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西濱嚴重車禍!21輛車連環撞「擠到變形」 死傷逾10人數字恐再增加

sanlinlee wrote:
家附近巷子裡之前發生車禍
小碰撞就發現RAV4整個車門板金掀開
感覺用料非常輕薄沒有韌性彈力
板金張力是靠支撐性維持的
必須用足夠的材質與尺寸來建構

保命抗撞的是車體結構,是鋼樑、底盤,鈑金主要是用來維持氣動力外型減少空氣阻力及美觀,碰撞時幾乎沒什麼保護力。

你看所有的汽車廣告都在強調他們的車體結構和鋼樑採用高強度鋼材,有那一家在強調介紹自家的鈑金材質?我沒看過,最多強調他們車體鈑金的抗蝕塗裝或特殊顏色而已。

很久以前同事的便宜裕隆車和BMW輕微追尾,裕隆沒事,BMW鈑金凹陷,同事笑稱裕隆撞贏進口BMW, BMW鈑金不耐撞,簡單的說是這樣沒錯, 不過事實真相是由於高度差,裕隆的保險桿撞到BMW鈑金造成。

再強調一次,保障安全的是車體結構剛性,絕對不是鈑金厚度。
電光老騎士 wrote:
照你的說法,濃霧還這(恕刪)


那個阿伯的話少聽有益身體健康
他的歷史發文都是跟老人一樣的邏輯
人老了很可怕的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jangjjjjj wrote:
西濱嚴重車禍!14輛(恕刪)



提供行車記錄器這車台車是智障嗎?
他有撞到嗎? 沒撞到都閃過了卻停下來做什麼?
停在路中佔用另一個車道,堵死後面所有的路,
這台車才是引起後面車無路走的罪魁禍首!
BlueSky5230 wrote:
這事故不是防禦駕駛就(恕刪)
\
看到了影片,白色車子車內的影片,明明在濃霧中,能見度只有20公尺(甚至不到),卻還開這麼快,20公尺的能見度是只有40公里的車速,他的速度不止這樣
只能說駕駛沒有安全觀念,也沒有經驗...每年的二三月,中二高大甲交流道路段,從大甲到龍井大肚那段常常有濃霧,晚上能見度不到15公尺,全部的車子都打開警示燈.......沒騙你


這次這個事故,其實可以避免的.....
看到小賢子 wrote:
唉,能見度不佳,首先(恕刪)
之前二三月在大甲收費站開始就遇到大濃霧,所有的車子都打開了警示燈,整條路就是黃色警示燈閃爍,外加剎車燈...另外中港路也是在每年這時候也有大霧....
peterpumpkinkimo wrote:
看到了影片,白色車子車內的影片,明明在濃霧中,能見度只有20公尺(甚至不到),卻還開這麼快,20公尺的能見度是只有40公里的車速,他的速度不止這樣
這是感光元件寬容度的關係,實際能見度應該遠超過20公尺
如果能見度只有20公尺,車主不可能閃過!
hd1956 wrote:
看到其他車主的行車記(恕刪)


本來不想回的...但難得遇到像你這麼內行的回覆
真的值得鼓勵一下,很多人都以為事故發生時只能"硬碰硬"
我時常在下橋停紅燈時,或者是一些容易被追撞的路段都會隨時查看後視鏡
並且會停的比較靠路肩,就是怕被追撞坡及,這樣一有狀況就可以馬上往路肩加速逃離

我也不想戰幾輪,但如果事件中的汽車都換成重機
我相信反應一定是大同,自己心裡有沒有偏見、歧視
我想大家自己心裡有數
jason_uniq wrote:
提供行車記錄器這車台...(恕刪)


如果您有仔細看,他閃到外車道時,他的車前應該有人。(我應該沒眼花看錯,如果有眼花看錯先致歉。)

如果當時真的外車道前有人,從某一程度看,他還用車體保護到車道上的人(在地上)。
jason_uniq wrote:
提供行車記錄器這車台(恕刪)


我看到也是傻眼
怎不走
過一下子就真的不用走了
留下來備案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太多開車習慣不好的人了,前幾天也是遇到濃霧,我就拉長與前車的距離,這時後面的車一樣貼很近,還拼命閃燈按喇叭,不知道是在急什麼?西濱更是可怕,經常遇到大貨車都當自己是在開跑車,而且與前車距離都誇張的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