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輔助給LUXGEN的電動車款是做了什麼出來?

alex6751 wrote:
65年?????裕...(恕刪)


人家本田技研工業1963年才開始做四輪車喔~
比裕隆還晚10年起跑呢!

人家現在是世界第七大車廠,請問裕隆的排名在哪?

裕隆從一開始就是不思長進想躲在窩裡面賺輕鬆錢
哪來那麼多543的藉口?

alex6751 wrote:
65年?????裕...(恕刪)


我覺得你才該好好想想

這種公司從何時就在保護下成長好嗎

你意思是

才領輔助不到十年嗎????

我真的快暈倒了

還是你是指先領個50年輔助

才能開始學著造車啊....
裕隆領補助而已嗎?還是和泰也有領?還是三陽工業也有領?那麼到底為何什麼都針對裕隆呀?這才讓人納悶,常常聽到攻擊裕隆領了補助幾億,沒做出什麼東西,但是那補助金怎麼分配也沒詳加說明,不見得裕隆在電動車方面有那麼多補助款可以用..倒是在環保法規日益嚴苛的今日,電動車恐怕真的是唯一解,還有,台灣也有電動跑車喔!記得媒體報過,性能可以媲美特斯拉,但成本並不平價,現在指望的是有台國產實用的電動車出現,明年的納智捷S3/U5電動車可以看看,搭載的電池馬達模組與先前MPV跟SUV的並不相同,大陸那邊可能同時期登場

哈囉摩比 wrote:
裕隆領補助而已嗎?...(恕刪)

其他廠有領但沒裕隆領得多好嗎?
而且當初壓死電動車市場
作出充滿電只能跑100公里的車
賣的價格還跟特斯拉不分上下
電動車是趨勢不能否認
但領了10年電動車補助
有成功做出能市售的車嗎?
別說什麼路上看得到我要問的是
能否正常購買的
而不是公家機關或國營事業車

北宜最惡砂石車 wrote:
納智捷哪裡有核心技術?
.(恕刪)

誰說沒有核心技術?
納牌可是有升降高音喇叭、以及底盤透視可以找阿杜的吶
您也太看不起納牌了,讓我不得不跳出來替納牌說話

neko_shi wrote:
人家本田技研工業1963年才開始做四輪車喔~
比裕隆還晚10年起跑呢!

人家現在是世界第七大車廠,請問裕隆的排名在哪?

裕隆從一開始就是不思長進想躲在窩裡面賺輕鬆錢
哪來那麼多543的藉口?(恕刪)


重點何時開始打造LUXGEN,而不是65年都算進去
裕隆再打造LUXGEN之前 大多都在代工,代工是能研發出甚麼東西?

要不要考慮問問專業的IC代工大廠台積電 來做個CPU如何?

dsdd1234 wrote:
我覺得你才該好好想想
這種公司從何時就在保護下成長好嗎
你意思是
才領輔助不到十年嗎????
我真的快暈倒了
還是你是指先領個50年輔助
才能開始學著造車啊....(恕刪)


造車是指甚麼,組裝還是重頭開始一步一步來??

65年的歷史,主要營業項目,公司資源的經營投入方向
裕隆公司 有上市,應該不難查

多想想吧 當公司主力在代工,又沒發展自我品牌
裕隆主管或股東,誰會投入資源在研發車子相關關鍵技術
公開投入,搞不好還會被上游代工廠牌質疑,要偷技術
那個車廠 會把代工廠養大來跟自己競爭??? 日本人有那麼笨嗎?
跟日商合作過的都知道,關鍵的部分,絕對不可能讓代工廠知道的

說到補助,其實我很難理解,若真有補助
那部分一定都是公開的項目,且要有成果
跟政府拿補助也有很多條件跟義務,若有心想做
現在去查就知道了,補助都是一種幫助的性質,正常的話不會以此攻擊別人

