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華為都造車了,為什麼台灣的手機電腦廠商不造車?

c3748816 wrote:
財大氣粗的蘋果都放棄了~為什麼呢?
不是做不出來,是利潤太低了~


利潤低???

好一點的歐洲車利潤可不低喔...
going_down wrote:
小米3年就造了車,可...(恕刪)


最好不用喔,電車已經3C化,全世界都會被大陸打趴

油車最難的變速箱跟引擎在電車時代消失後,造電車就跟手機一樣簡單

以台灣人尿性還是算了吧,雖然電車簡單但還是不要把錢丟到水裡吧
solarcell wrote:
中國奴隸多,自古以來就幫世界各國製造低端低價的產品中國人不感到可恥,卻反倒覺得當奴隸是件驕傲的事中國手機再便宜也取代不了iphone中國車再便宜也取代不了TESLATESLA現在的自動駕駛 V12版已經有很大的突破自動駕駛才是改變未來的關鍵技術可惜中國算力被制裁連帶中國的自動駕駛也被封印註定只能製造低價無腦的電動車

無腦電動車?
你是指日本車德國車嗎?
講智能化除了特斯拉外就只有中國車了
中國算力夠不夠目前還很難看出來
以最需要算力的生成式AI為例
目前能夠用生成式AI做語音助理的
到今天也只有Google ,微軟跟小米而已
連你引以為傲的特斯拉跟iphone
使用的語音助理也還停留在語意分析
沒有能力生成內容的
至於自動駕駛
影像識別分類所需的算力遠不及生成式AI
看看特斯拉HW4就知道了
跑被你吹上天的V12需要多少的記憶體?
今年要推出的AI PC又需要多少RAM跑小的大語言模型?
連馬斯克都說能擋住中國車的只有貿易壁壘了
自駕領先中國車?
難喔
華為小米這種AI很強的公司不是混假的
剛去理財版,一堆人是資產大於1億的11萬之一,在到這邊看,一堆人在為百萬SU7嗨,到底是怎麼回事
going_down wrote:
小米3年就造了車,可...(恕刪)


不受監督的門神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全世界任何車廠要進台灣 都得先過這一關。
going_down wrote:
小米3年就造了車,可...(恕刪)

台灣沒市場,打入國際難度又太高....
鴻海自己生產的都不想自己賣了.
就是呢,特斯拉到中國設廠,但是條件是供應鏈都必需綁在中國,也因此養肥了中國這些供應商,自家都壯大了,而中國本身做車實力也不錯,該地廠商互通有無,你支援我,我支援你,自然要做各種電動車就也不是什麼難事
小杜哥哥 wrote:
就是呢,特斯拉到中國...(恕刪)


中國這點滿聰明的
想辦法讓一堆車廠合資
然後從中就能得到很多
之後就能自己搞

可能當初車廠覺得核心技術學不走
的確引擎變速箱學不走,不過突然搞電車化

其實國際只要取消禁油車令,放緩充電樁建設,讓充電車再延個40~50年上場,就能抗衡了
bird1937 wrote:
如果當成電子產品, ...(恕刪)


说退订潮的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三民自新闻看多了。
明明是一堆人看了小米说订车可以7天无理由,结果一堆人去下单然后截图发朋友圈。
但是下单又不看规则,选择了锁定订单送厂生产导致不能退。
至于失控就更扯了,90度转弯的路口积水湿滑,加油门spin了,是车的问题?网上这么多超跑路上spin的怎么没人去找车场维权。
不懂怎麼很多人以為電動車先進,不查查歷史電動車是1830年產品後來被燃油車淘汰,台灣幾十年做不出燃油引擎,隨便小工廠都能產電動車,中國幾百間電動車廠連造紙造酒公司都能做,這要看電動車像高技術產品嗎,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為了省雷達成本跟開發人力,後續車型被閹割掉雷達,連早期車主買了雷達都被軟體禁用,自動駕駛在美國跟日本GOOGLE GM TOYOTA都已經商用化在街上出租上L4運行好幾年,只看國內的才以為技術只到特斯拉的2.5,都不知道特斯拉多落後
ShineJet
現在燃油引擎用選購就可以了。。。
emeryville
限定地區叫商用化喔?根本連公測都算不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