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持有成本真的低於油車這麼多嗎?

goldtsai wrote:
一年開2萬公里,經過...(恕刪)

一年兩萬公里
電車平均一度電跑5.5km,一度電我這邊離峰時段是3.4元左右
一年我的電費就是1.24萬元
如果是油電車,一公升給你20km,95汽油一公升28.6元
一年油費要2.86萬元
如果是純油車,一公升給你15km,95汽油一公升28.6元
一年油費要3.81萬元

保險基本上我電車跟油車差不多
目前免牌照燃料稅(11920元)

歐系的油車過保就開始陸續東修西換,想開10年以上還要看人品
真要開10年以上只有TOYOTA的油電跟油車可以買
但TOYOTA的車款就那樣,要大休旅油電稅金又要往上一級,不然就是小休旅CC
對我來說電車還是省錢
電池有保固,等過保後真的碰到再說吧
油車不也是,沒碰到都是很完美的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報告是給人參考,適不...(恕刪)

觀察車市發展及技術近一年,除了蘋果終止電動車以外,特斯拉獲利也節節下滑有風聲未來改朝AI智駕+電池方案提供為主。另外歐美車系(不論性能超跑或一般車企)也紛紛調降原本純電車型比重。

其中,日系龍頭的豐田更是始終堅持油電,純電比較偏應付。換言之,純電目前僅靠中國車企在死撐。但隨著「十五五」規劃全面取消電動車國補(政府沒錢、車企騙補),及小米Su7多起嚴重事故,整個大陸車主對純電風評已經不若以往光靠愛國口號就能割韭菜。

我個人是不看好純電動車的發展(即便是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而是與內燃機+加油站體系100%相容的合成燃料(取代傳統柴油、生質汽油)技術路徑發展。因為這路徑不僅符合歐盟環保需求及人類永續發展,且能持續強化傳統車企在內燃機、底盤等技術壁壘,卡住陸企的低價競爭。

ps. 特斯拉的科技感與智駕,認真說不專屬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差距只會越來越小。
Arcus0827 wrote:
觀察車市發展及技術近...(恕刪)


e-fuel在個人用戶市場我個人不看好
應該會應用在工業.商業的運輸比較有前景,這些成本都能轉嫁給未端
據以往各種相關資料了解到,e-fuel依條件不同,製造成本是大約落在汽油的3~7倍之間
這其中的主要差別就是綠電的取得成本,這也不是台灣的強項
記得當年油價大漲3塊多時...晚間路上的車就明顯變少...而這算起來也不過漲一成而已
如用加油成本是3~7倍有多少人承受的住?
大多數人一年油錢應該都在20000~50000之間
這些數字乘2~3倍,然後再10年下來...蠻恐怖的
而車商若進一步被罰碳排放或要買碳權...以後油車漲個20%~30%不是沒有可能
到時候開油車才真的是有錢人

你要說Toyota只是在應付...
Toyota目前對EV與電池,已投資跟規劃中的就達數百億美元...放在哪都不是小數目
不要只看電動車,背後大勢是世界在對能源的轉型,Toyota排斥電動車嘴上說歸說,該做的準備一點都沒少

至於智駕我看純燃油車在自動駕駛上應該止步在Level 2
Level 3以上AI算力指數增長,須能辨識行車環境.統合更多的感知器更複雜的演算,所需電力沒有高壓電池應該是玩不起來
inconceivability wrote:
e-fuel在個人用...(恕刪)

e-fuel現在製程成本高,主要在於實驗室規模。
但如撒哈拉的太陽能、智利的洋流、風電,這些開發中卻不產油的國家可以利用地廣人稀的土地成本大幅降低。
現在問題反而在於石化壟斷國家(如OPEC),從自身利益角度不見得想要放棄各種開採設備等沉沒成本,從而轉去支持投資e-fuel。

但從人類文明發展角度,終歸要少用高污染的石化燃料,轉向乾淨能源的核融合及綠電。反之,電動車的電池從頭到尾就是高污染及死重。除非哪天外星人技轉傳說中的UFO水晶能源棒,不然當電動車的缺點不斷被人熟知,且歐美白左國家也逐漸轉向,電動車勢頭越來越不看好。
Arcus0827 wrote:
e-fuel現在製程...(恕刪)


電動車勢頭越來越不看好...我看不出來耶
那傳統燃油車勢頭如何?
不要幾篇區域性部份資訊就以偏概全
撒哈拉的太陽能台灣用的到嗎?智利的洋流、風電台灣用的到嗎?
中油是進口原油後我們自己提煉
你現在的意思是進口可以直接使用的燃油???然後「可能」還不貴...這想法會不會太樂觀?
e-fuel意義在碳中和,所以一定要用綠能去製氫後再與二氧化碳合成來實現,綠能的成本就是關鍵
而且一樣是有把電能製氫後再轉換使用的問題
簡單說,同樣的能量下去生產製造e-fuel再給汽車用,比起直接將電給電動車使用,效率就是差很多
e-fuel注定是一個相對高價的能源,大多數的一般人用不起,會捨不得開車的

阿拉伯國家早就在佈局,並非像你說的那樣消極
阿拉伯國家除了石油外,本身工業又不強是靠出口
當出口的對象都在計劃源能轉型,降低對石油依賴時(包含你推的e-fuel),你怎麼會覺得理應最敏感的這一群會坐以待斃?
inconceivability wrote:
電動車勢頭越來越不看...(恕刪)

e-fuel讓原本不產油的國家,也能善用天然資源(陽光、洋流、風力等)生成燃料,再透過全球運輸網路鋪貨到加油站,哪兒會用不到?這跟氫燃料或是之前瓦斯車不一樣,只需要調教引擎油氣混合比,其他基本上跟燃油車是一樣的。

其次。歐盟已經承認合成染料屬於乾淨能源,不像電動車還有鋰電回收處理問題。從汽車車商、車主來說,轉換成本都遠低於電動車之於燃油車。現階段僅剩成本、售價這問題需解決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