若一個創業家,在創業之初利用政府鼓勵創業提出的各種優惠條件去創業
後面創業成功了,照酸民理論,因為創業時領了政府補助,所以對國人只能優惠
不能有正常的販售利潤,而且還要抱持感恩的心,虛心低頭..........
創業成功與否,到底是靠政府還是靠創業家的努力??? 換個角色想想吧
腦袋很好用的
alex6751 wrote:
重點何時開始打造LUXGEN...(恕刪)

別忘了中華汽車喔
中華汽車也是裕隆的
你確定有中斷研發?
納智捷電動車有一台可以市售?
現在納智捷電動車只能給政府或國營事業
一般人是可以購買?
裕隆不領補助自行研發電動車
不會有人酸電動車領了補助造不出來
但領了就得交出成果但交出成果差
被批判又再說政府給的不夠
覺得不夠當初就不該領

北宜最惡砂石車 wrote:
努力?毫無核心技術還跑攻擊RAV4 CRV
光這點就可以罵了
你確定納智捷是努力的廠商嗎?
真的努力事跟自己去比
拿別的廠牌來比
當自己造車核心技術勝過其他廠?
到頭來還不都是東拼西湊
問你
納智捷哪裡有核心技術?
整合起來是難事?
都交給別人處理開發了難也是交給那些廠商
3C廠商就問你阿
你敢罵台積電嗎?
台積電是被國際認可
光他們代工技術就匹敵大廠
AMD apple都給台積電代工
說努力?這才是努力...(恕刪)


攻擊?? 是銷售上的優劣比較吧,這不是很常見??
若真的說出事實,一起呈現,也沒什麼好說嘴

當然努力,不努力如何做這些車款出來,開發一款車的付出,不是看到成品
就能理解的出來

核心是技術的積累,是長期的努力,一家新創品牌要在傳統汽油車部分
做到各大廠的程度,談何容易,逐步去做是合理的做法,不管各產業都是如此
您不懂嗎?

東湊西湊?? 只能說您不理解,開發策略的應用
當自行開發的產品不能滿足開發車款所需,引進優質協力廠的產品
在各產業界都很常見,君不見常用的家電類,裡面的零組件都是同一家廠商做的?
東元的家電產品,馬達都是東元的??
日立的冷氣,壓縮機、馬達都是日立的??
BMW的變速箱又是誰做的?
你手上的手機,裡面零組件又是誰做的???
那些廠商都沒核心技術??

說道台積電,代工大廠呀.........
照酸民理論,台積電代工了這麼多大廠產品,照理說開發產品技術力直接等於大廠水平???
若台積電專長在專業代工、IC製程
那裕隆專業代工這麼久,專長應該是車輛組裝、測試
酸民為何會認為,裕隆一出來創立LUXGEN要直接等於市場大廠水平???

北宜最惡砂石車 wrote:
別忘了中華汽車喔
中華汽車也是裕隆的
你確定有中斷研發?
納智捷電動車有一台可以市售?
現在納智捷電動車只能給政府或國營事業
一般人是可以購買?
裕隆不領補助自行研發電動車
不會有人酸電動車領了補助造不出來
但領了就得交出成果但交出成果差
被批判又再說政府給的不夠
覺得不夠當初就不該領...(恕刪)


領不領的到補助,是由提供補助的單位判斷,為何要罵申請的人
人家也是照規矩辦事呀,對公家機關的規矩,您沒經驗??
您沒申請過任何東西?

中華車只是泛裕隆集團內的一家公司,不是裕隆主體
也不代表其研發出甚麼都可以給LUXGEN用
而且中華汽車一路走來主力也都在商用車

若您有持續關注整個業界發展電動車的狀況
您會發現,研發方向一直再轉變,但可惜的是研發並不是一蹴可及
很多時候花了資源,花了時間開發出來的東西,確因為科技進步
或法令變更而無法使用.........
以架構而言,純電就牽涉到充電問題,牽涉到電池問題,電池也牽涉到安全問題....
馬達也牽涉到效率問題,電控問題
箇中辛苦,也只有身在其中的開發人員能懂

當BOSS的,都希望資源花出去,東西生出來,公司發大財
但事實會這樣嗎? 有那麼順利嗎?
最慘的就是,資源花了,東西生不出來、公司賠大錢、再被酸民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