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a2007 wrote:
我不覺得雪隧的問題在世界算是特例。
很多跟雪隧差不多長度甚至更長的也沒在禁止機車通行。
難道台灣人比較虛弱?
黃金獵獵犬 wrote:
雪隧通風有設計過...沒那麼不堪...
其實重機走雪隧還蠻安全地的說
高官電影看太多?
以為重機撞車就會爆炸嗎??笑笑
雪隧被歸類為世界大工程之一可不是喊假的
關於這點小弟不是危言聳聽
林倖妃/台北報導 2006.07.05 中國時報
雪山隧道空氣品質狀況到底如何?環保署昨天以台北市自強和辛亥隧道檢測
數據為例指出,兩隧道尖峰時一氧化碳濃度即高達近八十ppm,雪隧嚴重塞
車時,全區段都會有致命危機。
環保署長張國龍已指示派員前往雪隧檢測,並建請交通部進行流量管制,加
強通風緊急應變。
雪隧是台北宜蘭間主要幹道,每逢假日必定嚴重塞車,引起專家學者質疑,
指塞車半小時,溫度即可能達攝氏五十度。但環保署昨天說,令人擔心的其
實在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飆高 全段皆險區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處去年檢測台北市區內自強隧道和辛亥隧道,四九二公
尺的辛亥隧道尖峰塞車時段,每分鐘流量約一二○輛車,一氧化碳濃度最大
值七九.五ppm,八○○公尺的自強隧道,尖峰車流量為每分鐘九十輛車,
一氧化碳最大值四六.六ppm。
空保處處長楊之遠表示,不論是辛亥或自強隧道,因位於市區,駕駛者有不
同選擇,不會同時擠向該隧道。但雪隧沒有替代性且長度更長,照學理估計
,內部空氣品質應比兩隧道差,一氧化碳濃度勢必更高,確實令人擔憂。
楊之遠說,一般來說,流量穩定時,車輛進入隧道內會順勢引入新鮮空氣,
出隧道時同時將髒空氣帶出,有局部調節空氣品質的功能。但塞車時車輛以
龜速前進,速度愈慢、排放汙染量愈大,整個區段空氣品質都堪慮。
官員也說,隧道內汙染物以一氧化碳危險性最高,一氧化碳和血紅素結合的
親和力比氧高二二○倍,容易致命。...
當時提出有危險時還沒考慮到重機上路的問題
現在重機有可能上路了 就必須好好檢視各項監控值是否還符合使用
堪與不堪 不在人虛弱不虛弱 也不在系統好不好 在於監控參數如何設定
小弟提雪隧不是要說因為這樣重機不能上路
而是希望政府能針對這可能的風險點 作再評估 並修正通風系統的整體參數
因為在這方面 亡羊補牢所付出的代價 可是人命
hanslucifer wrote:
當時提出有危險時還沒考慮到重機上路的問題
現在重機有可能上路了 就必須好好檢視各項監控值是否還符合使用
堪與不堪 不在人虛弱不虛弱 也不在系統好不好 在於監控參數如何設定
小弟提雪隧不是要說因為這樣重機不能上路
X小弟一點都不相信老兄你這句話
又在牽拖,汽車開外循環跟機車騎士一樣暴露在一氧化碳底下
你說有內循環嗎
聽說內循環十分鐘,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可以高達1000ppm
到時頭暈腦脹看到紅牌牌就撞,又要說機車危險
不應該上高速公路,叭叭叭叭~~~
自由時報 2011-5-5
開車族注意 汽車冷氣循環須對流
〔記者魏怡嘉、楊雅民/台北報導〕你開車時習慣只開汽車內部空氣循環嗎?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江守山表示,如果兩個人同時坐在車內,只開汽車內部空氣循環,短短十分鐘,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可以高達1000ppm,已經達到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的上限!
一般上班族如果上下班各需半個小時車程,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在汽車內度過,但很少人會注意車內空氣品質好壞。
江守山指出,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草案規定,室內空氣品質二氧化碳標準,小孩需在600ppm以下、成人則在1000ppm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