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口湖鄉一名60歲有酒駕前科的籓姓男子,因騎機車搖搖晃晃,遭北港警方攔下,沒有駕照的他向員警求情,身上帶著濃濃酒味,酒測值高達0.66MG/L,由於他5年內第2次酒駕違規,當場被以現行犯逮捕,警方將他依公共危險罪移送地檢署偵辦。

水林分駐所警員洪士哲執行勤區查察勤務,發現一部機車騎士行車搖搖晃晃,讓員警起疑,立即攔下稽查,員警見藩男面帶酒容、全身酒味,便請他將機車停靠路邊接受盤查,藩男擔心酒駕稽查被重罰,原本不打算配合警方酒測,當支援警力到達後,終於願意乖乖配合接受酒測。
監理站兩天12小時的課程,特別規劃到創世安養院關懷車禍事故植物人,真有人感同身受,不僅掏錢捐款上萬,並且表達「再不也敢酒駕!」

板橋監理站表示,酒駕害人害己、甚至造成家破人亡,政府近年加重刑責,仍難遏阻有人以身試法,依目前法令規定,一年內初次酒駕,除了罰款,還要上6小時的強制講習;一年內再犯,則要參加2天12小時的「酒駕再犯班」,再犯人數仍多達6、70人,其中3犯、4犯者所在多有,根本罰不怕。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隨著加強宣導與加重處罰,近年來國人已有喝酒不開車的認知,不過上午6點至中午12點的晨間酒駕取締件數卻逐年增加,從104年2281件到106年2854件,增加近25%,主要原因是民眾忽略的隔夜醉。對此,交通部道安會特別和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合作,拍攝「不酒駕小心隔夜醉」紀錄片,希望讓民眾重視隔夜醉的問題。

道安會執秘謝銘鴻表示,他日前特別購買酒測器,紀錄吃完薑母鴨及喝完高粱酒後,呼氣的酒精濃度變化,吃完薑母鴨後18分鐘,酒精濃度仍有0.09mg/l;喝完高粱睡一覺隔天早上起床準備上班,酒精濃度仍有0.14mg/l,特別提醒民眾睡一覺酒精不一定會代謝完畢。另外,道安會也要特別提醒民眾,許多藥酒、藥膳、提神飲料內,其實都含有酒精成分,提神飲料酒精濃度約10%、藥酒28.5%等,許多民眾沒有意識到自己飲用酒精仍開車上路,造成醉酒狀態危險駕駛。
根據警方統計,上午酒駕取締件數有升高趨勢,台北市106年上午6時至12時酒駕取締件數占總酒駕25%。醫師表示,喝酒精濃度30%以下的酒須休息12小時,喝30%以上的酒須休息24小時,否則恐影響專注力。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統計,106年酒駕取締件數為1萬1332件,其中上午6時至中午12時的酒駕件數為2854件,占比高達25%;再相較104年同時段酒駕件數2281件,106年成長近25%。交通部、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今呼籲國人避免宿醉酒駕。肝膽腸胃科醫師郭東恩表示,絕大多數國人不知道飲酒後需要充足時間才能代謝酒精,以為睡個6至8小時就沒事。其實不管量多量少,喝低濃度30%以下的酒建議休息12小時以上,喝高濃度30%以上的酒建議休息24小時以上,酒精才能完全代謝。

無照駕駛撞死女騎士,家屬痛批肇事者處理態度消極,事發時還否認無照,死者家屬憤而到肇事者家抗議。死亡車禍發生在去年12月,彰化發生一名林姓男子開休旅車和機車相撞,導致28歲陳姓女騎士不幸死亡,警方調查林姓男子過去有多次吊扣駕照紀錄,最近一次是酒駕被註銷,至今沒有重考駕照,目前肇事雙方調解2度破局,但林姓男子的態度已經讓家屬怒氣難消。
白天酒駕取締件數攀高,交通部道安會執秘謝銘鴻表示,推測大多是前一晚喝酒後,民眾睡一覺以為酒精已代謝完畢,宿醉騎車、開車上路,導致「隔夜酒駕」案例增加,建議夜間酒局較多的人,可自備酒測器在白天測量,若白天評估酒精尚未代謝完畢,就應改搭公共運輸出門。

謝銘鴻表示,「隔夜醉」身體機能會變慢,就算酒測沒有超標,也會因為身體較虛弱、疲勞,導致身體反應能力降低。若隔夜醉能減少,將能降低酒駕人數,這也將是道安會今年宣導重點。
記者曾健銘/新北報導〕新北市泰山區37歲倪姓男子,昨日晚間9時許,下班後酒駕騎機車欲返回住家,未料行經泰山文程路18巷口時,因紅燈右轉被警方攔查,他因心虛拒檢,一路往五股方向狂飆逃逸,沿途還不斷違規逆向,險象環生,一度還衝撞警車,但最終仍不敵優勢警力遭壓制逮捕。

又是酒駕肇禍!台中23號一起死傷重大的車禍,一名計程車司機載著三名乘客,被一輛疑似闖紅燈的白色廂型車,攔腰撞上,當場翻覆,造成計程車司機及乘客,共3人不幸身亡,違規的廂型車駕駛則受重傷,一旁黑色休旅車上2人也受波及,警方事後調查,肇禍駕駛酒測值高達1.39!計程車司機家屬悲痛表示,劉姓司機家境清寒,洗完腎還去跑車賺錢,沒想到卻,遭逢不幸。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市大里區發生3死重大車禍,死者之一的劉姓計程車司機妻子今一早就到殯儀館處理丈夫後事,她雖戴口罩仍難掩悲痛說,丈夫每週固定3次洗腎晚間則跑車,早期每天還有約3千元收入,但這兩年因白牌車競爭僅有一半收入,儘管如此夫妻倆仍是甘之如飴,昨天她突然心口鬱悶全身渾身疼痛就醫,當時就感到不詳預兆,沒想到深夜就傳來惡耗,「對方喝那麼醉還開車真不應該」。
RX78NT12003 wrote:
〔記者許國楨/台中...(恕刪)


運將抱病扛家枉死 妻哭:沒法律了嗎 酒測值爆表 醉男撞死3人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125/38241694/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痛心指,雖推動修法將酒駕致死刑責從7年增加到10年,但這5年來,沒有一件酒駕致死的肇事者被判10年,法官多認為酒駕者非故意要殺人,應給酒駕者機會,但「誰來給死者一個機會?」

「政府容忍一再發生」
律師林瓊嘉說,酒駕致人於死,最重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最重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林美娜說,他們前年4月推動酒駕「同車共責」及拒測加重罰責修法,法案至今無法排進議程,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政府續任用有酒駕前科的人擔任政府發言人,民眾對酒駕「零容忍」,政府卻「可容忍」,「政府都這種態度,難怪酒駕殺人事件一再發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