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道首例! 重新橋設「區間測速」 騎士:一定塞

vicence wrote:
區間是幹嘛>>減速
追撞是啥原因>>未保持安全距離,前方號誌未提早告知,道路不夠寬有故障車無空間閃避
不用有啥超能力,正常人都可導論出來邏輯是否正確

若速度慢一點, 安全距離是不是就可以短一點?
若速度慢一點, 是不是本來來不及煞車就可以來得及?

vicence wrote:
PM在道路設置活動空品站監測即可
但這整體降低代表什麼?
"就是人變少了,車也少了"
那原本該出現的車去哪了?
當然是走別的路去,就算其花的時間比較久、也比較危險

是平均車速變慢了
所以污染少了
速度慢了, 汽機車耗油少了, 是不是排放就少了?
不是車變少了........
喔, 111樓有人解釋了.....

vicence wrote:
看文別斷章取義啊
我的回文,是如何讓你邏輯推導巷弄設計可時速50-60?
能50-60就不可能是巷弄好不好
雖然我不是專家,也不曉得重新橋肇事地點與分析圖在哪
理論上改善前要有碰撞分析圖
追撞通常是速度快慢不一或視野問題來不及反應
短短一座橋理應沒有疲勞問題
防追撞手段很多啊,提前預警、視野、路線或車流改善
高速公路最常追撞,區間有用早設一堆了
反過來說,61設的區間是為了防追撞嗎?
總之,要對症下藥而不是急病亂投醫啊

人家是說住宅區
能50-60就不可能是巷弄?
你要反過來想, 為何巷弄不能50-60?

要對症下藥而不是急病亂投醫?
你可以開個樓設計一個你的交通設計願景藍圖
符合你所說的提前預警、視野、路線或車流改善
告訴那無能的政府, 不是設區間就有用
讓政府請你去當交通部長
當然前提是, 別像前面某位一樣天馬行空專講些不可能的事情
要講不可能, 讓車子都飛上天就不會撞到人, 也不用什麼橋
也許你我都不在的未來有可能
jiahsien wrote:
有這麼廢嗎..........
阿塞車時候你不就要兩隻腳跨出來才能平衡?
直線七秒到底怎過的? 現在駕照有濫倒這樣? 直線七秒隨便考?

說真的
速度一慢兩腳就要放下來的騎士很多, 尤其是在鑽車縫的時候
其實他們可能是無照
這個問題我前面才講過
就說才時速40就覺得負擔重, 那真的不適合騎車
樓上那位說的沒錯
那種人就是該把他們由道路上淘汰掉
路人39 wrote:
人家是說住宅區
能50-60就不可能是巷弄?
你要反過來想, 為何巷弄不能50-60?

要對症下藥而不是急病亂投醫?
你可以開個樓設計一個你的交通設計願景藍圖
符合你所說的提前預警、視野、路線或車流改善
告訴那無能的政府, 不是設區間就有用
讓政府請你去當交通部長
當然前提是, 別像前面某位一樣天馬行空專講些不可能的事情
要講不可能, 讓車子都飛上天就不會撞到人, 也不用什麼橋
也許你我都不在的未來有可能


那你先告訴我哪條未設車道線的巷弄能限速超過50
我覺得你除了看不懂人在說啥外
自己打字時都不想想邏輯有無問題,或搜尋求證一下

你看,又不看人家的文
然後自己腦補斷章取義
人家是說一直低頭定速40的騎,2輪又沒抬頭顯示器
你騎過機車嗎?機車表速40是多少?
怎乾脆不說騎個60就會追撞,讓道路淘汰掉呢

你管我要不要去政府上班當交通部長
等我當了部長再畫圖給你
然後你又說錯,我再吐槽一下
地方政府要不要設區間測速不關交通部的事
路人39 wrote:
是平均車速變慢了
所以污染少了
速度慢了, 汽機車耗油少了, 是不是排放就少了?
不是車變少了........
喔, 111樓有人解釋了.....


別傻了
里程不變下,時速增減10、20不會改變多少油耗
自己開車高速公路試試不就知道
重點在沒告訴你是平均單次還是總量
況且PM減少這句就露餡了
希望你看得懂
vicence wrote:
里程不變下,時速增減10、20不會改變多少油耗
自己開車高速公路試試不就知道


同樣里程下,高速公路油耗會比都市區同樣里程一樣油耗!?!?!?!?!

我機車走台61(的旁邊XD) 一路雙載載重150起,一路騎到台中油耗是37-38"起",但在台北都市區能有個33就該偷笑了..........

你是不是比喻錯了!?!?!?
vicence wrote:
我的回文,是如何讓你邏輯推導巷弄設計可時速50-60?
能50-60就不可能是巷弄好不好


沒斷章取義呀,只是好奇而已。

因為你的核心思想是,道路設計是道路安全核心,也就是道路安全取決於道路設計本身設計是否良好。

(我的核心思考是道路設計是輔助駕駛人,真正在於駕駛人操守)

那也就意味著,只要依照你正確的道路設計,住宅區也能搞個50-60呀....

