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 wrote:我不是在說你呀大哥,...(恕刪) 唉等級太低繼續加油吧喇叭嘴到最後永遠只會回這種文證明自己是喇叭嘴下回沒本事跟人針鋒相對就不要隨便引言事後又在那東扯西扯一堆嘴砲遜掉了回去多練練吧嫩炮
神戶齊 wrote:車輛排氣的微粒行駛過的沙塵土石開挖後的流失跑去海裡就知道有沒有差了...(恕刪) 省道、縣道、濱海公路,才會有你提到的問題,蘇花高主要是走隧道的汽車專用道,必須挖山洞,以同樣的里程數、同樣的車流而言,對生態破壞最少,但成本最貴!在挖了50公尺以後,應該就沒什麼生物在土裡了!但也因為是挖山洞,蘇花高才會那麼貴。高速公路是汽車專用道,只能從交流道上/下,高速公路上除了休息站之外,就沒啥好玩了!....高速公路並不像省道,可以騎車、健行、沿路下去趴趴走,順便製造垃圾+隨地大小便在省道不錯的景點+人潮,立刻會有私人鐵皮屋/小木屋開始做生意,人走得到的地方,才會破壞生態。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做生意,政府要收錢的....全台灣有多少人曾攀爬過高速公路護欄之後趴趴走?有多少人曾用兩腳踩過高速公路的路面?(大概要收費員/車禍/辦大型活動才有可能)而劉內閣在情急之下,喊了個什麼不是高速公路的蘇花替代道路,可以給機車/自行車走的蘇花替代道路,會比汽車專用的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破壞更多沿路生態。因為人可以下車在蘇花替趴趴走,以後在01搞不好也有人提供蘇花替的景點。但有了人類的景點,對其他生物而言,就是在破壞他們的環境!所以,真不知那些偽環保人士在想什麼??
chihung1105 wrote:挖山洞對生態破壞最少???真的是長見識了去翻翻商週對雪隧千年水脈的報導吧..(恕刪) 地下水是地表水滲透積存的,地下空間裝不了,就必須從地表流掉,在台灣山裡的萬年地下水會影響生態? 我也長了見識了!在沙漠還有可能...雪山在開挖時,流出來的水還不是流到地表?流出來的水有沒有創造新的生態?更何況會哇哇叫地下水沒水的,還不是那些用地下水養魚、農地灌概、休閒露營區...開發農地,生產這些東東給人用,本來就是破壞生態的一種。
flycode wrote:在台灣山裡的萬年地下水會影響生態?...(恕刪) 如此看來蘇花高根本就不需環評了flycode wrote:更何況會哇哇叫地下水沒水的,還不是那些用地下水養魚、農地灌概、休閒露營區......(恕刪) 商週的重點不是抽地下水抽不到看來閣下是沒看過那篇報導BTW個人從來就不認為環境生態的評估是建設的考量重點要建的時候環評都是屁不建的時候環評都是寶
我覺得最好不要蓋蘇花高,就環保的觀念來說,以目前的技術,要遏止災害不太可能,蓋了蘇花高遇到颱風暴雨還是有封路的問題,對生態也是很重大的傷害.要蓋,請經過專家對路線做徹底探勘,做最好的規劃,確定沒問題再動工不要急著蓋然後像現在國五雪隧一堆問題. 而且千萬不要叫"蘇花高".國道五號就是個例子,當初媒體報導一開始只是條快速道路,因為車道不多且受地形限制速限無法太高,結果在地方民代要求(歧視宜蘭人喔? 為什麼宜蘭沒有高速公路?!)下改為高速公路,現在好了,速限低也就算了,稍有違規罰款是以高速公路級距來開罰,還要付過路費.... 道路品質有比快速道路好嗎? 常在開的人都知道,已經開始有坑洞,長隧道內還會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