyz wrote:
雪隧蓋了多久花了多少
怎麼不先去了解
以為維護不用錢
以為挖山跟挖沙坑一樣容易嗎?
真的很沒腦


國五帶來的交通便利和各項經濟利益遠超過維護費用..是誰沒腦?

天天九拐十八彎很安全??

tony333324 wrote:
當初雪隧在做計劃的...(恕刪)


秀斗喔?!中央山脈群山的標高是三千多公尺雪隧能比嗎?岩爆,地熱....各種問題都不是同一級別的;雪隧不過13公里一次火燒車就雞飛狗跳了,真的蓋好了它的安全性在哪?養護成本,還有若再遇到921那種程度的地震,恐怕五千億到八千億的花費都要打水漂!
這些話花蓮人聽多了啦(我就是花蓮人)
陳水扁2004到花蓮說要建 "頭花快速道路"
聽到現在15個年頭了
花蓮的聯外道路一直是政客的口水票
往北連接的蘇花公路逢雨必坍
說了蘇花高(環團靠X)
改了蘇花快(環團靠X)
一路又托了多少年 死了多少人 修了多少錢
最後因為一起災難才開始再讓政府有"藉口"發揮

2010年得意旅行社陸客團一車20多人蘇花公路落海
造成很多人死於非命天人永隔 連屍骨都找不到

蘇花高再度被馬政府提建 無奈又是環團靠X
又再改降規格至蘇花快...最後再降為現在的蘇花改

所以今天不管那一個黨 那一個候選人提國6延伸
對花蓮人來講是不會有感動的
因為早已習慣這樣的政策假牛肉

另外 中央山脈的地質不是想穿就穿
我是花蓮人 我也不想要花東縱谷有一條水泥長龍(花東高速公路)貫穿
這對花東縱谷的地貌會有不可逆的傷害
花東人口加起來只有50萬 交通經濟效益不大
頂多只有連假時有車潮
不如把台9線安全強化做好

花蓮需要的只是一條安全的聯外道路
瑞士 ?
請看 瑞士的Furka pass , 是火車和汽車一起穿過隧道的
大約 0:59 , 火車來了, 開始下鐵皮
大約 1:15 , 一台原裝的賓士遊覽車開上鐵皮


影片中的 Furka pass , 是通往馬特洪峰 , 瑞士平原是寬軌( 台灣高鐵的軌距) , 但這裏是山區冰川列車 , 軌距比台鐵還要窄, 是 1000mm, 1米而已, 可以搭載, 遊覽車重16噸, 高3.05m , 寬 2.5m
不過最大載重可以到 20噸 , 最高可以到 3.62米,最寬2.50米,
Furka pass早在100年前 就挖好了, 為何要鐵路和公路共用一條隧道? 以台灣的邏輯? 多挖幾條不好嗎 ????
因為瑞士知道環境保育的重要, 儘可能低度開發。
如果瑞士都蓋滿高架橋, 隧道 ? 還是瑞士嗎 ?
而且,位於馬特洪峰山下的策馬特,早在1960年時,就公投達成協議,禁止汽柴油車輛進入該區。汽車只能停在外面的停車場, 再搭車接泊進入。

如果 台鐵 也能改成像瑞士這樣, 有定期火車班次載運汽車, 只要台鐵有瑞士,奧地利這種汽車運輸車箱 , 上車10分鐘 , 下車10分鐘
可以開汽車搭上火車遊花東 ? 花東風景也很漂亮 ! 不會輸給瑞士
既提供一條安全的路
又增加一項觀光景點(體驗上鐵皮)
又截彎取直不必走外繞的蘇花公路, 省時間, 少污染

何必捨近圖遠, 一定要多蓋公路 ?

這個地區的斷層和皺折都很多, 地形很破碎, 隧道工程的難度很高
能少開一條隧道 , 就是減少一份破壞
新永春隧道就是個例子
其實台鐵 新永春隧道所在的位置, 就是原本計劃中蘇花高的第四號隧道。此隧道於1995年8月開工,原訂於2000年2月完工,但因施工過程遇到大量湧水造成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出水量超過當年的雪山隧道。
後來施工單位設法將路線改道,並引進熱瀝青灌漿止水,方才成功控制湧水問題。所以拖到2002年完工, 2003年才通車.

就算蘇花改通過, 但是一旦要挖隧道, 又不知會不會碰上地下水層 ?要完工又不知是那一年?
蘇花高(蘇花改) 不是今天通過, 明天就跑出來的路, 要蓋幾年還不知道?
有現成的鐵路可以替代卻視而不見

一樣,現有的火車鐵道的效能也沒有好好運用 , 老是說運量已達最高 ??既然運量不足,為何不能改雙層火車 ????


