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總經理:盼政府給國產車生存空間

看在政府保護你們這麼久的份上,繼續買進口車就對了
腦洞有洞不可恥,有得醫不就醫真該死
台灣如果不要對進口車扣重稅

一台賓士只要目前的一半價格

你看誰買你納智捷

還要怎麼幫?

不自由的市場競爭,最後倒霉的還不是消費者

操! 聽了就火,那為何不幫我的公司?這些財團資源已經夠多了吧,換個腦袋看會不會做得比較好。
所以這證明了即使產品再弱再爛,納智捷依然沒在想要怎麼自我改進
進口車價可以下殺到與國產車一戰的程度,納智捷價錢還一直壓不下來乾脆就倒吧,我講一句老實話,有沒有納智捷,對台灣人民有什麼差?

DeLighted wrote:
所以這證明了即使產...(恕刪)

+1
別跟我說他養活了台灣多少家庭
台灣有多少企業養活了多少家庭
為什麼偏偏你納智捷有特權要別人多寬待你一點
做不好就倒,公司倒就換工作,除了公務員,誰有本事說自己的公司永遠不會倒閉能幹一輩子?
其實車子進口除了關稅之外,目前所設定的檢驗程序也是一個很大的關卡(個人進口一輛車可能就要15萬了)。要讓國內的車廠有較大的競爭力,適度的讓進口車進口的阻礙降低是有需要的。

如果認同簡化個人進口驗車程序的朋友就幫忙一下去附議:
http://join.gov.tw/idea/detail/24cdb04d-7e5e-4f12-aaa7-31dde762051b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建議放寬個人進口之新車或年份較輕之車輛得以國外原廠之檢查報告替代繁瑣之進口車輛檢驗


利益與影響

一、有鑑於現行國內汽車市場因市場規模不大,已造成獨佔情況。市場中僅有大眾車較易銷售。但在多元原則下,部份車型、車款因國內產家無市場規模而不生產、不引進、不販售(如一般手排房車、特殊、冷門型)。
二、國內汽車產業之研發、生產能力目前均較過有所提昇,但目前市場已漸漸獨佔情況下,無更新之挑戰,缺少相對比較、刺激之下,對於國內汽車工業之發展及消費都權益不非有利。
三、對於特殊愛好之車友又無法在合理價格之下獲得喜好之愛車,仍有違返多元、開放之精神。
四、對於降低個人進口汽車之檢驗程序,並不會造成國內汽車檢驗標準,如可依歐盟之檢驗文件代替,相信歐盟之安全、污染防制應大部較國內標準高。
五、對於降低個人進口汽車之檢驗程序,可檢視在同樣關稅下、代理商或水貨商引進之車價、服務之優劣。
六、會想個人進口汽車的人畢竟是少數,現行大部份雙B等高級轎車之水貨商絕對可以進口到夠便宜之高級轎車。但部份是國內真的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車才會想國外引進,而國內又囿於市場規模無法生產,但若連個人引進都困難重重,實在無法接受。
七、進口汽車繳交關稅天經地義,但如繳交過多檢驗費用與多過檢驗程序,對於想個人進口車輛之民眾無非是種不合理之門檻與障礙。
DeLighted wrote:
所以這證明了即使產...(恕刪)


其實現在的狀況有如當年美國三大車廠(GM、克萊斯勒、福特)瀕臨破產的狀況
早年美國車廠也是靠的關稅保護,維持美國在國內的銷售優勢
某天柯林頓一解禁,後有石油危機,一瞬間就被日德兩國的品牌打趴

最後經融海嘯要歐巴馬救援的時候
只因為高層主管的奢華行徑(ex.搭私人飛機去華府)
馬上就被國會打槍了

目前的資訊來看
福特應該是唯一或是極少數有起死回生的美國車廠
其他的應該都是GG了,雖然川普又要開始出重手打擊進口車了

做消費產品,消費者最大

不來巴結消費者,不懂要政府幫你什麼?

而且,已經幫那麼多了,你有聽過「扶不起的阿斗」嗎?

別拿 30 萬就業來威脅,政府可以扶植其他產業與中小企業,可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為何要選你?

TheVerge wrote:
做消費產品,消費者...(恕刪)


給你空間?

你有沒有想過全台人民的空間?

買個好點車被貴那麼多?

個人覺得台灣無法造車

不如把力量拿去專心別的事業吧!

沒人說一個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車廠啊

台灣這麼小,用進口的就很夠了!
在美國BMW 3系列3萬美金 5系列5萬美金
在台灣給阿斗 保護了半世紀還不成材
真是丟臉
版主知道現代等車廠都是韓國政府用稅金與補貼大力扶持出來的嗎?不要光出張嘴,多買國貨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