那不就符合不少人對於車速的需求?_?
dancingra wrote:
速限及強力執法只是把「不適當控制安全距離」、「不正確使用方向燈」、與「不確定安全才切換車道」的人一直留路上跟著大家慢慢跑而已。騎開車較快的人並不見得就是不懂前述三項行車安全行為的人,壓制速度只是減少撞擊時釋放的能量而已....



沒錯XD

區間只是解決碰撞時候的嚴重性....

還有坦白說,不少人都誤會一點.....

世界上不存在人人都自由速率,然後又不塞車,而車流量又非常高

現實面是,車流量越高,車速必然下滑,這樣才能承載更多車輛。

所以不是車速讓車子塞車,而是車子太多導致塞車,而提高限速其實並不能解決塞車問題,最根本問題是該道路無法負擔那麼多車輛。

請試想一下一個迴圈鐵道上,如果只有一台火車,他還能發生塞車問題嗎...........?

他不管開50、100甚至1000,他始終不會發生塞車問題。

但今天鐵道上越來越多火車時候,那他還能100、甚至1000去行駛?為了放入更多火車,勢必就會降低所有火車時速,直到整條鐵路都塞滿火車時候,就是所謂塞車。

而現實中的問題在於

1.交匯問題產生車速降低 (如左車要往中興橋,右車要往重新路)
2.下閘道後紅綠燈問題,此時車速必然降低至0

如果今天車輛放入2000台、甚至5000台?並保持安全距離下,最終也會因為上述2點而產生車速降低,甚至塞車。

而跟汽車混合呢?那一樣老問題,汽機車一但車輛多起來,一樣會產生塞車問題..........看看台北橋就知道了,當汽機車兩邊都因為車輛過多而塞車時候,會覺得混合車道會比較不塞!?!?!?

(這概念跟當初北宜乖寶寶一樣,一次性投入快4000台車輛,而根據模擬1300台車輛就足以讓北宜部分路段時速只剩下19km/h)
bulahe
混合車道只是給更多亂鑽的空間而已
dancingra wrote:
如果問是是出在人的駕(恕刪)


另外再統計一下,重新橋約900公尺直線距離(到三重分岔點),另簡單公式交通量=車速×每公里車輛
假設時速40下,粗略以時速除2來計算,再加上一台車長約2公尺來看,也就是一台車就占用22公尺,一條車道就占用41台車,兩條車道就占用82台車,秒速11.11×每公里車輛(82/0.9)=1012
(由於公式是每公里,所以要稍微回推回去每公里有多少車...所以除0.9)

在假設時速50下,粗略以時速除2來計算,再加上一台車長約2公尺來看,也就是一台車就占用27公尺,一條車道就占用33台車,兩條車道就占用66台車,秒速14×每公里車輛(66/0.9)=1026

在假設時速60下,粗略以時速除2來計算,再加上一台車長約2公尺來看,也就是一台車就占用32公尺,一條車道就占用28台車,兩條車道就占用56台車,秒速17×每公里車輛(56/0.9)=1057

基本上40到60大概車流量額外運行多13~45台車,然後過了70後會瞬間下滑至933,所以那條路最多理想時速落在60,然後到30時候會下滑至440。

但理論上時速30,估計安全距離也不用拉到15公尺遠了.....有5公尺就該偷笑了。

但我想應該沒人騎40,安全距離拉20遠吧...呵呵,要是有這樣我不信會發生一堆追撞事故....

(曾經在中興橋看前方車禍後,我煞停後3秒被推撞........)

在這簡單模擬下,其實40跟60車流量差不到5%,但事故嚴重性,卻不是單純5%差異...
昨天不想走那邊......無奈走了 40km還真的有點慢,這是要散步嗎?!
不知道從中興橋方向。是不是不受區間測速影響呢?!

我是覺得機車道跟汽車道合併就好。關渡大橋就可以搞來搞去,改了幾次。我是不知道
jiahsien
關渡橋事故率是榜單有名的...自然聲音就大不少,而且原本配置2汽+2機規劃到橋面只剩下2汽,再加上目的地交錯問題,事故率大幅度提升不少
jiahsien wrote:
同樣里程下,高速公路油耗會比都市區同樣里程一樣油耗!?!?!?!?!

我機車走台61(的旁邊XD) 一路雙載載重150起,一路騎到台中油耗是37-38"起",但在台北都市區能有個33就該偷笑了..........

你是不是比喻錯了!?!?!?


你這比喻很好啊
證明速度快不一定耗油,不是?
你要不要仔細審閱一下別人回覆在說什麼,自己的思考邏輯有無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