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測速不僅違憲侵犯人權,它也傷害了交通效率與社會成本。(科技執法, 深層政府, 權力傲慢)

lexus_sky0066 wrote:
你也辛苦了但我也想問...(恕刪)


其實也不用區間測速,這已經算是落後的科技了!
直接用感應晶片下去控制車子的速限不就得了,該路段速限多少,感應晶片一偵測到,汽車時速錶就直接鎖定上限,這樣就沒有這政府監控的問題了,也不會有違憲的爭議
同理紅線也可以直接裝感應晶片,車子一違規停在上面,系統就直接偵測開單就好了!就看政府要不要砸錢做了
Fa1con
你說的科技早就有了,歐洲車都是電子限速…只不過是限250km/h,沒限恐怕都破三百了
以北宜公路而言,有些小彎的確需要時速降到40公里,但多數彎道或直路,大約騎50至70公里都很安全,然而全線限速40公里,非常不合理,對本來就規矩行車的人而言,徒耗時間成本,對飆車族而言,可以停車再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區間測速不是安全的萬靈丹,卻損害了多數用路人權益,愚蠢至極!
雙子貓
確實,不合理的速限才是問題,要抓的是該路況環境的危險車速,不是逼大家在各種不同況都用統一的龜速前進才叫安全。
我只想吐槽,你說中共是「納粹」都比說它是「共產」來得合理……
jason001007 wrote:
其實也不用區間測速,...(恕刪)

你萌了嗎?這樣要怎麼罰錢??
區間測速真的是為了安全?是為了安錢吧!

要開快車的中間狂飆 快到終點再停下來抽根菸休息一下,造成回堵壅塞這會比較安全?
Fa1con
來回跑不會喔?
ne5532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台灣人真的很會投機取巧,什麼區間測速?先從教育落實吧!不然就算全台都區間測速是沒任何意義的...
henrylai21 wrote:
區間測速違反法律的比...(恕刪)


最適合用區間測速的明明是雪隧,低於速限的都送單啦

跟上車流很難嗎

這樣雪隧就不會塞了
jason001007
現階段很難,只要有人為介入駕駛這個因素,基本上就解決不了這問題
香蕉臘腸 wrote:
最適合用區間測速的明...(恕刪)

就是有很多人覺得越慢越安全….
所以現在路上都很難開 一堆龜車擋道
開的比女人 老人還慢
說個故事,公園有個大象磨石子的溜滑梯,有小朋友不守規矩溜下後從滑道往上爬,與溜下來的撞在一起,家長送醫並告官,政府就在滑道旁立告示要大家遵守規則,不久又有個小朋友正常遊玩下,爬樓梯上溜滑梯,在樓梯上跌倒也告官,政府索性把它拆了,拆了應該甚麼鳥事就不會發生吧,過了一年,家長反映公園都沒有小朋友玩的遊樂設施,又花錢蓋了一個平到小朋友要用屁股前進才能下滑,幾乎沒坡度的平面滑梯,現在溜滑梯已經沒人玩,早成捉迷藏的遊樂場,大多數小朋友都到旁邊的沙坑玩沙。

看看交通,台灣最大問題是民眾不守法,政府不做為造成的。
目前區間測速的問題是沒有「變速」的概念。

過彎要減速很合理。
但是直線也開時速40,腳踏車速度就不合理。

沒有「變速」的觀念,主管單位用一台車全程開40所需時間當標準,要求用路人也必須分毫不差,是當民眾都機器人?



機器人三大定律:
1.機器人時速不得超過40。
2.必須分毫不差,多一秒都不行。
3.如果機器人違反前兩條定律,須受上繳工資懲罰。




班上有三位智能障礙的,大寶、二寶、三寶。拼了命也只能考40分。

為了照顧弱勢,學校於是規定所有學生都不得考超過40分,超過的人要處罰…

最後這間學校就變啟智學校,從這間學校出來的學生,都是沒有效率的,出國際社會完全無競爭力。

荒唐愚謬至極


有一種冷,叫做長輩覺得你冷。

外面25度大太陽
長輩:天氣冷,多穿衣服!

有一種吃飽,叫做長輩覺得你飽。

長輩:飲料喝那麼多,以後洗腎你就知道。

朋友:別光吃肉,不健康,趕快吃菜。(結果朋友一直夾肉)
nerdwannabe wrote:
區間測速可是無差別先全部把你登記起來, 等你通過後才看你有無犯罪

雖然我也不贊成區間測速,但從科技上看這是不成立的,

登記起來是沒錯,但是一律在RAM裡頭,過了區間後,超速的才會在NVRAM,沒超速的車輛紀錄會消失
JFR wrote:
對我來說這5分鐘的意義跟全天候意義是一樣的!

同意這句話,但是區間測速和這不應該有關係,

科技是為人服務的,區間測速,以成本考量,只是單純本地車牌辨識,時差計算,違規才會保存,不違規在幾分鐘後車牌資料就會消失。

當然,如果他連沒違法的都保存資料,那就得立法禁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