同樣在英法海底隧道, 汽車一樣可以搭Eurotunnel Le Shuttle ,通過英法海底隧道 , 車廂是像貨櫃一樣,封閉式的, 大客車都可以開上去, 一樣不用綁輪胎 , 只要35分鐘, 就由英國到法國

位於 英國福克史東 (Folkestone, 隧道西出口) <-->法國加萊 (Calais) 隧道東出口 之間

還有渡輪可以使用


我們的高速公路沒有行車規則,永遠未達道路最大容量就 塞車了! 增建再多車道也是塞車 !
高速公路明明是4線道, 4台車就塞住了, 雪山隧道也只要2台慢車就夠了
這是效率管理出了問題, 這樣, 永遠有 蓋不完的高速公路

只知道開支票, 無限制挖隧道? 無限制開路 ? 卻不知道台灣中央山脈地形, 颱風,地震,強降雨,土石流,山崩 都是無法避免的。
就算花了20年, 硬是把中央山脈高速公路蓋好了, 日後要如何維持這條公路的運作?
是一直發糖果? 還是要告之正確醣類代謝的常識?

就是一定要有工程可以發包
卻不運用手邊已有的資源?
這如同"莊周貸粟"故事中的"涸轍之鮒",只需"斗升之水而活我",並不需要"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明明只需替代載具 ,只是"斗升之水", 一定要說成 重造一條新公路?"激西江之水"????

neocavort wrote:
你的資訊落伍了很多年了...光是近幾年大陸地區多項逆天工程困難度已不知超越雪隧幾倍..


中國只要領導上級說要做的工程,管你環評、土地徵收、工安(人命不值錢)…
拿中國來比,這應該是你愛的國度
可以去喔

th168.tw wrote:
會做事的政治人物,會從老百姓的需要出發,幫老百姓發聲,蓋埔里至花蓮高速公路是花蓮人的心聲,2015年有人提過沒下文,2020年,新希望,終於有人打算實際的做了。


那有多少勞工多麼希望退休金能比照公務員有8成所得替代率的終身俸?
全國勞工的心聲,這隻魚怎麼不喊?只想恢復原本公務員被砍的福利
討論一個只會說不會做的政見 有什麼意義
技術上都可行 愚公移山 把中央山脈全挖了 填海造陸 都可以
會不會做 才是問題
不過是個假議題罷了
比起他所有政見 我倒希望他真的落實太平島挖石油 全台發大財
大翔黑熊 wrote:其實以前到花蓮不只有中橫這條路可行,內行人都知道台14(不是台14甲喔!)、台16、台21早就有規劃接到花蓮計畫,...(恕刪)
 
你想太多了! 台14、16、21是省道,國道六號是國道/快速道路,

內行人都知道,國道/快速道路是國道基金蓋的,
內行人都知道,國道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能挪做省道.鐵路.飛機.海運...
內行人都知道,國道基金主要財源是由收費站收來的!財務穩健算金雞母!
內行人都知道,動用國道基金的錢,只要行政院想動就可以動!不需立法院編預算。
內行人都知道,因國道基金必須專款專用,若不需再興建國道/快速道路就應停止收費
內行的議員都知道,要立法院編預算太難了,但叫行政院動用國道基金比較簡單。
所以,縣市議員都很樂意向中央爭取國道/快速道路,國道才能蓋不停。
 
當初游錫堃把原本由國道基金專款專用出錢蓋的蘇花高緩建=技術上的停建蘇花高,
民間卻一堆鬼扯蛋,講可把1000億的蘇花高可拿來做什麼鐵路.飛機.海運..碗膏來混淆視聽
 
換馬政府執政了!
一提到蘇花高綠營就鬼叫鬼叫!
一提到蘇花替綠營又碎碎唸!
直到變成蘇花改才比較沒在唸!
蘇花改並不是國道/快速道路,不能由國道基金出資興建,
所以,要在立法院重編約800-900億蘇花替預算,
(當初國道基金蘇花高預算約1000億)
 
同理,
修建 汽車/機車/自行車/行人 都可走的台14、16、21省道,必須由立法院編預算,
但若興建只給汽車開中橫高通到花蓮,則只要動用國道基金的錢就能開始蓋。
因為國道基金是由大中小客車/貨車的駕駛繳錢繳出來的!必須專款專用,
只要開車的多數駕駛同意興建中橫高即可!
若不蓋中橫高,國道就應停止收費!
若不蓋中橫高,國道就應停止收費!


至於對國道基金沒啥貢獻的 機車/自行車/行人.....對中橫高的意見不重要!
 機車/自行車/行人 可對於台14、16、21省道 有各種意見!

cywei wrote:
拿中國來比,這應該是你愛的國度
可以去喔

這樣喔,
那樓上的比瑞士,就要去瑞士?
支持香港,
就要去香港?

cywei wrote:
那有多少勞工多麼希望...(恕刪)


扯遠了..要可以先問問勞工是心中最軟那塊地台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