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總經理:盼政府給國產車生存空間

謝謝教士大的分享
如果把原因全放在因為智慧,年紀增長,對家庭的責任,許許多多的牽絆把騎士拉著,所以騎士放慢速度了,小弟會更認同

PT-教士 wrote:
記住,當你油門轉動的角度越大、持續時間越久,你的後輪就會提供你更好的循跡性!!而轉速則是這個定律的破壞者,因為隨著油門加深而拉高的轉速,會使引擎進入動力湧出期而變的神經質,過猛的加速力道常常會逼迫騎士鬆手減緩加速力道,但那樣就等同於打破了"越深的油門、持續越久後輪循跡性越好"的鐵則。
教士看過太多太多騎士控制車速的方式都是低檔位猛力一灌,時速過高后在鬆開油門讓引擎煞車把車速緩下來,之後在繼續補,然後重複前面的循環。這樣的壞處除了會讓後輪急遽秏損外,最大的缺點就是你的車速是靠著"鬆開油門並讓引擎煞車把你拉回較低的速度",這代表你的騎乘節奏不是靠著油門,而是那你無法很精準控制的引擎煞車。
與其如此,那為何不試著進檔呢?
假設今天我們設定一個時速80公里,試著讓自己的油門保持在1/3的範圍,當你覺得車輛加速過猛時,你就升檔,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在非加速齒比的3、4檔甚至更高,這樣便能讓你的車速被檔位壓制住,但會發現這時你的車速就是完全以你的油門去決定,而非轉速與松油門。這便是高檔位低轉的騎乘方式。利用高檔位去消除低檔位過於躁進的轉速/動力反應,使自己可以更放心的操作油門!
很多人會將高檔低轉的騎法誤解成"就是要讓轉速很低",但這項技巧真正的用意就是要讓你的時速給檔位封印住,讓你的車速不會被轉速帶著跑,而是用你的油門去決定!

余志干 wrote:
可是我們的競爭國,...(恕刪)
T牌的國產車賣翻天,
這一篇新聞相對的就減少了點說服力,
為何不把品質做到最好,讓民眾有目共睹,讓民眾心服口服買單
我覺得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每個消費者眼睛都是雪亮的
你把產品越做越好,相對就會有越多人能接受你的產品
相信好的東西品質,才是王道,才是根本
並不是說你的東西不好,而是你要超越別廠牌的好



蔡文榮表示,希望政府能端出有力的汽車產業政策,以免像紐、澳,失去汽車工業。目前台灣汽車產業業直接從業人員就有約30萬人,除了靠汽車業者自己努力外,也希望政府可以多給汽車產業協助


可是文榮 ,澳洲是進口關稅逐降 才會被打趴 ,人家勞動薪資所得高 對企業成本大,
反觀台灣 勞動薪資所得低 關稅也沒降R 廠廠


個人僅同意年齡大了,會因為親情,家庭,責任的羈絆,所以騎士會把速度放慢
至於教士大說的,油門,轉速,檔位,不是很認同

個人現在跑山路時,右彎會盡量把路面用完,盡量靠外側,左彎的時候超級保守,跑外中外,以防一些白痴
還有不是很懂為什麼看到大直線不加速,騎車會變得"好騎"..

謝謝分享

魯拉拉拉 wrote:
右彎會盡量把路面用完,盡量靠外側,左彎的時候超級保守,跑外中外(恕刪)


讚,真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山路有分左右彎。
前陣子有看到北宜公路左彎把路面用完撞重機的影片.........有點無言。
臉皮真他X的厚
一邊放話一邊要政府協助
政府保護得還不夠嗎?
自己不爭氣怪台灣人不支持?

在我看來納智捷就跟光陽一樣渣
見鬼了
為什麼我回別的討論區文章都會自動跑來這邊...
我可以不理智的支持那志傑
因為他是台灣品牌

但是我不太能接受豐田等外來品牌國產車
因為花費卻得不到應有的安全與價值

國產除了那志傑,台灣品牌盲從外
我認為應該就買較安全的進口車

為了價值與安全
應該優先考量進口車
orangebear1006 wrote:
但是我不太能接受豐田等外來品牌國產車
因為花費卻得不到應有的安全與價值

豐田跟納智捷
不看品牌,只看國產車的製造銷售及後勤,不都養活了一堆台灣家庭
另外看到你文中的關鍵字"外來品牌" "花費得不到應有的安全"
你不覺得應該把豐田兩個字換成日產會比較好嗎? 看看新改款tiida.......
同個老闆,同類型產品,差不多的價格,不同的安全品質
你支持納志捷的同時,他的老闆正賣著你文中的不安全外來品牌國產車呢
那智賊真的很賊 想要靠政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